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炎炎,你猜古人如何降温解暑?

 tanyou 2016-06-26
又到了夏至节气,令人谈虎色变的炎炎夏日真的来了。
今天,当我们坐在空调房里,吃着花色多样的冷饮时,你知不知道古人是如何防暑降温的?
穿葛布衣   睡软烟罗
中国人对于穿衣的讲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韩非子》中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了 “冬日麑裘,夏日葛布”的穿衣讲究。春秋战国时期,葛布更是风靡一时的夏装布料。后来,唐朝诗人杜甫这样描写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生产的细葛布: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可见其轻薄飘逸。
汉代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蝉衣”,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折叠后可以塞进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
在以开放著称的唐代,适合夏天穿着的轻衣也有了更进一步发展。据野史记载,唐代宫廷仕女穿七层纱衣,仍可隐约看见雪白的肌肤,令朝鲜使者叹为观止。
从《簪花仕女图》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唐代开放的文化氛围。
野史的记载也许有些夸张,但被誉为清代生活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中也有一段关于“纱”的记载。这种被称为“软烟罗”的织物共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还有一样就是银红的,而银红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霞影纱”。奢华的贾府认为做衣服不够舒适,常用来做帐子或者糊窗。睡在这样如霞似烟的帐子中,夏梦也会格外清凉吧。
吃冰淇淋   喝酸梅汤 
在今天的夏日冷饮中,冰淇淋无疑是重要的一款。冰淇淋三字,无疑来自于英语ice-cream的意译加音译。
而事实上,很多人眼中的舶来品,却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China。据说,将这一发明传到欧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
而其实,早在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千余年前,南北朝时期的人民已经开始享用这一美味了。在当时,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酥”最早就行于北方游牧民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就详细介绍了用牛、羊、马奶制作“酥”的过程,和我们今天吃的黄油、奶油很相似。
唐代章怀太子墓中捧着“酥山”的宫女
到了繁华富足的唐代,酥的花样就更多了,在动物奶油的基础上,加入了糖、蜂蜜等添加剂,并且经过冷冻处理,感觉和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在唐代的壁画中,也留下了不少“酥”的身影,它们通常被叠放成小山的样式,考究的还会缀以鲜果、花朵,因此,又被称作“酥山”。感觉有些像今天甜品店里的沙冰啊?
唐代壁画中饮食场面,桌案正中堆放的小山状食物就是“酥山”。
 
到了宋代,市民经济更加发达,消暑饮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当时北宋首都开封的大街小巷,一到夏天就会出现许多卖酸梅汤的流动小摊。《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一种叫做“荔枝膏”的饮品。名为“荔枝膏”,似乎是以荔枝为主料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荔枝膏”的制法,乃是以乌梅肉、切碎的去皮桂、熟蜜放在水中熬煮,再下砂糖、生姜汁,熬成之后添一点麝香拌匀。大约其香甜滋味近于荔枝,所以称为“荔枝膏”。
宋代卖酸梅汤的小贩
 用铜冰箱    住“空调房”
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冰”是古人降温最常用的物品。中国人“用冰”的历史很长久。《周礼》《诗经》中都有关于“冰”的记载。并且有了储藏冰块的专用器皿——冰鉴,其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冰箱。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冰鉴
清乾隆·掐丝珐琅番莲纹冰鉴
在周代,有专职掌管藏品的官员“凌人”,每年夏季天子要向诸侯王赏赐“冰”,成为“颁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这项习俗 一直延续到唐代。
不过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冰”也进入了市场买卖,出现了专门的“卖冰人”。富足之家消夏用冰也成为常态。
除了用“冰”消暑,古人也有自己的“空调房”唐代有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它一般依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
唐代含凉殿效果图
《甄嬛传》中出现的“人工风扇”也是古已有之,凉,古人称之为“摇风”。文人墨客还会在扇面上写诗作画,颇具情趣。虽然没有电,但聪明的古人还是利用机械原理创造出了自动风扇。
《消夏图》中高卧的士人,一旁是执扇仕女。仔细看,画面左下角还有一盆降温用的冰。这可能是古代富贵人家最标准的“防暑降温”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