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 |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幸福海宇 2016-06-28

小雅·常棣

序:《常棣》,燕(宴)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一章)

注释

常棣(dì)
木名。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棣也,子如樱桃”一说即郁李。
鄂不
花萼和花托。鄂,通“ 萼 ”。不,同“ 柎 ”。郑玄 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
韡韡(wěi)
光明华美貌。毛 传:“韡韡,光明也。” 郑玄 笺:“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
毛诗正义
常棣之木,华鄂鄂然外发之时,岂不韡韡而光明乎?以众华俱发,实韡韡而光明,以兴兄弟众多而相和睦,岂不强盛而有光晖乎?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晖也。兄弟和睦,则强盛如是,然则凡今时天下之人,欲致此韡韡之盛,莫如兄弟之相亲。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二章)

注释

死丧
死亡。

畏也。
孔怀
原谓甚相思念。郑玄 笺:“维兄弟之亲,甚相思念。” 后用为兄弟的代称。
原隰(xí)
广平与低湿之地。
(póu)
聚也。
毛诗正义
言兄弟人恩至厚,有死丧可畏怖之事,维兄弟之亲甚相思念,馀人则不能也。兄弟相念如是,则当求以相助,不得疏也。原与隰同聚矣,犹兄弟相求矣。原、隰以聚居之故,故能定高下之名,兄弟以相求之故,故能立荣显之誉,所以相半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三章)

注释

脊令(jí líng)
即鹡鸰。水鸟名。毛 传:“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 郑玄 笺:“雍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宋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在原
在于高原之上。后因以“在原”指兄弟。《北齐书·元坦传》:“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
急难
解救危难。唐 杜甫 《义鹘行》:“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 清 唐孙华 《恺功侍读用余赠忧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感君急难心,已矣勿长喟。”
每有
每,虽也。即“虽有”。

发语辞。
永叹
长久叹息。
毛诗正义
脊令者,水鸟,当居于水,今乃在于高原之上,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于急难之中,亦失其常处也。然脊令既失其常处,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此则天之性。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亦不能自舍,亦天之性。于此急难之时,虽有善同门来,兹对之唯长叹而已,不能相救。言朋友之情甚,而不如兄弟,是宜相亲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四章)

注释

(xì)
不和,争吵,相怨恨。

同侮。

众也,久也。
无戎
没有相助的人。毛 传:“戎,相也。” 郑玄 笺:“犹无相助己者。” 《诗经通论》:“「戎」,兵也。言有外侮,朋虽众也,无以兵相助矣。”
毛诗正义
兄弟之亲,不能相远。言兄弟或有自不相得,可阋很于墙内,若有他人来侵侮之,则同心合意,外御他人之侵侮。于此他人侵侮之时,虽有善同门来见之,虽久也,终无相助之事,唯兄弟相助耳。言兄弟之恩过于朋友也。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五章)

注释

丧乱
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
友生
朋友。唐 李华 《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毛诗正义
室家安宁,身无急难,则当与朋友交,切磋琢磨学问,修饰以立身成名。兄弟之多则尚恩,其聚集则熙熙然,不能相励以道。朋友之交则以义,其聚集切切节节然,相劝竞以道德,相勉励以立身,使其日有所得,故兄弟不如友生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六章)

注释

(bīn)
陈列也。
(biān)
豆,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本义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笾,古代用竹编成的食器,形状如豆。古代祭祀燕享时,笾盛桃梅,豆盛肉酱。
(yù)
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郑笺云: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于堂,则有饫礼(站立行礼)焉。
和乐
和睦安乐。

孺,本义指小孩子。此以喻亲睦意。言兄弟欢洽,如小儿慕父母也。
毛诗正义
上章已来,说兄弟宜相亲,故此章言王者亲宗族也。王有大疑非常之事,与宗族私议而图之,其时则陈列尔王之笾豆,为饮酒之饫礼,以聚兄弟宗族为好焉。为此饫及燕礼之时,兄弟既已具集矣,九族会聚,和而甚忻乐,且复骨肉相亲属也。言由王亲宗族,故宗族亦自相亲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七章)

注释

(xī)
合也。

又作“耽”,《韩诗》云:“乐之甚也。”

宜尔家室,乐尔妻孥。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八章)

按:常棣八章,章四句。

注释


深思也。

图谋也。
(dǎn)
信也,诚也。
毛诗正义
王亲宗族而与之燕,族人化王,莫不和睦,则宗族同心,人无侵侮,然后宜汝之室家,保乐汝之妻子矣。若族人不和,忿阋自起,外见侵侮,内不相救,则不能保其大小,家室危焉。汝于是深思之,于是善谋之,信其然者否乎?既宗族须和若是,不可不亲焉,王所以燕之也。

汇评

毛诗正义
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故经云:“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则远及九族宗亲,非独燕同怀兄弟也。序又说所以作此燕兄弟之诗者,周公闵伤管叔、蔡叔失兄弟相承顺之道,不能和睦,以乱王室,至于被诛,使己兄弟之恩疏,恐天下见在上既然皆疏兄弟,故作此《常棣》之诗,言兄弟不可不亲,以敦天下之俗焉。此序序其由管、蔡而作诗,意直言兄弟至亲,须加燕饫,以示王者之法,不论管、蔡之事。以管、蔡已缺,不须论之,且所以为隐也。此经八章,上四章言兄弟光显,意难相须;五章言安宁之日,始求朋友,以明兄弟之重。至此上论兄弟由亲,所以燕之。六章始说燕饫,即充此云燕兄弟也。燕、饫礼异,饫以非常事,燕主欢心,故言燕以兼饫。卒章言室家相宜,由于燕好,取其首尾相成也。
诗经通论
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按国语谓周公之诗。左传曰「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又曰「犹惧有所侮」。虽无明文,亦是周公作也。首章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五章之前皆反覆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也。三章、四章言「每有良朋」亦不如兄弟;五章言丧乱既平而安宁矣,乃虽有兄弟反不如友生,何哉?盖此时兄弟已亡,所与周旋者唯友生而已,故为深痛。皆反覆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上「莫如」,此「不如」,正相应。旧解谓安宁之后,乃有视兄弟不如友生者;泛骂世情,殊无谓。观「丧乱既平」之语,酷似周公当日情事,故主为公作。[六、七、八章]又追思兄弟之宜和乐也。上以「良朋」陪说,此又以「妻子」陪说。然有不同:「良朋」陪说,屈之也;「妻子」陪说,以见一家内外之和乐也。
诗经原始
良朋妻孥,未尝无助于己,然终不若兄弟之情亲而相爱也。盖良朋妻孥皆以人合,而兄弟则以天合。以天合者,虽离而实合;以人合者,虽亲而实疏。故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岂不益信然哉?周公深有悔于管、蔡之祸,恐兄弟情由此疏,故不厌委曲详尽,极言异形同气之恩以申告之,使其反复穷究而念其信然,不得以管、蔡故遂自损其天伦之乐,其用心亦可谓苦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