分享

[转载]书法之力与缠丝比较

 心音1 2016-06-25
书法之力与缠丝比较 太极网
X

书谱
总论
书法的起源极早,自秦、汉后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嗣后关于研究书法的文章渐有问世,其中总结书写经验,著录书家名作,探讨用笔技巧,考证碑帖迁流……凡此种种,可谓是汗牛充栋。后世将其称为“书学”。书法中所蕴含的力量,以及带给欣赏者的视觉美感,甚至是心灵快感,在历代书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其出现虽较书法晚很多,但它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一种内外俱练的拳术。一般认为太极拳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所创,之后逐渐继承发展成为目前的陈、杨、武、吴、孙五式。一脉相承,各具特点和风格。缠丝劲(力)是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这种螺旋式的运动具有独特的中国式的运动方式,为世界所罕有。
书法也好,太极拳也好,两者都会给人们带来身心的健康。同样,这两者之间,都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某种力量的传达。在这个命题上,两者有着很大的共通之处。
以太极拳的缠丝力来比之书法之力,练拳时不可须臾离开“翻转掌心”、“旋腕转膀”;作书时也要时时“翻转笔锋”,“旋腕转膀”,……希望能借此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得到一种特殊的感觉来增进书法的神韵和气势。由此一来,在我们挥毫运斤时,这些感觉便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使它,左右它。或许单从作品的表面上看,我们不必看出这些意向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着的那些神韵和气息,这是我们可以用心去感觉和感知的。
中国书法同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博大精深。下面试从四个方面将两者所具有的力量做一简单得比较。
一.匀
“肌理细腻骨肉匀”,这是杜甫《丽人行》中的诗句。说一个人的皮肤肌理非常细腻,骨肉非常匀称,这样的人是美丽的。苏轼的《酒经》中讲:“始酿以四两之饼,而每投以三两之麴,皆泽以少水,足以散解而匀
停也。”多少饼,就应该放多少麴,渗以多少水,多了便老,少了便嫩,欲使不老不嫩,出佳酿,必须饼麴水匀停方能恰到好处。天下大小事,无巨细,都应取其匀停,不可过昂或过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四面匀停,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书法中所讲的这种布白原则说明书法艺术十分讲究匀停,小到一字中的点画,大到整个章法,都要“四面匀停,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太极拳的缠丝劲讲求要“运劲如抽丝”,“抽丝”当然要使力量匀停持久,而且快不得。这一原则与我们初学书法时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一致的。比如选择《峄山刻石》作为训练基本功的模板,其要领即是一个“匀”字,特别是“屏息凝神”四字,我想对于练习过此帖的人来说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
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的作用,而且具有制敌的作用,所以只是练慢而匀是不够的。书法也同样,但初学者大都是先练慢而匀,继而快而匀,在后来要“不匀之匀”,这里所讲的“匀”正如天上的云,河里的水,这样的流动称得上是最匀称得了。这中间的快或慢,都同一速度,即慢同一慢,快同一快,而且快慢相乘。所以我们经常用“行云流水”这个词来形容某件书法作品;同样,一套好的拳法,使得好如“行云流水”。在这“匀停”之中所蕴含的绵绵之力是一种极为沉甸的力量,如“屋漏痕”,“锥划沙”。所以我们看到高级书法作品或是高手出拳,莫不惊其沉稳自若而又自然活泼,幻化万千。若一幅书法作品,从局部到整体都是同一速度,那便意死神呆,还哪里来的“气韵生动”呢!
