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麻蛋,这一题比“我和你妈掉下水救谁”还难回答!

 天空勇者 2016-06-28


美剧或者电影的题材里,常会涉及到反恐情节——


《24小时》里面的鲍小强,开枪杀恐怖分子绝不手软,好几次不由分说,直接枪口对着对方,轰地一声,恐怖分子挂了。




但如果参与行动的人员不止一人,而是军方联合体,且已知了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处,武器都一应俱全,要直接解决恐怖分子,看起来会容易得多了吧? 


这个情况,就出现在最近这部反恐电影《天空之眼》中。




在豆瓣上,本片评分8.1,是近期口碑最好的电影之一。



演员阵容也都是高手。


老戏骨女王海伦米勒:

 

还有《绝命毒师》中的小粉:




更是斯内普教授的遗作。




其实剧情只讲了一个任务:


英美军方联手,要在肯尼亚灭掉一名通缉犯名单上的恐怖分子。




看起来很简单?


再看下军方的硬件设备有哪些——


人员:英国情报组织,美军无人机小组,肯尼亚当地地接情报组 ,以及随时待命的武装部队。



设备:各种网络通讯设备一应俱全,且以英国情报局为核心,可以实现跨国几方人员的无缝链接沟通 。


武器:携带了两枚导弹的无人机。 



情报工具:不仅有空中无人机对恐怖分子进行监视(也就是本片主题:天空之眼),还有其它机动的监控设备。


比如这款遥控飞鸟监视器: 


甚至还有更小的遥控飞行式甲壳虫监视器 :


技术:在监控器准确无误地拍到恐怖分子的脸的同时,还能在后台进行人脸识别,以进一步确认对象,保证万无一失。 


更有甚者,可对导弹的每个发射点进行损失计算,比如A点造成的损失概率为95%B点则为45% 


这样的技术,人员配备,且已经确认了恐怖分子的情况下,要灭了恐怖分子,看起来更简单了吧?


但事实是,这个想法图样图森破……

 



电影并没有出现和目标恐怖分子直接对干的场景。


观众看到的恐怖分子,也是从军方的监控设备视角来看的。


基本上,恐怖分子在片中出现的情况都是远景且颜色黑白。 



即使是动作场面,也很少。


因为,本片的故事主要是以群戏对话和事件气氛来制造烘托的。


而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


在这个任务中,到底要不要发射导弹射杀恐怖分子。


之所以有这个讨论,是因为——


在决定射杀恐怖分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变量:一个无辜的小女孩。 



小女孩刚好出现在恐怖分子藏身的屋子之外。


一无所知的她,只是为了生计,在那里卖自家的烤饼。


导弹发射可以消灭恐怖分子,但会出现一个连带的道德问题:无辜的小女孩很可能被炸死。 



看到这里,我想到很久以前听过的一个案例——


在美国,看到有人落水,救还是不救?


有一个答案是,除非救人者有潜水之类的执照,否则就打电话叫警察来救。


理由是:如果不是专业人员,那么救人失败,救人者有可能会死,这样可能造成救人者和落水者两个家庭的悲剧;如果不救,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 




在《天空之眼》中,对于这件事则进行了很深入的探讨。


在确定了目标人物后,先是军方之间需要经由层层的通报授权。


而这个过程中,恰恰出现了我们常见的:大家都不愿意担责任,互相踢皮球 



电影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出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毕竟是跨国合作,且恐怖分子当中还有持美国护照的人员,这一层层审批,不仅涉及到本国之内的授权流程,还涉及到英美两国之间的外交问题。 



同时,还会有社会舆论:英美联军发出一颗导弹,炸了友国的一栋建筑,连带可能杀害无辜的友国老百姓。


这重重压力下,就把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所牵涉到的需沟通的部门和人员多了起来。


包括司法部,外交部,甚至英国首相等。 




虽然有强硬的主攻派,但涉及到这么复杂的问题,不同立场的人员有各自的说法,而上层却是一个推一个,谁都不敢担责任。


时间就这么耗着,而恐怖分子却是……


可能随时离开。


怎么办?到底炸不炸? 



与此同时,主攻派也在做着多方努力,试图让上面批准导弹发射计划。


比如:找地勤人员在不告知小女孩事情真相的情况下,让她尽快回家。 



内部则做损失评估,选择导弹爆炸点,试图把计算出来的损失数据降低,从而让上级批准行动。


尽管,谁都知道,数据就只是数据而已,中了就是100%,不中就是0%。 




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其实是一部精彩的惊悚片。


因为对小女孩来说,这只是她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一天——


走出家门,帮家人卖完饼,带着钱回家交给爸妈,维持生活。 


但她却不知道,对她来说这样普通的一天,不远处却有一群跨国军方人员在进行一场赌博。


这场赌博的赌注,就是她的性命。


事实上,出生在那种地方的无辜百姓,生来就带着这种随时沦为牺牲品的宿命。 



与此同时,这个事情又产生了一个悖论,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中讨论的那样——


8个换一个到底值不值得?


不发射导弹,可能小女孩活下来了,但是恐怖分子活着可能会害更多的人;


发射导弹,可能灭了恐怖分子,但或许就搭上了小女孩。 



前者只是可能发生,但后果却很严重。


后者却基本是必然发生,届时舆论的指责,社会各界的争议,却又容易将事情往坏的方向导引。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如片中所说:网络舆论现在足以引起一场革命。


矛盾重重,很难解。

 



就像之前还有一个经典迷局——


一群小朋友在铁轨上玩,一条铁轨还在使用,另一条已经停用。


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他人全都在使用中的铁轨玩。


此时火车开过来,而你正站在铁轨旁。


你已经无法让火车停下来,只可以扳动道岔让火车开入废弃的铁轨。


那么……到底是牺牲一个小朋友,还是眼睁睁看着更多的小朋友直面火车?


……


这题太特么难了!!!



答案在有着不同价值观,不同道德观的人心中自然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信念,但没有人能判定璀错。




如果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来源 | 公众号:库布里克的小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