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军谈印 | 我刻“龚”和“超美”印

 品味流年德之贵 2016-06-26



叶军谈印


1983年,叶军在武当山写生。   龚贵明拍摄

叶军,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壹社懿空间艺术顾问,壹社篆刻会顾问。作品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湖北第七届美展银奖、湖北第八届美展铜奖、纪念“延座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获湖北省美展银奖。出版有《中国画画家叶军》、《叶军写意人物集》、《中国画创作工坊·叶军》、《叶军书法篆刻集》、《叶军速写500例》、等50余部画册和书籍。


我刻“龚”和“超美”印

1983年,我在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读二年级,当时,我正好18岁,已经立志。中国画的诗书画印概念,已经渐渐形成我学习中国画的专业思想。


对于我而言,学篆刻,我有三个老师,一是郭方颐先生,二是邓少峰先生,三是邓散木撰写的《篆刻学》一书。郭方颐先生是我在读高中时认识的,是我母亲带我去拜见的,他是我“诗书画印”艺术思想最重要的引路人;邓少锋先生是邵声朗教授请到美院给我们篆刻示范时认识的,他是吴昌硕印风做得最好的印家,给我对把握印品的高格调,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篆刻学》一书,自然是我做篆刻实践时,起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支持。可以这样说:郭方颐先生是我的艺术思想引领人,邓少峰先生是我学习篆刻技法的传授者,《篆刻学》是我篆刻理论的专业向导。

龚    1983年刻

刻“龚”印,取法秦印,宽边细朱文是其典型特征。此印是为我们班的同学龚贵明所刊刻。我在美院读书时,他对我最为关照,我常常去他家蹭饭,曾经在他家住过一个月。他家在武昌“三层楼”,“三层楼”是个地名,现在已不复存在,已经被“旧城改造”了。确实他家是三层楼私房,那一片似乎都是三层楼,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取名“三层楼”。


超美   1983年刻

“超美”,很有时代特点。中国五十年代的“赶英”“超美”,很具特色。我有位同学就叫刘超美,应该是这个年代出生的,我受他所托,给他刻了“超美”二字,他是我们一届的,是美教专业的,和北京大学教授李松一个班。


我和刘超美、龚贵明上学还真有缘份。我们班和他们班一起到洪湖写生。有一次,我们到湖里游泳,龚贵明第一个跳进水里,我随其后,游着游着,他开始下沉,我问他怎么啦,他才说不会游,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游到湖中间了,我赶快游过去,他搭在我肩膀上,我也顿时下沉,于是我叫喊大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有两个人飞快游了过来,一人一边,把龚贵明渡到岸边,这两个就是刘超美和丁竹君。时光如梭,如今已经是三十年以后了。去年年底,龚贵明肺癌手术,唯叹他又遇大灾。 


我越来越觉得时光从我身边飞快溜走,眨眼一下,它已经将我刻的“系日庐”一印,很快地扔到飞逝的疾风之中,而留下了万里长空中回响的白石先生“痴思长绳系日”的无奈叹息声。



当代意识和个性意识是当下中国画坛的重要学术主张,多元的文化环境为国画家提供了不同的审美取向。中国画家叶军一方面以水墨的语言介入现实生活,凸现出中国画强烈的现代意识,展示了中国画的时代张力。另一方面,叶军追求诗书画印俱全的格调和境界,依旧固守着一方宁静的精神家园,丹心不改。


执着于初学国画时一位先生的教诲:重传统、重学养,诗书画印全面发展,叶军二十年如一日,勤奋而平和的耕耘着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土地。如今,叶军的书、画、印均已成绩斐然,而在岁月流转中,当年作为提高绘画修养的书法篆刻,也早已无声地融入了叶军的生活之中,尤其是篆刻,更成为他不可割舍的挚爱,那股掌之上的方寸之地,对叶军而言,是一个永远广博的艺术天地。1999年,叶军成为湖北第一位书法篆刻研究生导师,也正是自叶军始,湖北的书法篆刻艺术才从一种松散的民间行为转向了专业化、系统化。他自幼饱受荆楚文化的熏染,造就了他修养全面的素质,这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显得格外难得可贵,更加难得的是他的书、画、印各成一派风格。正如叶军所说,他现在恰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纠合体,在绘画上,他大胆使用隐喻、象征的图式,关注着当下的文化现况,尽力地摆脱传统的程式,而在篆刻艺术上,他终在深沉的传统文化中留守下来。画中的叶军,是一位披荆斩棘的前行者,而在印中,他又是一位游走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于秦文汉玺中放飞心灵的守望者。同样珍贵的,是都记忆着作者真实的艺术心路。


叶军的专业是国画,篆刻只是兴趣,一开始全是自己摸爬滚打,一本邓散木的《篆刻学》是他最初的老师。全凭着自己受之家学的对传统文化的灵性的执着的热情,叶军在一声声金与石的碰击声中找寻着篆刻艺术的真谛。1998年赴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以后,在这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积淀最深厚的地方,在与西泠学仁的切磋交流中,叶军的书法篆刻从实践到理论有了一次极大的飞跃。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要走的方向。在叶军的案头,有一摞手工装订,古色古香的线装印存,这都是叶军学印以来历年的心血,记录着他艺术的探索。当艺术脱去功利的牵绊,寄托于一种单纯的喜好,则风雅自成。静夜的灯下,刻一方闲章志下此刻的心情,或是信手翻翻自己的印谱,赏玩着字符变幻间的意趣,这是叶军常有的雅事。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一份淡泊而真诚的心态,叶军的篆刻在岁月与心志的磨砺中,呈现出自成一体的风格,这既是一种美学的追求,也是心境和格调的自然流淌。正如清代吴先声在《敦好堂论印》中云:“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代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叶军的篆刻亦属意于汉印,古拙端庄,清新自然,走的是平正一路,声色从不过分显露。但叶军师古却并不泥石,在吸纳传统精髓的同时。他也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不经意流露的个人人格魅力。他的篆刻作品正如同其人一般,无浮躁气,宁静、和谐、儒雅含蓄,不事奇巧张扬却似有暗香浮动、袭人心脾,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感谢大家支持

「版权声明」版权来自网络,转载需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