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性分析

 月明心曦 2016-06-28
    【摘要】我国古代青铜器常饰有美丽的花纹,布置严谨,意境奇妙,是一种装饰艺术,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工艺美术的地位,也反映出人们当时的观念形态。本文从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性出发,对其装饰性典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青铜器;装饰性
  青铜时代是继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三个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阶段。中国青铜时代有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和设计品质,尤其是青铜器的纹饰,其精美程度、高超工艺和繁多的式样,令人叫绝。威严狰狞的人物、动物和几何纹样的组合,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义。青铜器装饰纹样形象生动、有力而威严,充满张力,体现出华夏泱泱大国的气度和风采,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1]。
  青铜器纹饰主要为青铜器表面的装饰纹样,具有很浓的装饰意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称
  在人类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称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构成形式被广泛应用。从史前艺术到今天的林林总总的艺术风格,对称结构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的知觉偏爱简单结构,我们在混乱的外部世界里往往易于看清的是有规则的形状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形状[2]。显然,对称是获得这种秩序美感一种直接、简洁的方法为人们所青睐。
  图1 饕餮纹
  图2 凤鸟纹
  商周青铜艺术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对称,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3]。有学者认为,以对称法则构成的兽面纹是带有明显崇拜意味的“中央法则”,具有永恒存在的庄严感。特别是最为著名的“饕餮纹”,其特征是一个正面的兽头,以鼻梁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展开双角、双眉和双目,鼻梁下是翻卷的鼻头和张开的巨口(如图1)。这种是单个图案的内在对称。另外,在装饰图案的排布方面也存现大量的对称结构,这些构成往往依据造型,从上、下、左、右分割成相应的装饰区域,这些装饰区域既是相对独立的纹饰单位,又是整个装饰图案的一部分,其分割的界限往往是器物上的扉棱,这种突起的棱脊成为纹饰构成的中心和分割线,兽面、夔龙、夔凤等装饰纹样对称地布置在左右(如图2)。这些对称结构给人以稳定、庄重、整齐、严谨的审美感觉。
  二、平衡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平衡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按照物理学中熵的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中(即不与外界发生交换的系统)其任何一种状态,都是其中运动能量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减少趋势所最终达到的状态。依次而论,整个宇宙都在向一种平衡状态发展,世间一切物理活动都可以看作是趋向平衡的运动[4]。同时,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
  图3 兽面纹
  图4 夔纹
  在青铜器纹饰中,平衡效应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前面所述的对称平衡,还存在相当数量非严格对称的动态平衡。如殷墟第四期出土的GM152:1爵腹部的兽面纹(如图3),其纹为内卷角,“臣”字目,躯体平伸,右尾上内卷,左尾上外卷[5],形成不对称的尾部装饰,但整个图形仍给人以平衡的视觉效果。另外还有在青铜纹饰应用中仅次于兽面纹的夔纹。《说文》有:“夔纹……如龙一足”,说明夔纹与龙纹相似,但只有一足,虽然夔纹形状多为头部较大,躯体较长,且有足有尾,但我们从这些纹饰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工匠艺人将这些因素完美的应用到非对称平衡体系中,极具张力,动感十足(如图4)。按照阿恩海姆视觉平衡的重力理论,如果我们认为夔纹是在一个矩形框内,在其中点位置犹如杠杆的支点,为视觉的平衡点,在人脑海中形成动态的平衡。
  三、简化
  简化不仅仅是简单,而是“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这个本质,就是其余一切事物都从属于它的那个本质”(库尔特.贝德特《论简化》)。格式塔心理学也认为大脑领域所存在的那种向最简单的结构发展的趋势。因此,简化是人们在设计造物中的一种重要的无意识思维惯性。
  在青铜器纹饰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趋势,兽面纹从早期的有首无身到对称而完整的形象的形成,进而到后来身躯的萎缩及头与身躯的分离,体现和说明了在某一观念确立之后,视觉形式会逐渐简化,而视觉形式本身的意义不变,即虽然兽面纹日益简化了,但作为观念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并没有减弱。另外,将纹饰图样简化成几何纹样也是青铜器纹饰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如简化的夔纹(如图5),身作两歧,手法简洁,极度几何形化。而图6的两头夔纹,两端的头部一上一下,身为对角线,简洁生动,具有高度的装饰性。
  图5
  图6
  四、重复
  重复是装饰艺术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形式。贡布里希认为,任何东西一旦变成重复图案中的一个成份,就会被“风格化”,
  即会得到几何意义上的简化[6]。
  图7
  青铜纹饰中,几何纹样的重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装饰手法,在几何纹样中,有呈螺旋状的圆形,习称云纹;有螺旋状呈方形,称为雷纹[7];还有那些像漩涡激起的叫做涡纹;像带般回环的叫做回纹,等等不一而足(如图7)。这些纹饰的重复大多非简单的复制,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每个几何纹样既可分成独立单元,结合起来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令人回味无穷,对中国后世装饰艺术影响巨大,如后来作为装饰图样广泛使用的回纹和万纹,很多与青铜纹饰的构成方法相同或相似。
  青铜器纹饰题材广泛,形式优美,装饰构成独特,且装饰手法多样,风格严谨统一,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是我国艺术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2~153
  [2] [英] E.H.贡布里希.秩序感.浙江:浙江影视出版社,1987,8~9
  [3] 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殷墟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7~38
  [5]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2~203
  [6] [英] E.H.贡布里希.秩序感.浙江:浙江影视出版社,1987,262~263
