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瘾症的原因

 可可r72o4b7j5b 2016-06-27

我们上瘾行为背后隐藏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变得无知无觉? 


1.无意识恐惧的深度与强度 

恐惧感是如此深刻而常被隐藏,即使只允许它露出一丁点儿,我们就会害怕地赶快将之掩埋。当我对内在小孩,尤其是我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更多了解时,我看到自己曾受到的伤害多么令人胆战心惊,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能鼓起勇气面对它,简直是奇迹。上瘾症帮我们将焦虑和痛苦阻挡在外,我们无法强迫这些埋葬的情感在尚未准备好时浮出台面,而必须以最大的敏感和耐心来面对自己。上瘾症是我们用来掌控眼前事物的主要方式之一,除了自己,没人知道它到底能浮现到什么程度。


当终于决定要终止某种上瘾行为时,必然会带出我们曾经深深压抑的感觉,也会带出内在的惊慌失措与空虚,这种现象就算不立即出现,也是早晚的事情。刚开始,我们可能会充满热情,采取行动来阻止这些自我毁灭的上瘾行为,并享受着一段看似恩宠的时光。然而真正的困难通常会在几个星期后才开始。我曾经陪着许多朋友戒烟,过程中最困难的时期通常是发生在几星期甚至是几个月之后,他们会碰上一股反弹力道,一种将他们的羞愧或缺乏安全感暴露出来的经验,或者他们会开始对享乐被剥夺感到厌烦,感到自己太过严厉、太墨守成规。任何一种这类情况都可能导致我们退回到原点。去除了瘾,我们变得更加赤裸裸,脆弱浮出台面。 


过去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小事,突然间带出了许多惊慌恐惧,这些惊慌恐惧过去通常包裹在愤怒焦躁的外衣底下。我们对周遭人们所表现的无意识、暴力和感觉迟钝变得更加敏感;因此更容易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想要放弃或迁怒于所有的人。除非我们真的想让它出现,否则暴露脆弱是相当痛苦的;由于恐惧如此强烈,我发现没有可以轻易处理上瘾症的方式,没有单纯的处方。有时,最具创意而有爱心的作为就是干脆停止;但是许多时候,最最忠实的方法则是什么也不做,只是尽可能带着觉知坦然地看着上瘾行为。 


最近我帮一位女士做了一次咨商,她因为前任男友对她不再有兴趣而深受折磨;这位前男友有点矛盾却又申明他想要的只是友情,她无法接受他不再把她当成爱人,转而进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乞求他偶尔施舍一些关爱(我猜我们有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这种情境)。她不由自主地照例打电话给他而总是遭到拒绝,从此变得越来越垂头丧气且更加自我批判。执著于这样的上瘾行为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她自己也看不出来有何价值,她必须停止持续这样的行为,她其实并没有让自己感受痛苦,因为所有的折磨都只是上瘾的一部分,而不是真实的痛苦经验。她需要的是,马上停止打电话给他,并坦然面对因此而浮现的任何感觉。 


但是,相反地,通常带着觉知观照与持续的内在工作,就已经足够了。我的一位朋友是个老烟枪,她知道自己抽太多烟了,也知道这么做是为了逃避内在的恐惧,但却无力停止。然而在生命的这个关键时刻,如果要借着纪律来叫她尝试戒烟,是粗暴而不自然的,因为随着她密集地进行内在工作,许多令人惊惧的童年时期的创伤,正逐渐浮出台面;只要能对成长抱持着这样的许诺,当她准备好的时候,上瘾症便非常有可能自动停止。 


由于恐惧如此深刻而强烈,任何一种上瘾要能真正开始被疗愈,都需要我们首先承认:除非揭露行为的根源,否则我们无力改变任何行为。我们或许不能真正改变任何执著的行为,但可以开始感受痛苦。上面那个例子中的女士或许无法停止打电话给她的前男友,但当她一旦摆脱这种无意识的机械动作,她会开始感受到内在小孩的痛苦,这个内在小孩如此渴望爱,而她通过羞辱自己来得到这样的爱。我回想起自己有许多次深陷执著、不可自拔,唯一能做的就是单纯地接受这样的无助感。


