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味之阴阳

 ZHENGNS331 2016-06-26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这段讲气味性的阴阳之辨,为什么“精不足补之以味”? 通读此节,便可明晰! 味属阴,因此排出于下窍! 重浊之阴,是通过胆胃之气下行,由二便排出!
      而阴中之阳,通过脾胃的运化,布散于周身,濡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 气属阳,因此泻出于上窍! 阳化气,阴成形!人的生命运行轨迹,就是遵循此理,以味补有形之体,以有形之阴补无形之阳! 阴阳之道,就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 所以,圣人曰:民以食为天!
     而医者,须以顾护中土之气为要,后天之本源啊! 味重的属于阴中之阴,味淡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坚厚的属于阳中之阳,气薄弱的属于阳中之阴。 这就是为什么味有五,酸甜苦辣咸! 五味各不同,却暗涵阴阳之道!
      奇哉,妙哉!甚叹我华夏先祖,识得五行,明辩阴阳,皓首穷经,以圣人之道教化众生!
      那么,明辩气味性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讨论一下!张同学回答: 陽化氣,陰成形!万物皆有其气味性 ,通过辨其气味性,便知其属性!
       味浓厚可以泻下,味清淡则可通利;气薄弱能渗泻邪气,气坚厚能助阳生热!
这就是气味性的意义,不懂这些,很难明白方药的组法原理! 方药为什么能治病,就是因为这个!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 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阳气亢盛会使元气虚 竭,阳气正常会使元气旺盛,因为过盛的阳气会损伤元气,而缘起却依靠正常的阳气,所以过盛的阳气会消耗元气,正常的阳气能补充元气。 ?这就是为什么“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阳气升发太过,必然会使气机潜降无力! 比如高血压! 长期的血压过高,导致心脏负荷太重,脑部颅压增大! 而下元却虚乏无力,肾元受损,坎中一阳无法正常温煦周体,气机运化紊乱!
     
      为什么“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壮火为气机升发太过,气机升发太过必然会损害元气! 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起居,必须劳逸结合! 过于劳累,人必定早衰!安逸过度,身体又缺乏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