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红豆居士 2016-06-28

点击订阅七七艺术,了解更多精彩动态!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潘天寿《鹰》

文人自古爱竹,苏东坡曾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湖石双鸟图》

陈建双亦是爱竹之人,自年少时便与竹林为伴,悉心琢磨、反复练习,十年来将心血全部灌注到竹器之上,终于创出全新的刻竹之法。他手下的竹刻作品如水墨画一般,层层晕染,浓淡分明,别有一番韵味。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陈建双的作品重在抒情达意,“惟其写意,斯称大雅”。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以刀代笔,在竹上“挥毫泼墨”以求达到水墨竹刻,写意竹刻的境界。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竹不是宣纸,无法产生处水而晕染,因浓淡而变化的效果。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刀不是毫笔,笔有勾、皴、擦、点、染、积墨、设色等不同技法,又可八面用锋;刀,是不屈坚韧之器,运行折转更加困难,要想自如流畅,就像挥舞铁锤清歌妙舞,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能做到写意竹刻、水墨竹刻的竹刻艺人,寥寥无几。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

过去,人们用的是毛笔,书写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会沾到字迹。于是,聪明的明代文人们发明了臂搁。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据闻,古代科举考试时,为防舞弊,都是由相关人员誊写考生试卷,十几份试卷抄写下来手臂累得不行,而有了臂搁的帮助就轻松多了。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另外,文人墨客们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挥毫泼墨时,将臂搁枕于臂下,一来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二来由于竹子性凉,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时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搁叫“竹夫人”。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当然,长短与镇纸相近的臂搁,也可充当镇纸,压在上面,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墨分五色,竹亦能之。传统的国画以水调墨,以笔驱墨,以纸御墨,将墨色区分层次和浓淡。

而陈建双以刀为笔,以竹为纸,以神御刀,利用竹天然的色泽纹理变化,将水墨画的层次、浓淡晕染表现在竹上,完美的在竹上诠释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神韵。

竹上水墨——领略陈建双的竹上水墨风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