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治疗的随机临床研究

 火米119 2016-06-27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发病后4.5h内)采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是目前唯一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此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时间窗窄、禁忌证多(如近期有手术史、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既往有颅内出血史等)。同时,1/3以上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颅内大动脉近端栓塞,静脉溶栓的疗效则欠佳。因此,经动脉导管溶栓或取栓仍是潜在的重要治疗措施。但动脉内治疗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支持,因为既往的研究存在诸多缺陷,如治疗时间较晚、影像学检查不全以及取栓装置过时等。MR CLEAN是一项多中心联合进行的三期临床研究,用以评估对由前循环颅内动脉近端栓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6h内接受动脉内治疗是否具有优势。


研究共纳入5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选标准:年龄≥18岁、NIHSS评分≥2分,经CTA、MRA或DSA明确存在前循环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或M2段、大脑前动脉A1或A2段闭塞。

 

治疗组行动脉内药物治疗或机械治疗。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最大剂量90mg)或尿激酶(最大剂量120万单位)。若同时使用静脉溶栓,则动脉内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的限制剂量分别为30mg和40万单位。机械治疗包括机械取栓、碎栓抽吸以及放置可回收支架等。


研究主要终点为90天mRS评分;次要终点包括24h和5~7天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90天生活质量自评表。影像学终点包括24小时CTA和MRA的动脉再通情况以及5~7天CT显示梗死面积。

 

研究结果:治疗组共233例,其中实际接受动脉内治疗者196例(84.1%),195例(83.7%)为机械治疗。使用可回收支架者190例(81.5%),其余5例采用其他材料。24例(10.3%)同时接受动脉内药物溶栓。仅1例(0.4%)行单一动脉药物溶栓治疗。37例(15.9%)未接受治疗。而死亡率和围手术期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该研究显示,对于前循环动脉近端闭塞患者,6h内行动脉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翻译:贾白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审校:万杰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原文回顾



编辑  黄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