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习时,究竟应该怎样和老板要钱?

 GET LOVE 2016-06-27




想明白你值多少钱!!!


01


“请问,实习有没有工资啊?昨天我去面试,和我谈的的哪个人,说我这种可能会没有。”


一个还在上大三的同学,今天中午在群里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可能是这个话题太过现实,群里一下炸了。

“和他交流时表现的牛逼一点,最少应该1500起”

“再坑最起码也应该500起,无补贴无任何保障”

“先吹牛后做事”

“赞同,先吹”


那个同学又问道:“你们当初都是这么去实习的吗?”


很多人点头称是,并且意见基本达成共识,去面试时要表现的硬气一点,哪怕是吹牛,先进去再说。


“我昨天表现的很谦虚,因为是老师和学长介绍我去的。”那个同学继续说道。


“表现的谦虚,一定会被人欺负的。请你的人会一直踩着你。不要去”一个朋友提出了否定的建议。

“应该还可以,毕竟是老师介绍的。”也有朋友支持他去。


“我一听说没钱,就懵逼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实习到底应不应该有工资?


我恰巧在这时关注了群里的聊天,问了这个同学一个问题:

“你为啥要去这家公司实习?”

“我去这家公司实习,主要是为了学东西。”

“如果是奔着学东西,那就是去索取。那人家教你,还给你钱,你觉得对吗?”我追问道。

“貌似不对,但是实习的同时,我也是在为他们工作吧?”


刚才这些言论,就是令当下一些大学生去实习时产生迷茫的问题。


实习该不该要钱?

要多少钱合适?

老师和同学介绍的公司是不是更有保障一些?

我既然为他们付出了,我是不是就应该有一些收入啊?


我已经毕业近十五年了。做教学多年,看过学生找工作,也看过老板们招聘,对实习这件事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分享给大家。


02


我们先从一个招聘条件开始谈起。

大学招聘会时,很多企业都会打出一个招聘条件: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这对大学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一个噩梦式的苛刻条件。我还没毕业,哪来的工作经验。我也曾经一度认为招聘单位脑子进水,都还没毕业,怎么有工作经验?


后来见得多了,自己也亲自做过几天招聘,面试过很多人。终于明白了,企业设定这样的招聘条件是为啥。


其实这条招聘条件的设置最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第一,节省培训成本。

不是所有公司都是世界五百强。公司请人不是做慈善,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一个员工可以独立上岗,是最根本的一个条件。不指望你出彩,只奢望你别添乱。有一些行业是有工作流程的,有过同行业的工作经验,上手比较快。

一个新员工融入公司文化可能没那么快,但是有工作经验傍身,最少不会耽误工作进度,可以保证公司正常运转。

五百强的公司,希望通过企业的文化与技能培训,让一个员工更好的了解公司的理念,从而工作效率更高,员工更加忠诚。所以他们搞培训,培养自己的储备人才。

而中小公司没有这个财力,企业还处于生存期,每天都要面对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每一分钱都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所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招到往届毕业生。

大学的招聘会,并不是只有应届的毕业生回去。还有一小部分往届毕业生会参加,那么和应届毕业生比,他们的优势就是有一到两年的工作经验。通过这条筛选,就可以筛出那一小部分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

第三,筛选出那些在假期努力实习的有上进心的毕业生。

其实只要从大三的寒暑假出去实现,从底层干起,到毕业时,就算专业技能还很青涩,但是一个公司怎样运转,都会设置哪些岗位,如何融入团队,自身定位及未来预期这些内容,只要不太笨应该都已经掌握了。其实这就是工作经验。

实习过的同学,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他们是敢投递简历去这些公司应聘的,吓退的反倒是那些一直在假期追求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和天天宅在家里靠游戏或者岛国女忧混丟自己青春的2B青年。

声明,我没有任何看不起这些文艺青年和2B青年的地方。只是,既然选择了那样过假期,就别在求职时抱怨不公平,毕竟人家在你撸得正嗨或者流浪远方的时候,苦逼的给办公室的同事倒水、擦地、做表格呢。

筛选出这些有上进心,懂得自己要啥的应届毕业生,相当于企业在买绩优股,很有可能淘到宝呢。


所以,近些年来,任何专业的同学,都选择在大三的暑假就开始考虑去对口的公司实习了,希望在大四的招聘会时,拥有一到两年的工作经验。


03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说实习应该怎样要钱啊?我们就想了解这一点啊?