2.羞愧 

第二个和上瘾症有关的原因来自于羞愧。就像我们内在有两股力量,其中一股怀着羞愧说着:“何必认真呢?”而另一股则怀抱对真理的追寻说着:“不要放弃!”我们经历着这种分裂:一半的我们只想要舒服的感觉,并不想许下承诺、专心致志;另一半的我们则知道不屈不挠并保持健康的身体是有益处的,知道珍惜时光、遵循自我成长和专注于内在工作是有价值的。 


羞愧强化了我们不愿意投入成长的那部分,因为它掠夺了我们的自我价值。如我们所见,羞愧导致我们对生活和对自己根深蒂固地缺乏信任。即使痛苦受伤也要待在当下,除非我找到这样做的价值,否则我又何必那么做?除非了解不畏挫折失败坚持到底的价值,否则自我放弃、怠惰或隔绝,岂不是比较容易?唯有当我感受到安于当下所带来的滋养时,我才比较可以不受那些能立即满足我的事物的吸引。 


不屈不挠、延缓满足和忍受挫折的能力,来自于被爱、并被教导去信任自己,信任我们的创造性能量。如果这些都被剥夺了,我们便会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感和专注力。以下是我们能面对整个童年时期最重要的一些信息:


●深刻地感受和允许痛苦,在生命中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带来了深度和智慧。 

●所有的价值,无一不是来自于用心与毅力。 

●生命是极其珍贵的,它让我们有机会创造、给予爱并接受爱


从来没有人教我感受痛苦是有价值的,那是很久以后我才学习到的。不过我倒是早就学会了百折不挠的价值。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常常花好几个钟头来练习长笛、学习他工作的每个不同国家的语言,我也记得母亲在她的工作室里,雕刻着巨大的大理石作品,连续好几个小时不歇息。在那时,我就学到,有些事是极具价值的。我也看到父母对待生活的热情与活力,他们通过这样的精神影响了我;我猜想,这些教诲让我即使处在绝望的时刻,也不至于受到危险的上瘾行为的诱惑。


3.缺乏帮助成长和静心的支持 

灵性追寻者的必要需求之一,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为成长提供支持的环境。即使我们受过严格的锻炼,也无法独自做到。为了这样的原因,大部分精神或灵性上的师父会创立一个围绕着他们的社区,以提供专注、稳固和许诺。少了这样的支持,我们自然会失去强度,隐性的上瘾行为也会就此继续下去。一个专注于灵性和情感成长的环境,让感受因为戒断瘾症而引发的痛苦与空虚充满意义。


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文化,不但不能帮助我们进行内在工作,甚至还会阻挠它。我们的灵魂及整个文化的灵魂都病了。我们选择消遣娱乐并借由上瘾来破坏自己的健康和能量,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精神上的焦点,甚至也失去了对灵性追寻过程的信任。如果我们想要从沉溺转向觉醒,就必须疗愈这个灵魂伤口;单只是改变行为,无法带给我们更多觉知,除非我们的觉知层次改变了,否则不可能持久。如果我是靠着纪律或因为有罪恶感而停止去做某些事,那么它终究还是会再发生。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有着非常严重的上瘾倾向,因为西方文化已经无法领会:灵性成长需要温和而放松的纪律。这种西方人已经失去的智慧,在某些东方精神传统中仍然被保存着,这类传承视生命为一个宝贵的机会,一个让我们深入静心并走上灵性道途的机会,它开启了我们学习灵性教诲的过程,而有些教诲是十分困难并会使人痛苦的。因为这样的真理并不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的制约中,所以我们也无法看到挣扎与痛苦的价值。我曾读过一本书,里面有一段描述让我非常感动,那段文字描绘了一个即将进入僧院的六岁小男孩,在僧院外头安安静静有耐心地等待了好几个小时,直到上师把他叫了进去。 


