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东有个人人尚武的古村曾走出一位将军,而现在村民们却拿起了画笔……

 植夫香草 2016-06-28


《屏南漈下:山乡古村叩响艺术之门》




  漈下是福建屏南县城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顺着村头桥下缓缓的溪水放眼望去,漈下不大的村落就这样在绿油油的山谷田野间点缀开来,而这条不大的溪流,将漈下村落分割两边,不远处的廊桥,成了两岸的交通。绿绿的青草直接从桥的缝隙里生长出来,而桥和溪堤连接的地方,也是不拘一格地长满各种小草,但绝不荒芜。廊桥的右侧栽着依依柳树,不远数十步,竟有水车坊,溪水潺潺流过,水车依然汩汩转动,仿佛岁月的年轮,在人们的遗忘中默默转动……




  继续往村子里走,还会看到一处更大的廊桥,和许许多多小独木桥。和漈下古村一样,没有知道这些侨何时建造,因为它们都太不起眼了,但是它就这样默默存在着。如今,漈下大小木桥上依旧行走着往来的村民,那个稍大的廊桥干脆就是一个小卖部,悠闲的老者坐在廊桥里看着过往的行人和游客,神情悠然自若……



  

  漈下古村给我印象极深刻的是那条蜿蜒曲折的溪边走廊,从水磨坊的小门入口进去,一条木结构撑起的长廊沿着漈下溪的右岸一直向村子的里面延伸,走廊外侧一根根的木柱子似乎看不到其终点,有木护栏将这些木头柱子连接起来,又有拼接在木护栏上的长椅一路排开,游人可以随时坐下歇息。长廊的屋檐下挂着一只只红灯笼,我想若是到了晚上,当这些红色灯笼开始照亮漈下之夜的时候,沿溪排布的这条灯火红线在水的倒映中又会呈现出怎样美丽的景象。




  在这条长廊里沿溪踱步,时常瞧见和善的漈下人,眼神的交接中我看到一种审美的默契,一种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由数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和毛笔水墨浸染出来的审美默契,是一种不需要西方式精确语言去概括的写意美。



  

  在漈下溪边长廊的尽头,我看见漈下古村落里那些夯土的老墙、长着青苔的黑瓦片,以及溪堤上的青草和那些许多的小木桥,它们的排列开始呈现出有节奏的韵律美。在那条依旧延伸的溪边小路上,慢悠悠地信步着悠然自得的村民、抱小孩的老奶奶、以及无事可做的狗。在一处桥边石头上,有两个妇人正在捣衣,阵阵传来的捣衣声在安静的村子里回响,像是这个村子的脉搏,正在有节奏地鼓动着生命的气息。


(中国网、宁德电视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