好,我们先来聊聊实习应不应该要钱。

干活赚钱,天经地义,这有什么可讨论的?

重点就在于要先“干活”后“赚钱”。

关键点不是你应不应该要钱,而是你干不干的了活?


熟悉大学教育的朋友都知道,大学里面教授的东西距离实际工作的需求其实是有断层的,也就是对接不上。而且有越落越远的趋势。

那在学校学不到实战的东西(有些大学的某些专业可以学到,但很少。)去企业学习就变成无可避免的选择。但是传统意识的惯性,让我们觉得只有在学校是学习,去企业就是赚钱了,这本身就是很荒唐的一个逻辑。


从学校走到公司上班,在物理环境,可能就是一段不足十公里的路程。但是谁说出校门那天,你就自然而然技能加身了?

拿我的专业举例。软件的操作,是靠一个一个模型的制作堆栈出来的。就算你在学校学会了命令的操作,可效率的积累可不是光懂就行的,要靠练。家长同学可以忍耐你的臭脾气,老板和客户可不惯你那臭毛病。没有工作技能、没有工作效率、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不能胜任岗位需求的你,有拿钱的资格吗?


理论上你去公司实习,是去学习技能、提升效率、打造情商,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无差别的,培训谁的成本都一样,既然把这个实习的名额给了你,不和你要钱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凭什么还要给你钱。

老师和学长通过关系,将你塞入一家公司实习,是要搭人情的。就算不花钱,请吃饭是免不了的。你还挑肥拣瘦的,你觉得合适吗?


如果是你开公司,来个人求职。说我啥也不会,你必须得教我;也别怕我手慢,我会慢慢练,争取尽快熟悉起来;然后我脾气不好,你和你们公司的同事都得让着我点,我会努力改进我的脾气,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给我机会;另外,我已经成年了,不能和家里要钱了,你得给我开足够的钱,我要的不多,能租得起房,吃得起饭,一个月能给我女朋友买件新衣服,再每个月能攒下500元就行,不过我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帮你赚到钱,毕竟我还啥也不会呢。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这样的人吗?

那凭什么你是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你的老板就一定得用你呢?


04


你可能说,我没非得要钱啊。只要能学到东西,不给钱我也干。这样公司就不会亏了啊。

那么我们来思考另一个问题,公司不给你开钱,是不是就没有成本消耗了?

我们来想想一下,开一家公司都会出现哪些消耗。

首先房租成本

再便宜的房租,也是有房租的。那么均摊到每个工位,就是有费用的。请一个实习生,就意味着一个工位被占用了。如果这个工位不能产生价值,为公司赚钱。那么公司就是在赔钱。

其次是机器损耗

现在都是数字化办公,完全不用电脑的公司感觉上不存在(也许有,不过这不重要)。那么一台电脑的平均寿命是3-5年,你用一个月,机器就贬值一个月。如果这个机器不能为公司获得利润,不如关机不开。你来实习,机器就一定要开,除了机器损耗,人员维护,还要考虑工业和商业用电的费用(远大于民用电费)

再次是人力损耗

你以为实习就不用管理了?从人力、行政、到IT、产品每一个部门的同事都要和你打个交到,包括前台都要帮你做考勤。更别说你做的是技术岗,还要专门请一个老员工代培你,要知道在他的合同里一定是没有培训这项的。如果你再是个玻璃心,今天和这个吵、明天和那个闹,没事再传播点小道消息,散播点负能量,搞得公司乌烟瘴气的话,给你个实习机会,还不如空着不招人呢。

所以,不要以为不发钱,公司就是占你便宜了,真正占你便宜的是学校,你花了学费,不教你有用的东西,还转嫁风险给公司。

不要你钱,给你一个实习的机会,让你能够快速进入专业对口的行业,在没毕业时就开始积累工作经验。

你觉得公司对不对的起你呢?


05


有些同学会说,我已经可以胜任工作了,开始给公司赚钱了,我是不是应该有一份收入呢?

那我们来讨论一下,你给企业干活了,是不是就一定应该拿钱?

