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解读(二十一)

 竹曳悠然 2019-03-20


阴阳五行学说7

(二十一)阴阳偏盛偏衰的病变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

        本文举例说明阴阳偏盛偏衰所导致的病变。

        人体的一切物质代谢和功能活动,都处于阴阳相互对立的状态,因此阴阳属性不同的两类物质或作用,都必须各自相互制约,相互拮抗,才能保持相对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如果阴和阳某一方面偏衰,就会导致相对的另一方失去制约而形成偏胜。这种自动调节机能失常的结果,破坏了阴和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就会形成偏寒或偏热的病变。本文即是列举“阴不胜其阳”和“阳不胜其阴”的病变来说明这一问题。前者是阴虚不能制约阳气,形成阳热内盛,出现脉流急迫的病变,当然也包括其他常见的火热证候在内。如果热邪并入阳分,心神受扰,就会出现“重阳则狂”的证候。这种病常见于阳明热盛的患者,如《证治准绳》说:“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实发狂,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治宜苦寒泻下以泄其结热,方如大承气汤之类。

        后者是阳虚不能制约阴气,形成的阴寒内盛,五脏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得升降顺接的病变。如张琦注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阳微阴盛,清阳不升,浊阴填塞,五脏之气纷争奔乱,故上窍不通而下窍亦塞。”其见证有如《中藏经》所载:“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涩。”与后世所称的“寒厥”相似。治宜辛温祛寒,温里回阳,方如四逆汤之类。

(二十二)阴阳偏胜的症状及预后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举例说明阴阳偏胜所引起的病变。前者系阳热重证,后者系阴寒重证。如果治不及时,或治疗失当,最易导致死亡。

        本节经文有三大疑点:

        ①为什么阳胜反见“腠理闭,汗不出”?阳胜则热,热盛应见腠理开,汗自出,无论热壅于肺,还是热入阳明(包括阳明经证,腑证),均不例外。但文中既见喘促气粗的肺热证,又见腹满的腑实证,如此内热蒸腾,反而腠理闭,汗不出。究其原因,多因表寒不解,或温热感寒,寒邪外束,阳气不得泄越,渐致内热壅盛,或于此时过用寒凉,以致表邪遏郁,里热内结,所以阳胜反见“腠理闭,汗不出”。

        ②为什么阳胜出现“腹满”会成为死候?腹满见阳胜的证候,多为热结阳明,腑气不通所致。阳明腑实证,如不失下,尚不致于死亡。此证之所以成为死候,是因外闭内结,表里不通,热邪无从泄越的缘故。《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邪气盛实之证,得身汗则表邪解,得后利(大便通利)则里邪除,内外通和,邪有出路、则实者可活。而上述见证却相反,所以“腹满死”。此证表里闭结,热邪充斥三焦,邪无去路,治宜表里两解,如用三黄石膏汤(麻黄、豆豉、栀子、石膏、黄连、黄芩、黄柏)加入大黄、芒硝之类,尚可图治。

        ③为什么阴胜“肢厥”,再见“腹满”会成为死候?阴胜出现四则厥逆,说明已是阴寒内盛,命火衰微。如果再见腹满,则表明脾阳已败,运化无权。脾肾阳气衰败,先后天不得相互温养,所以成为死候。

(二十三)味、形、气、精的阴阳互用关系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论述了食物进入人体后,味、形、气、精等物质转化的全部过程。用以说明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后世精、气互根的理论即导源于此。

        本文论述味、形、气、精的相互关系,按其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味与形、气的关系。二是气与形、精的关系。

        原文提出“味归形”、“形食味”、“味伤形”,“气伤于味”。说明饮食五味摄入人体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水谷中精微部分,输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则四肢百骸,无不赖以获得营养,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如李中梓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均匀分布)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医宗必读》)因此凡脾胃虚弱,形体消瘦者,当以健运脾胃,补益中气为主。脾胃健旺,则饮食增进,形体自充。故经云“味归形”、“形食味”。

        饮食五味虽能充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寒热失宜,亦可损害脾胃而伤形、伤气。如《济生方》云:“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3、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遂成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噫噎、或泄、或利;久则积结为症瘕,面黄赢瘦,此皆宿滞不消而生病焉。”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阴之五官(贮藏阴精的五脏)。伤在五味”的说法。文中提出“味归形”,“形食味”,又言“味伤形”,“气伤于味”。既看到了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面,又看到饮食不节有害的另一面,体现了《内经》的辩证法思想。

