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芒康藏族民俗

 gudian386 2016-06-26

芒康,誉为西藏东南部,昌都最东部,藏语意为“善妙地域”。芒康当地文化习俗底蕴深厚,特色节目有纳帕节、婚姻节,特色舞蹈有芒康弦子舞、三弦舞。而芒康藏族因受所处的地域、社会意识形态等的影响,与西藏其它藏族的习俗习惯上有相同,也有区别。今天藏汉双语网小编就说说,芒康藏族的特点。

(一)、衣食住行

1 、服外服饰

芒康藏族的传统服装,其特点袖长、腰宽、襟大、不管男女都穿一件大领、宽腰 、开右襟、右襟小、左襟大的藏袍,但是男女服饰各有其特点,不能搞混,最忌男子穿女子衣服。男子藏袍宽大一些,一般都有宽大的袖子,在襟上和腋窝下都有各种色彩飘带,这就是男子藏袍的特点。男子穿藏袍,先将衣服顶在头上(也可穿上),垂下的部分均收在腰部,下襟要高过于膝盖,再把腰部剩余部分左右折叠往背后腰部收起,系上腰带,腰部、腹部便自然形成一个囊袋,可以放进随身带的物品。把衣服穿好后,有些穿左袖,右袖在背后自然垂放,有种洒脱、飘逸之感。有的把上部衣服均收在腰际,两袖左右分开系在腰上,在腹前系结,表现出轻松、精干,再配带藏刀(有的在腹部插上,有的在右胯悬挂),头上缠上“扎羞”的红带或者是黑带,更加英武、潇洒。“扎羞”是康巴汉子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都是丝线做的,长约有 一米 ,按颜色有两种,红色和黑色,可根据喜好选用,一般情况,红色年轻人比较喜欢,黑色老年人爱戴。

女子藏袍有两种,一种是有袖藏袍,一种是无袖藏袍。有袖藏袍一般冬天穿,无袖藏袍夏天或劳动时穿。妇女穿藏袍比较简单,穿上后把衣服左右拉开往后背折收,系上腰带便可。有的便于右手活动,脱下右袖,自然垂放在背后。芒康妇女除藏袍外,内衣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花纹衬衫,腰前系一块五彩横条的“帮垫”,即围裙。

冬天,芒康藏族男女都穿质地较厚的氆氇藏袍,和羊羔皮的藏袍,喜欢戴狐狸帽子或者是“次仁金钩”(长寿缎子帽)。有的还喜欢穿一件短羊羔皮袄。

藏靴是芒康藏族的又一个特征。藏靴有很多种,一般常见的有氆氇或者是毡子做的藏靴,有牛皮彩色靴,一般男子穿,还有厚牛皮底的藏靴,节日或者集市时穿。

芒康女子的发饰,具有地域性的特色,半农半牧的牧区妇女一般情况梳两条辫子,辫子上有丝线和牦牛尾巴合编在一起,左右分开缠在头上,节日时都喜欢梳妆“加察”的发饰,梳编方式较为复杂,首先上部梳编几十条细辫,一尺来长后合为一,接上红、蓝、青的英带,英带是丝线做的,缠上银丝,背后自然垂放。农区妇女一般都梳叫“女子扎羞”的发辫,头发与各种颜色的毛线或者丝线合编为一,头上缠绕一圈便成。

节日时服饰,芒康藏族主要是华贵为主,男女都有穿缎子、羊羔皮、毛料的藏袍,襟边、袖口、下边缘都镶有珍贵毛皮做装饰。男子藏袍的装饰以水獭、虎、豹皮为主,妇女藏袍以水獭皮为主。缎子都以龙凤图案黄、红、青、蓝紫的颜色,男子藏袍一般为黄、红、青、蓝、紫的锻子,女子以青、蓝、紫为主。男子还喜欢穿件齐腰的缎子夹衫,丝、麻织布的白色宽大裤子,脚蹬五色皮靴,头上缠着英带或者戴着英冠(索夏),脖子上挂着珍珠、玛瑙、,斜背“护身符”(神龛),更加显现出康巴汉子的英武、潇洒、华贵、庄重、大方。女子身着华贵的服饰,脖子上挂着珍珠,腰上系上银子做的“卡玛”、“扣羞叭羞”,更加动人、俏丽。

2 、饮食

芒康藏族的主食和饮料与西藏其它地方基本相同,主要是糌粑、小麦(面粉)、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和奶制品。

糌粑(炒面),是藏族特有的一种主食,糌粑的做法是,先把青稞洗净,捡出石子或杂质,用特制的平底锅(比较薄的)中炒熟青稞,然后进行水磨、手磨中磨出粉面即可。糌粑由于原料的不同分为几种,纯青稞糌粑为“尼糌”,玉米糌粑为“丹布糌粑”,青稞和豌豆或者是玉米合作的糌粑叫“色巴糌粑”。豌豆糌粑叫“色玛糌粑”,合成糌粑都是喂养牲畜用的。糌粑的食用方法,主要是拌和酥茶,用手捏成团食用,叫“阿罗仨”,可以酸奶子或青稞酒、或者酥油拌和捏团食用,舔食喝酥油茶也可。藏族群众有时用肉、萝卜、或者白菜、盐、奶渣等加在一起煮成粥,藏语叫“土巴”,以代替副食。