[page]
二.圆
“书之大要,可一言尽之,曰笔方势圆。……。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张怀瓘也说:“书亦须用圆转,须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岂曰力哉!”这里所说的“圆”,非是平面意义上的“圆”,也不是简单的做圆形的运动轨迹,而是通过缠绕圆转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犹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
何子贞诗云:“落笔要面面圆,字字圆。所谓圆者,非专讲格调也。一在理,一在气。……气何以圆;直起直落可以,旁起旁落也可,千回万折可以,一戛即止亦可以,气贯其中则圆。”无论“直起直落”、“旁起旁落”、“千回万折”还是“一戛即止”这些动作当中必然要有一种“圆满的劲”藏于其中,这种“圆满的劲”无懈可击,意即“气贯其中则圆”之“气”!而“圆”在太极拳缠丝劲中表现的则更为明显。太极拳运动,是依循宇宙循环规律,浑然一元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圆而神通。其效法圆,不论身法,手法与步法,无不必须走弧形,划圆圈,决无直来直往,直上直下的动作。太极拳最具魅力和神奇的即是它的缠丝劲,即是一种螺旋式的运动,同时这种螺旋又必须走弧线。犹如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福线后,当它运动于空间时,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抛物线型的运动路线。所以,“圆”是劲道生成的一种重要的轨迹,更重要的是它是使劲道具有周而复始,连绵不断的一种轨迹形式。王澍在论篆书三要时,也讲到:“……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由此可见一斑。
三.整
项穆《书法雅言》:“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整则点画不混
杂,整则形体不偏邪;……”;蒋衡《拙存堂题跋》中讲到:“夫书必先意足,一气旋转,无论真草自然灵动;若逐笔安顿,虽工必呆。……”这是对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做出的要求。所谓“意在笔先”,“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外动。”对于作品以外,书家本身诸如心态、精神状态,包括纸、笔、墨等方面都要和谐统一,达到整体一气的要求。
唐代的李阳冰,元代的康里子山对作书列出了九个有利条件,他们均认为作书时与笔,纸,墨,手,神,目,景有关。并对这九个条件分别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若“忽而怠之,则其瑕矣。有趣的是,在练习太极拳时,太极拳也要求身体的九个主要关节一动全动。没有卸劲的地方和断劲的时候,也没有神气呆滞别有所思的情况发生,更没有松口气,离开用意的表现。这些言语都说明无论作书与练拳均应“一气贯通”、“内外合一”、“一气呵成”,这样才能保持内劲不断,血脉相连。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有“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的比喻来形容书写时的状态,李溥光《把笔八法歌》“先当身正次手直,肘腕功夫肩臂力”则进一步说明其书写时整体性的力量要求,包世臣也说“点画细如发丝皆需全身力到”,而程瑶田“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肩也,肘也,腕也,指也,皆运于其右体者也,而右体则运于其左体,左右体者,体之运于上者也,而上体则运于其下体,下体者,两足也。”这样的讲法已相当具体,它是古人关于如何使书法产生力量的一些阐释。
演员“在舞台上,假使动作的线中断了,那就意味着角色剧本和演出停止了。”这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么如果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内在的力量的“线”不完整,或是也断了,那么这件作品会如何呢?答案我想是很明了的。以上论述所说明的一点无非是如何才能使书写出的线条具备一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产生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与完整一气。“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合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唐孙过庭《书谱》中的“五合”、“五乖”则更进一步指出一位书家如何才能穷尽他的所能,以期传达出所要传达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作品所传达出的动人心魄的力量。

《祭侄文稿》
四.力
本篇文章谈的主要是“力”,为何将其放到“匀”、“圆”、“整”之后来谈呢?“力”的表现,至少有两个方面,就书法而言,一为其结体,即作品的章法、字的结构;再有就是点画中蕴含的力,因为我们要“把动作的某一顷刻呈现到眼前”,即我们常说的笔力。因此,我们先从大处(作品的章法、字之结构)谈起,最后再落到“笔力之‘力’”上。
《说文·力部》曰:“力,筋也。像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御大灾。”“治功”、“御大灾”为“力”,只是古人对“力”的解释,而“力”源于身上之筋骨。蒋和《学书雑论》:“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善舞竿者,神注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无一发可以不用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力学上讲,一旦求得合力,便可代替无数分力。