        原文提出:“气生形”,“形归气”,“气归精”,“精食气”,“气伤精”,气与形的关系是,气能充养形体,而形体依赖气之充养。《医权初编》说:“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说明形体的生存,主要依靠气的运动,而气的盛衰,又关系到形体的强弱。人体真气,虽由天元气、后天天气与水谷之气三者合化而成,但因分布部位不同,其名称和功能各异。形体组织的生存,不能离开气的充养。但是,气又是依附于形体的,如果形体毁败,则气亦随之消失,所谓“大肉己脱,九候虽调犹死。”

        气与精的关系是,精与气可以相互化生,但是气失调又可以损伤阴精。精是化生气的物质基础,气是化生精的功能作用。精和气无论来自先天或后天,两者不断地相互资生、促进和转化。例如,肾精得肾阳之助可以化生肾气,肾气又可激发脏腑功能而化生阴精。因此在临床上运用“从阴以引阳”,“从阳以引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等法则,创左归丸、右归丸等方剂以化精生气,化气生精。那么,气为什么又可伤精呢?因为气在失调的病理状态下,可以导致阴精的耗损,故言“气伤精”。如张介宾说:“凡有余之病,由气之实;不足之病,因气之虚。如风寒、积滞、痰饮、瘀血之属,气不行则邪不除,此气之实也;虚劳、遗漏、亡阳、失血之属,气不固则元不复,此气之虚也。”可见气虚、气实,均可耗份阴精。

(二十四)壮火、少火与元气的关系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论述壮火、少火与元气的消长关系,揭示了人体阳气与元气在生理、病理上的内在联系。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只有在不亢不衰的平和状态下,才能化精生气,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所谓“少火生气”。因此,临床上治疗阳虚之病,不仅用辛温之药以温阳,更需要配伍甘温之品以益气,才能增强疗效,如理中汤、附子汤等温阳方剂,皆有补益元气的人参相配伍,因为阳虚者未有气不虚的。

        如果人体阳气过度亢盛,不仅耗伤阴精,还可进一步导致元气衰竭,所谓“壮火食气”。因此,临床上治疗阳盛之病,如果一旦有气虚现象出现,必须在清热处方中配伍益气之品,否则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如阳明热盛,在证见高热汗出,烦燥口渴的同时,若脉来无力,急宜清泄阳明,益气生津,主以白虎加人参汤。阳明燥热内盛,灼伤津液,若脉来洪大有力,则当与白虎汤清泄阳明之热,若脉来无力,必须加入人参以益气生津,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甚至有时关系着生命的存亡,决不可忽视。

(二十五)脉象的阴阳类别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素问·阴阳别论》

        本文是对脉象阴阳属性的分类,也是脉诊的纲领,脉象种类虽多,无非反映人体阴阳的变化。

        疾病错综,变化万千,但归纳起来,不外表里、寒热、虚实,因此用阴阳二字足以赅之。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辨识脉象。《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以缓、急、大、小、滑、涩为纲,《难经》以浮、沉、长、短、滑、涩为纲,《伤寒论》以弦、紧、浮、沉、滑、涩为纲,后世多以浮、沉、迟、数、虚、实作为诸脉之纲领,总的目的都是着眼于辨别阴阳。《素问·阴阳别论》明确指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并举去、至、动、静、迟、数六脉进行分析,以便了解诊察脉象的真谛。正如《脉简补义》说:“滑氏曰:‘凡察脉,须识得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则脉之妙蕴几于无遗,而讲脉学可得所宗矣。’”

(二十六)药物性味的阴阳属性

        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本文主要用阴阳属性论述药物的性味功能,为后世药物气味分类提供理论依据。从上述五味的作用来看,主要针对药物性能进行阴阳属性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致于饮食五味虽然不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范围,但也应包括在内。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进一步论述药物性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主要功能。

        上文主要运用阴阳属性分析药物的气味功能。药物的气味性能多具有阴和阳的偏性,利用其偏性来治疗疾病,调整人体阴阳,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内经》提出了药物气味阴阳升降的一般规律,后世药物学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如李东垣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说:“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说明从药物的气味阴阳推演到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及对药物气味的具体分析与运用,比《内经》时代有较大的发展,对药物气味宜忌的认识也深刻得多。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