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重建的最终目的是对于因ACL损伤而造成功能性不稳定的患者,恢复其膝关节正常的运动学状态。ACL损伤后出现过早骨关节炎的原因是膝关节运动学状态异常,而ACL重建以后依然过早出现骨关节炎,除了ACL损伤时即可造成的软骨和半月板损伤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膝关节运动学状态没有恢复正常。因此,人们期望通过ACL的解剖重建来降低远期骨关节炎的发生率。 10年或20年前,经典的ACL重建是将单束移植物放置到一个等长的位置,以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但是随访研究发现,ACL等长重建后,虽然能取得较好的前后向稳定性,旋转稳定性依然较差。因此,近年多数学者认为应当放弃等长重建,追求解剖重建。因为ACL为非等长结构,从理论上只有解剖重建才能恢复其功能,让韧带在适当的角度承受适当的、可能较大的张力,而不是在所有角度承受相同的应力,或者不承受力。 |
|
来自: lygs999 > 《关节镜(运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