所谓“万毫齐力”,大概讲此。人的力量可分两种,一为精神力,看不见的,在内;二是体力,看得见的,在外。天下事都是“有形为无形所控制”,意即“无形之力胜有形之力”。所以书法的笔力并非是由身体的气力表现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举重运动员或是铅球运动员应该全是“力能扛鼎”的书法家了,我们大可不必练习执笔、运笔,把基本功的训练改作练俯卧撑、双杠、或是引体向上什么的。所以,陈氏太极拳认为练太极拳功夫纯熟的人,臂膊如绵裹铁,份量极重。这并不是说臂膊粗壮有力,而是说明练习使之产生一种沉甸甸的内劲。
王澍《竹云题跋》:“运笔如蝅吐丝,骨力如绵裹铁。”“吾辈学书,正如壮儿学手搏,岂是不能握拳筑脊,直是要学其势耳!得势,则跳跃颠扑,动能制人死命,令旁观者见其雄逸震荡,以为天地且入其低昂簸弄中,奇态溢出矣。”这里所讲的要“学势”,即是要懂得用力,懂劲,体会力量的大小、来去、收放。“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劲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至学拳以成,真气养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使之自然而成为自身“劲”。只见发劲,不见用劲,自然天成,不露痕迹。
就书法中的线条力量而言,我认为与太极拳缠丝劲中的顺逆缠丝有异曲同工之妙。暂且以唐代书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行草〉和清代书家吴让之的《吴均诗帖》〈小篆〉与太极拳缠丝劲中的顺缠丝和逆缠丝做一简单说明。
太极拳中的缠丝劲可以分为顺缠丝〈以下简称‘顺缠’〉和逆缠丝〈以下简称‘逆缠’〉,这是两种缠绕运力的方法。先来说说什么是顺缠和逆缠。
[page]
顺缠,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力量,掌心由内向外翻,手臂外旋,顺缠属于呼气,力量属发放;逆缠则相反,是由外而内的一种劲,掌心由外向内,手臂内旋,逆缠属于吸气,力量属蓄放。这两种缠丝存在于太极拳运动的一切过程中,并贯穿始终。书法讲用笔,也就是如何使力达于笔端,达于纸上;而太极拳讲缠丝,也就是如何产生出可以“四两拨千斤”的缠丝力。顺逆缠丝若细分,就有左右、上下、里外、进退的方位缠丝,这正好是“八面出劲”,似与书法中的“八面出锋”相合。如果说,缠丝劲要“八面出劲”是为了发力以求制敌的话,那么书法中的“八面出锋”则是穷尽书家用笔的“发力”技巧。
微微转动,随化随发,以及有一种绞来绞去的劲。
缠绕顿挫四字我想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的几个特点。恰如太极拳中顺缠之“掤”筋,呼气、发放之势居多。这里着重谈谈“挫”字。“挫”者,挫笔也,实为挫其笔锋者也。《说文·手部》曰:“挫者,摧也。”又曰:“摧,挤也。…一曰折也。”。毛笔在接触纸面时,通过“挤”、“折”等动作,传递出书写者的内劲,将其注入点画之中。“挫笔,挨锋捷进是也。”只有这样笔力才能无所不注。
清代书家吴让之的《吴均诗帖》,线条圆厚而内敛,滋润而锋利;
行笔赋予线条以流动感,爽快而富有弹性,如玉似钢。恰似太极拳缠丝之“捋”劲,以吸气,蓄放之势居多。这种圆厚而内敛的力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内劲,其不张扬,不显露,但却蕴含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太极拳缠丝之“捋”劲的微妙处就在于它的表现于内,即要“微微拿住”,“随化随发”。即在中锋用笔的情况下,以毛笔“拿”住纸面,此为“蓄力”的过程,与此同时,不断的将蓄积之力化于纸上。这样同时交替行进,力量则源源不断且无所不注。
结语
以上是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对其传达出的“力量”的一些理解。而学习太极拳已是少年时的事了,但是太极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一直存在我的脑海并在我学书过程中时常会“涌现”出来。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进行,“柔之于刚,相摩相荡”、“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运劲如抽丝”等等这样的拳诀名言也常常和书法中的某种东西联系起来,引出了我对两者深层内涵的追问。但是所谓“真经不落纸”,一下子不容易讲清楚,如有不妥,可能会“‘两败’俱伤”,反而事与愿违。所以择太极拳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力道“缠丝劲”入手,和书法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力量作比,特别是和“笔力”(点画的力量)做比。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将我心中多年不成条理的一些想法加以整理;另一方面,我希望通过书法与太极拳的比较,使历代书论中的那些描写近乎玄的词句变得容易捉摸。毕竟,太极拳的力量较书法力量而言,显得更容易理解一些,特别是在技击中表现出的力量。
其实,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艺术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相通之处,然而,这些含糊的共通点往往成为大家闲聊的话题。“妙在含糊”的确是很高级,但笔者认为深入系统的挖掘这些潜在的含糊的东西,并加以细致的整理,对更深入的理解各传统文化艺术将有所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