酥油茶除了就餐时外,也是藏族平时不缺少的主要饮料。它的做法是:把大茶熬成浓汁,根据自己的喜好浓淡加开水,倒入木质桶内(根据各家庭情况有大小)加上盐巴和酥油、奶或奶粉,再用一种活塞式棍轴在桶内上下冲击、搅拌,使茶汁、酥油等交融即成。打好后,倒陶质(现在大部分为铝质)的专门的茶壶内,置于文火上,随时取用。有时也饮用盐茶,也叫“加当”即清茶和“吹吹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招待客人的首要饮料。芒康藏族人民十分好客,如不是赤贫,首先就用酥油茶待客,客人不能轻意谢绝,否则为失礼,也不能只喝一碗,这是仇恨或者不满的表现。

除了酥油外,芒康藏族的饮料就算青稞酒,芒康有两种青稞酒,一种是青稞煮熟发酵后蒸馏的青稞白酒,藏语叫“蕃然”或“尼然”。一种是青稞煮熟发酵加水取酒,叫“琼”。芒康藏族喜欢把酥油、青稞酒、红糖或者蜂蜜、鸡蛋等一起煮着喝,藏语叫“规堆”,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营养丰富。芒康青稞白酒具有甜、爽、醇、后劲大著称,在康区乃至西藏都享有盛誉。芒康藏族喝青稞酒很普遍,除了接待客人外,红白喜事时,更不缺少的最佳饮料。

牛羊肉是藏族 不缺少的食品,除了煮炖食用外,冬天,人们把鲜牛羊肉割成肉条稍经腌制后挂于通风阴凉处风干,成为牛羊肉干,藏语叫“夏刚”,酥脆香甜。食用时,用刀割和手掰成小块,直接食用。同时,它又是接待贵客的最佳食品。

芒康的奶制品有两种,一为酸奶子,一种为奶渣,也叫奶豆腐。酸奶子是提炼过酥油(也有的未提炼酥油的奶子做的,这种有营养,是老人和待客食用)牛奶经过糖化作用后制成的饮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春夏芒康百姓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奶渣是牛奶提炼过酥油后奶子经煮加酸水,使其水中分解出来形成的奶酪,可以做成奶饼、奶条、奶块等食用。芒康人爱将奶渣泡入酥油茶里,边泡边食用。

芒康的农牧民群众也喜爱种小麦、荞麦、两季地区种玉米,做为主食和主食调节食品。八十年代以后,芒康老百姓逐步走向富裕,也购买内陆运输而来的大米、面粉等食品。芒康藏族人的口味基本上是与四川人相同,喜欢麻辣食品。

3 、居住

芒康藏族房屋高大宽敞,建筑风格独特,带有古堡垒的形状,整体美观,具有康巴特点、芒康特色。住房普遍为一户一家,住房大小以柱子多少来定,一般为 16 、 20 、 25 、 30 、 35 、 40 等若干根柱房子,柱头越多,房子就越大。

芒康藏式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凸”字半形三层楼房。下层为一般饲养牲畜、放柴禾用的,中层为居住人,上层一半没有建筑,是二层的顶部,是晒东西、打青稞使用,一半为三层,老百姓都用做储藏室,放粮食、干草等其它东西,个别三层一两间做经堂布设,因为上层干净、不污染。芒康百姓房屋一般都四周的墙上涂有石灰、石膏,门、窗四周涂有黑色,房顶上立竿挂经幡和做焚香的炉灶,这些都是宗教上的一种仪式。

解放以前,芒康百姓居住条件相当差,一般老百姓都居住在石块或土坯砌的矮小房屋,房子柱子一般也不超过 12 根,房内无陈设,有的人畜同居。解放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芒康百姓的住房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般农民群众都有住上了楼房。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平常的家庭都有盖上了 20 柱以上的房屋,有些达到多数根。房屋的门、窗、四周的栋梁上都由油漆画上各种吉祥的图案,房屋高大壮观、漂亮。

住房条件也越来越讲究,无底板、隔板的房屋基本上没有,隔板上由涂料和油漆,画上山水、吉祥之物,有些还雕梁画栋,一进去感觉到富丽堂皇。经堂、佛龛庄严、肃穆。房内客厅中靠墙的部分上有四方形的土墙灶,藏语叫“投嗄”,“投”藏语的意思是方法、计划、本领,“嗄”困难之意,内涵了藏族群众时生活的一切概括。灶一般涂上黑色,现在大部分群众家庭贴上了磁砖,美观、大方、庄重、卫生。灶上陈设灶具(古董、新具),琳琅满目,表现出一种华贵、庄严。现在大部分群众灶内不生火,用铁皮打的火炉子,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群众家庭用三角架,这种冬天易于取火取暖。客厅内都有陈设,有矮床铺,床铺上都铺有卡垫,起坐睡卧使用,靠近矮床铺的地方,放有长桌,为放碗、吃饭之用,其它地方陈设的有水龛、藏式的柜子等等,水龛是藏族群众除经堂、佛龛外另一个主要装饰、摆设,水龛包涵着吉祥、富裕、幸福之意。八十年代以来,芒康藏族群众的住房条件取得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处处显得新颖独特,表现出民族和现代的溶为一体。

结语:芒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不少过人之处。要想了解芒康文化?不如亲自来芒康一探究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