羞愧的感觉让我们只想寻求短暂的高潮,我们寻求暂时摆脱恐惧与羞愧的片刻经验,来避开疗愈它们时会遇上的痛苦历程;逃避牵引着我们寻求快捷方式。我们想要活在真实性、活力充沛的感觉中,却又不愿经历感受羞愧与恐惧的过程。因此,我们会企图抓住任何一种强迫性的上瘾行为,好让我们再度感到完整而有活力。或者,我们会沉溺在精神涣散的生活中,失去对成长的专注与热情。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独特的方法来帮助成长,上瘾的最佳解药或许只是找到支持的力量,让我们能专心致志地走在追求成长和寻觅真理的道路上。这么一来,无论上瘾的冲动多么难以抗拒,无论内心懒惰放弃的念头有多么强烈,我们对真理的追寻都会更坚强不辍;在内在工作的历程中保持专心致志,也许是我们能为自己做得最有滋养和帮 助的事了。当我们的存在开始活跃起来之后,上瘾行为自然而然随之消失,生命自己重新启动能量,而我们也会找回尊严。

 

松紧适度

有个佛教徒故事,是关于一位跟随佛陀的著名弓箭手。他带着无比的热情探求灵性道途,将自己置于最严格的苦行当中,直到几乎死于绝食与困顿中。佛陀看着事情发生,然后终于把他叫到跟前。佛陀问他是否记得,当他还是个弓箭手的时候,是如何拉弓射箭的。弓箭手告诉佛陀:在射箭的时候,必须将弓拉得恰到好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佛陀凝视着他说:求道之路亦如是,要够紧绷来保持警醒,但也要够放松来处于安宁自在。“你把你的弓拉得太紧了”,佛陀告诉他。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拉紧自己的弓。就某些人而言,弓太松了就会变得放纵懒散;但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弓拉得太紧,则显得过度严厉拘谨。过去,我总是把弓拉得过于紧绷,求道之旅充斥了太多限制与纪律,使得幽默感和放松自在越来越少出现。一个人实在不该为了任何事而付出“失去幽默感”这么大的代价。整整有五年的时间,我婉拒甜食、滴酒不沾,连咖啡和茶都免了。我甚至认为性能量应该要转化成更高层次的能量,并试图学习所有的技巧来达成这个目的。多年来,我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来练习瑜伽和静心,我认为做任何其他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态度助长了我的压抑和自以为是,并让我一直保持节制。


但之后我对保持节制和精准,开始觉得反感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遭遇到修行者危机,并沉溺在过去曾经(以及未来会)被我强烈批判的种种事物之中。没有中庸之道,只能不断在两个极端间来回摆荡。一直到遇见我灵性上的师父,我才了解成长是需要放手的。我过去的所作所为只是在制造紧张,是个不折不扣的紧张大师,是时候去面对自己内在的恐惧和真实感受了,那些我用上瘾的 纪律和紧张来试图掩饰的感受。 


似乎每种情况都该单独评估,我们得问问自己,什么才是和底层感受联结最具创意的做法?有时我们的确得做些事,像是动动身体、做一节有帮助的治疗,或是改变一下位置,任何合适的方式都可。然而有时候,最有创造力和最能帮助我们成长的作为则是什么事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看着。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上瘾行为。有些上瘾行为对身体较为有害,有些则较为容易被辨认出来。那些被社会所接受、在社会中获得权力或工作和成功的奖赏、对奢侈品的占有欲或是迷人的外表,往往都是最难以根除的上瘾症。但慢慢地,随着内在工作的进行,越来越深地走入静心,我发现:安住当下并深入自己的感觉,比持续地逃避行为,更能让我得到奖赏并感到喜悦满足。


练习: 

辨认并处理上瘾症

当我们运用静心冥想的方式来对抗上瘾症时,不应该将焦点摆在行为上,而是要揭露行为背后的根源,不要专注在改变任何事情上,而是要观看并感受底层的一切。刚开始,可以先严密仔细地找出你用来逃开当下和深刻感受的所有作为,不带任何批判及压力地检视这一切。这些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它们掩盖了你的伤口,那些你的意识说什么也不愿对自己敞开的伤口。 


●请仔细留意你做了些什么来把自己带离当下? 

●当你清醒地安住当下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恐惧? 

●此刻你正在逃避些什么? 

●你正在做的事让你感到像是在逃避,还是让你感到有创造力? 

●请留意究竟哪些事情触动了让你沉溺上瘾的扳机,是拒绝、压力、失望,还是害怕失败?(当我们的上瘾变成习惯时,在行为和我们真正想要逃避的事物之间的联结,就会变得模糊不明。) 

●在此刻,你是否感到害怕、焦虑或缺乏安全感? 

●你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上瘾来滋养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