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孩子这件礼物,胜过万贯家财

 居鲁思 2016-06-27
中国NLP学院   nlp_cnNew Life Path · 新生活之道每天学点管理|婚姻|亲子实用技巧



作者: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儿子特别爱读书。


他四岁时,就已经认了大约两千字。满肚子故事,满口飚成语——虽然飚得漏洞百出,但也格外有趣。


他喜欢讲笑话,有时候绘声绘色讲完,我们都笑,他也跟着笑,笑完就问我们:这笑话到底什么意思?哪里好笑了?


有次我们跟他同学一家出去玩,儿子一路都在念门店牌。惊得同学妈妈一愣一愣的,说你儿子怎么认识那么多字!是你平时教的吗?或者一定是遗传了你的基因,你是作家啊。


其实都不是。


孩子有没有遗传到我的基因,甚至我自己有没有文字天赋,都很难说。


而我除了早期教儿子认那种写着“人、口、手、足”的卡片,也真没怎么正正经经地教过他认字。


他识字多、爱读书,其实是得益于另外一些做法。


1


从头说起。


儿子几个月大,我就开始抱着他看那种大图大字的图画书,逐个指着上面的字给他读,这个习惯坚持了很久。他可能因此模模糊糊地认了一些字,而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他知道,那是字,是有含义的,而不是一些黑乎乎的碍眼的乱码。所以他会慢慢地对“字”产生兴趣,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后遇到字,他会格外留意一下,判断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而无论在哪里遇到文字,只要他注意力在字上,我都立刻指着念给他。看动画片,我也尽量给他选有字幕的,因为对文字有好奇,他会关注到那些字幕。


很多字,应该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被记住了。


认的字多,他很自然地就会喜欢读书了。


2


 我们小区有家书店,带儿子出去玩,我基本都是直奔书店,把他放在童书区,一本本让他翻。


其实孩子天生是对书很好奇的,如果给他提供看书的环境,他多半会很投入地进入那个世界。


我也会留心观察他对哪本有兴趣,每次都买几本回去。给孩子买书,我几乎没有限制,只要他喜欢,随便买。所以现在儿子的书,比我的还多。


有些父母会觉得“这本书还没看完,不能买下一本”或者“家里有不少书了,够孩子看的”,其实孩子对一本书的兴趣是有限的,一本书可能几分钟就翻完无感了。如果你强制他只看一本,或者反复看家里仅有的几本,他读书的兴趣就会降低,阅读习惯也培养不起来。而如果家里一直都有新鲜的、让他感兴趣的书,他就可能会随时拿起来看。


另外,我也常看到家长在书店跟孩子较劲,孩子想要这本,家长想买那本,最后家长胜利,买了“有意义”的书,带着闷闷不乐的孩子走了。我真心替孩子难过。其实小孩子最初爱看的,多数都是跟动画片有关的图画书,看起来既没意义也没用处。但这不要紧,只要是正规出版的书,就通过了官方审查,看了起码不会有坏处。而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让他觉得“读书有趣”,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你拒绝了他爱读的书,扼杀了他的读书兴趣,之后又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这该怪谁呢?


我也会买大量自己认为好而孩子没兴趣的书。这些书,要费点心机引导他看。比如我会先看完一本,给他讲个开头,留个悬念,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然后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抱着那本书看了。


3


另一方面,从儿子出生,我就准备了几本唐诗宋词,卧室客厅书房都备着,每次抱着他喂奶,便随手拿起一本,选一些意思简单、韵律分明的诗词,缓慢悠扬地读。有时推着他在外面溜达,我也随口说几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坚持下来,他的意识里就植入了文字的美感,他就会知道,世界上除了“宝宝好乖”“宝宝吃饭啦”这样的日常对话,还有一些美妙的语句。


等他大一点,我每晚睡前都给他读现代诗。买不到合适的诗集,就自己从网上一首首找来,打印成册,每天读几首,然后跟他讨论写得好的地方,再设想如果我们来写这首诗,会怎么写。


儿子现在八岁了,常会不自觉地说出有韵律的话,“上学太烦恼,放假该多好”之类的。也会说一些充满想象力的诗的语言,比如“我早上牙疼,下午肚子疼,疼掉到我的肚子里了。” 


4


儿子在上一年级之前,就已经在看那种全是字的书了,而且速度很快,两三天一本,我相信肯定是囫囵吞枣式的,只看情节不看细节。但这也没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只关注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读书,如果我们强制他注意书里的每一个细节,他就会烦、累,以后可能就不想看了。而如果他始终能在阅读里找到快感,就能保持读书的习惯,也就迟早会注意到书里更多的奥妙。


有时我会让儿子把他看过的故事讲给我,当然,前提是让他相信“妈妈爱听”,而不是“妈妈要听”。否则,如果他觉得妈妈还要考察自己到底看没看懂记没记住,以后读书时就会有压力,阅读快感就会大大降低。


他也会对我读的书很有兴趣。我们常常一起看书,然后交流各自都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内容,有什么心得。我以前觉得我的书他怎么会懂,后来发现并不是,他其实很爱听,还会问很多问题。而我也会在讲述和回答时,有更多思考。


在跟孩子一起读书、彼此分享的过程里,我们不但都在成长,更对彼此的思想有了更深了解,从而体验到一种灵魂的亲近。有了这种亲近,你就不会觉得虽然朝夕相处、虽然你还把他抱在怀里,但他已经离开了你。


儿子现在上二年级,从没遇到过不认识课文生字、看不懂作业题目之类的问题,小作文也写得有模有样。


而他的思想成长更是快得出乎我的意料,我常常被他的知识面、他对事情的见解、他提出的问题惊到,他知道隋朝灭亡的深层原因,知道非洲蚂蚁的独特习性,也知道辩证地看待善与恶……


这些,绝大部分都得益于广泛阅读。


  • 其实孩子越来越大,我们能教他的越来越少,而书籍,才是可以永远为他答疑解惑、给他无私帮助、向他展示大千世界的良师益友。


我也越来越庆幸为儿子种下了爱读书的种子。这也许是我给过他的,最好的礼物。我觉得这个礼物,胜过留给他万贯家财。 


*作者简介:李月亮,专栏作家,著有《愿你的生活,既有软肋又有盔甲》等。微信公众号“李月亮(ID:bymooneye)”,深入解读情感、婚姻、生活、人性,探寻理性、优雅、有品质、有力量的生存之道,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