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学期第一堂课《技术与设计1》

 lztiandi 2016-06-29

新学期第一堂课《技术与设计1

 

 

一、             巧妙设问-----激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我首先提问:“大家时是不是都想进入从中并争取进入重点班,目的是什么?”

学生们一致回答:“考一所好的大学。”

问:“然后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找一份好工作、”“当公务员、”“娶个好老婆。”

我说:“这一切是否可概括为成家立业?”

答:“对。”

问:“但同学们,难道说考进了大学就一定能保证你成家立业吗?我认为还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

同学们想了想回答:“要学本事、”“要学一门专业。”

我说:“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有一技之长,就是要掌握一门技能。所为技能,就是运用技术的能力,要有一技之长首先要学好一门技术。”

通过上面的问答,很自然地引出了技术的概念,即“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让同学们明白技术在他们一生发展过程中将起的作用。

二、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该课程内容、性质的了解

我接着问大家:“当我们一说到技术的时候,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答:“航天技术”、“克隆技术”、“信息技术”。

我说:“你们所说的都是专业技术,是多学科的综合技术,至少要大学以上的学历才能进行相关研究。我们现在开设的是什么课?”

“通用技术。”

“所谓‘通用’是指不分专业、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小到煮面条、钉纽扣,大到家庭装修、汽车维护保养都必不可少,它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介绍了该门课程所包括的另外7个模块,即《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通过以上简介,让同学们从名称上就开始对这门课程产生跃跃欲试的求知欲。

三、             把握内在关系-----讲解通用技术这门课与同学们现在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我将整个知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讲解了他们的定义、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问大家“通用技术这门课在这一体系中应处于哪个位置?”大家答到:“应在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之间。”“同学们说得对

。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引导同学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渐加以运用的意识和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家要明白知识学来是为了用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接着例举了大量的实例讲解了知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知识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将其物化、具有实用价值,反过来技术是对知识的运用,两者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

四、             联系生活-----体会该课程的特殊价值

我用自己70年代读高中时开设大量的实践课对我个人后来继续学习以及工作能力培养所起作用的亲身经历以及当前我国教育只重视基础不重视实践带来的后果,讲了为什么现在要开设技术课程。其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工厂常见的零件——法兰盘,问同学们如果联接孔加工后如何确定出该零件是否合格。同学们想了好一会都不得要领,后来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一下明白了用初中已学过的三角涵数就轻易解决了。让大家明白了目前我们的教育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严重程度,真正领会到融入技术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生产、了解职业、了解社会,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态度和用所学技术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对未来社会的主动适应性。

五、             登高远望--- -激励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登高远望,最后提练指出该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课,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是一门特别注重创新的课。向同学们指出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同学们的技术素养、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讲述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介绍了学习的内容以及将采用的多种学习的方法,如思考、讨论、辨论、网络收集资料、小论文、小制作等,让同学们脑手结合,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性和探究欲望;严谨、守信、负责、进取的必备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劳动的艰苦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敬业意识、创业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的现代青年。

总之,设计好第一堂课,尤其是《技术与设计》这门全新课程的第一堂课的设计,不仅是教学科学的要求也是一个教学艺术。本人就第一堂所作的“巧妙设问、层层深入、把握内在关系、联系生活、登高远望”五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开好头,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意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在以后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http://www./student/lengnian/archives/2007/9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