  [7]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103~104   【摘要】我国古代青铜器常饰有美丽的花纹,布置严谨,意境奇妙,是一种装饰艺术,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工艺美术的地位,也反映出人们当时的观念形态。本文从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性出发,对其装饰性典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青铜器;装饰性
  青铜时代是继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三个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阶段。中国青铜时代有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和设计品质,尤其是青铜器的纹饰,其精美程度、高超工艺和繁多的式样,令人叫绝。威严狰狞的人物、动物和几何纹样的组合,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义。青铜器装饰纹样形象生动、有力而威严,充满张力,体现出华夏泱泱大国的气度和风采,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1]。
  青铜器纹饰主要为青铜器表面的装饰纹样,具有很浓的装饰意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称
  在人类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称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构成形式被广泛应用。从史前艺术到今天的林林总总的艺术风格,对称结构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的知觉偏爱简单结构,我们在混乱的外部世界里往往易于看清的是有规则的形状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形状[2]。显然,对称是获得这种秩序美感一种直接、简洁的方法为人们所青睐。
  图1 饕餮纹
  图2 凤鸟纹
  商周青铜艺术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对称,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3]。有学者认为,以对称法则构成的兽面纹是带有明显崇拜意味的“中央法则”,具有永恒存在的庄严感。特别是最为著名的“饕餮纹”,其特征是一个正面的兽头,以鼻梁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展开双角、双眉和双目,鼻梁下是翻卷的鼻头和张开的巨口(如图1)。这种是单个图案的内在对称。另外,在装饰图案的排布方面也存现大量的对称结构,这些构成往往依据造型,从上、下、左、右分割成相应的装饰区域,这些装饰区域既是相对独立的纹饰单位,又是整个装饰图案的一部分,其分割的界限往往是器物上的扉棱,这种突起的棱脊成为纹饰构成的中心和分割线,兽面、夔龙、夔凤等装饰纹样对称地布置在左右(如图2)。这些对称结构给人以稳定、庄重、整齐、严谨的审美感觉。
  二、平衡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平衡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按照物理学中熵的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中(即不与外界发生交换的系统)其任何一种状态,都是其中运动能量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减少趋势所最终达到的状态。依次而论,整个宇宙都在向一种平衡状态发展,世间一切物理活动都可以看作是趋向平衡的运动[4]。同时,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
  图3 兽面纹
  图4 夔纹
  在青铜器纹饰中,平衡效应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前面所述的对称平衡,还存在相当数量非严格对称的动态平衡。如殷墟第四期出土的GM152:1爵腹部的兽面纹(如图3),其纹为内卷角,“臣”字目,躯体平伸,右尾上内卷,左尾上外卷[5],形成不对称的尾部装饰,但整个图形仍给人以平衡的视觉效果。另外还有在青铜纹饰应用中仅次于兽面纹的夔纹。《说文》有:“夔纹……如龙一足”,说明夔纹与龙纹相似,但只有一足,虽然夔纹形状多为头部较大,躯体较长,且有足有尾,但我们从这些纹饰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工匠艺人将这些因素完美的应用到非对称平衡体系中,极具张力,动感十足(如图4)。按照阿恩海姆视觉平衡的重力理论,如果我们认为夔纹是在一个矩形框内,在其中点位置犹如杠杆的支点,为视觉的平衡点,在人脑海中形成动态的平衡。
  三、简化
  简化不仅仅是简单,而是“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这个本质,就是其余一切事物都从属于它的那个本质”(库尔特.贝德特《论简化》)。格式塔心理学也认为大脑领域所存在的那种向最简单的结构发展的趋势。因此,简化是人们在设计造物中的一种重要的无意识思维惯性。
  在青铜器纹饰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趋势,兽面纹从早期的有首无身到对称而完整的形象的形成,进而到后来身躯的萎缩及头与身躯的分离,体现和说明了在某一观念确立之后,视觉形式会逐渐简化,而视觉形式本身的意义不变,即虽然兽面纹日益简化了,但作为观念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并没有减弱。另外,将纹饰图样简化成几何纹样也是青铜器纹饰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如简化的夔纹(如图5),身作两歧,手法简洁,极度几何形化。而图6的两头夔纹,两端的头部一上一下,身为对角线,简洁生动,具有高度的装饰性。
  图5
  图6
  四、重复
  重复是装饰艺术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形式。贡布里希认为,任何东西一旦变成重复图案中的一个成份,就会被“风格化”,
  即会得到几何意义上的简化[6]。
  图7
  青铜纹饰中,几何纹样的重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装饰手法,在几何纹样中,有呈螺旋状的圆形,习称云纹;有螺旋状呈方形,称为雷纹[7];还有那些像漩涡激起的叫做涡纹;像带般回环的叫做回纹,等等不一而足(如图7)。这些纹饰的重复大多非简单的复制,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每个几何纹样既可分成独立单元,结合起来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令人回味无穷,对中国后世装饰艺术影响巨大,如后来作为装饰图样广泛使用的回纹和万纹,很多与青铜纹饰的构成方法相同或相似。
  青铜器纹饰题材广泛,形式优美,装饰构成独特,且装饰手法多样,风格严谨统一,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是我国艺术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2~153
  [2] [英] E.H.贡布里希.秩序感.浙江:浙江影视出版社,1987,8~9
  [3] 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殷墟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7~38
  [5]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2~203
  [6] [英] E.H.贡布里希.秩序感.浙江:浙江影视出版社,1987,262~263
  [7]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103~1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