这里面我们要分析,你多久开始胜任工作的。

如果你去了就能按照公司的要求,胜任你的岗位。那么这和是不是实习生没关,你就是一个合格的从业者,你不应该谈实习岗位,你应该直接谈就业岗位。然后讨要合理的薪资待遇,这其实是另一码事。

而如果是公司培训了你三个月或者半年了,你才能上岗。那么这时你相当于欠了公司一笔培训费。(无论你自己多努力,项目和环境是公司提供给你的,这都是资本消耗。)这时,公司给你开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薪金,是可以理解的。(何况大多数公司给的并不少,因为能做和做得好、做的快还是有差别的)这样的薪金你自己心理要有一笔账。比如我学习了半年,我最少要为公司服务半年,让公司能回本,这时你再考虑跳槽或者提出加薪到合理的级别才是厚道的。(我其实鼓励跳槽,毕竟有一些老板对自己培养的人不是那么的在意,因为熟了,容易看不到你的价值,跳槽可以获得更准确地定位。但是要把人家付出的还给人家,而且要给人家一个优先选择权。

中国传统行业里面有句老话,三年学徒,两年效力,说的就是这回事。人还是要厚道一些。


06


可能有些同学看了我的言论会有些泄气,但是这些都是大实话。而且,如果你接受我的理论,其实对你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没有预期收入的实习,会让你更加专注。

当你接受了没有薪酬这个事实后,其实就减少了患得患失和过高的预期。那么转而关注的就是我该学习些什么?

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很多刚实习的同学只关注技术。其实这是片面的。就目前时代的发展速度,似乎没有任何一个技能可以用一辈子(餐饮、制衣、住店也许可以)。编程、软件操作似乎都没戏,销售、市场、营销也时时刻刻在变。但是与人共处的能力确实总要有。所以团队合作,情商管理,独立学习,自我管控这些能力是通用的。

大学毕业以前,大多数人是没有思考过人际关系这个问题的。但是进入社会后,你的坏脾气和臭毛病,可能是你人生最大的坑,真正让你错失机遇的一定是你的性格。这些应该从实习时就开始学习处理。

在没有薪资的情况下,仍然能快速上岗,能和团队打成一片,更容易获得上级的认可。即便是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瞎子,但不会所有老板都是瞎子。当你觉得没有内容可以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离开,正式投入社会工作了!


07


最后我们来聊聊实习时,究竟应该怎样和老板要钱。

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和老板谈钱?

两种情况:

一、你已经胜任了岗位需求。

二、你已经拥有了独立赚钱的能力。

先来说说胜任了岗位的需求。

你已经完全能独立承接那个岗位的工作了;

你已经独立工作一段时间了,你觉得已经帮助老板赚回他当时为了培训你所付出的成本了;

你已经咨询了行业内你这个岗位的平均价格了,而且,你已经找到一家愿意付你预期薪水的公司了;

这时,你可以带着你进步的证明、你现在的成绩和你预期的薪资待遇,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去要钱了!


而如果你还没有胜任现在的岗位,但是已经有了独立赚钱的能力时:

比如你的电商已经上正轨,能够靠着在淘宝卖货,赚的盆满钵满了;

比如你已经在豆瓣、简书积攒了大量读者,靠着卖书写稿赚到第一桶金了;

比如你靠着旅游、摄影、美食、唱歌等等成为自由职业者,完全不需要给别人打工了;

比如你继承了大笔遗产或者融到了各种投资,开始创业当老板了;

那就赶紧去提辞职,把岗位空出来,给那些需要实习的同学们吧!


PS:我不是在体老板说话。我不是老板,也没开公司。我认为我没办法给信任我的人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员工的心态和老板永远不一样。推荐大家看看【预读原文】里面链接的视频【联盟: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看看在互联网时代,老板和员工应该怎样相处。


再PS:今天的文章昨天就想写,一直拖到现在,非常消耗脑细胞,今天的技术类图文教程就不更新了。大家观看今天的文章吧。




这不是商业运营的公号,不奢望他快速增长,只需要自然流淌就好。看到了里面的内容,喜欢就关注一下,不喜欢直接忘却也无所谓。


有想法,就和我聊两句吧!





按住中间那个大胖脸就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你来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