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差怎么办?

 长沙7喜 2016-06-29

很多家长都担心独生子女太“独”了,将来与同龄人的相处不好;也有的家长会担心,家里虽有两三个孩子,但他们之间好像总是在争吵,会不会影响他们在学校里与同学的交往呢?

这些担心是有理由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过度解读孩子在与同龄人(常常是同学)的交往中的一些表现,不要急着贴标签。

很多家长的脑海中有一幅美图:孩子们友好和善快乐地一起学习和玩耍,你谦我让、互相帮助、及时道歉处理纠纷等等,又懂事又活泼,其乐融融。可惜,坚硬的现实是:年龄3岁以下的孩子只是凑在一起玩儿,他们会互相观察互相模仿,也会抢玩具、推搡对方等等。有时候可能会给别的孩子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但大多是听大人的话或者好奇而做出的,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分享”、“友谊”等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交往行为。

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如果表现得不如父母想象的那么友好、主动,甚至反而推人、抢玩具、胆小退缩,家长不要先急着下结论说孩子与同龄人相处不好,也不要急着催促孩子要分享、要交朋友等等。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差怎么办?

青春期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会有很多与同龄人(常常是同学)的区分与认同,一会儿什么都要跟朋友的一模一样,一会儿又要凸显自我、特立独行。这种变化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的同学交往不好。

至于孩子们平时的恩怨情仇和打打闹闹,家长要首先去分析、鉴别一下,是已经反映出了孩子在同龄交往中的一些固定的模式,还是不固定的、随机的行为,是孩子在尝试不同的方法。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化的、与同学交往的不好模式,才需要家长去关注,调查原因并考虑如何调整。

一般说来,以下两类固定的行为模式必须引起关注。

第一类是攻击型的态度和行为,包括争强好胜、总要压着别人;总爱指责别人、挑别人的缺点;与学习好的或者班干部玩、嫌弃学习不好的、比较势力;搞小团伙孤立别人等等。第二类是畏缩型的态度和行为,包括自卑退缩;讨好他人;胆小恐惧;孤僻等等。

多数情况下,在孩子7岁左右,也就是一年级下、二年级时,就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同龄交往模式了,家长也许不容易知道,细心一些的班主任差不多都能观察出来,形成印象。我们先来看第一类攻击型的态度和行为。

在小学低年级时,一些争强好胜的孩子以及爱指责、攻击别人的孩子,反而容易显得交往好,显得外向、有领导力,因为他们能吸引或者唬住一些孩子追随他们或者讨好他们,有时甚至会得到老师的喜欢和重用。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成绩好或者活泼外向能管住其他孩子而受到老师的喜欢和重用,从而逐渐变得争强好胜、爱欺压别人,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差怎么办?

一般在三年级以下,家长和老师不容易发现这些行为的不好处,大部分同学会因为这样的孩子强势、学习好、受老师喜欢或重用而附和说他们好。但是,从四年级、孩子十岁左右开始,被攻击、被贬斥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辨别能力和反抗能力了,会渐渐地不喜欢这类孩子,减少与他们的往来。我有不少案例都是曾经的小班干部,到小学高年级后发现自己没有威信了,选三好学生得票不多了,在班里人缘不好了,感到非常郁闷。可是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原因所在,会认为是同学嫉妒或者老师不给力。这些孩子的家长有时候能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有时候不容易察觉,孩子很少会主动跟家长说这种“坏”事。即便家长发现了,也容易相信孩子的话,没有想到是孩子的攻击型态度和行为的问题,反而认为是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错,结果没能及时指导和扭转孩子的行为模式,很多孩子继续其争强好胜-欺压贬低别人的模式,直至中学或后来遭受更大的挫折。

势力的孩子和搞小团伙的孩子更不容易被家长察觉,因为表面看起来他们是有朋友的,而且同龄交往主要发生在学校。有的班主任能够发现孩子的这类行为,但是要么没时间处理,要么不认为有必要处理,要么处理不当,例如批评孩子。有的老师会告诉家长孩子的这类表现,有的家长会重视,有的家长会认为老师有偏见、针对自己的孩子。

势力的和搞小团伙的孩子表面看来显得有很好的同学往来,但是他们的朋友往往不是因友谊而结交。虽然他们会对想巴结的同学或者团伙内部的同学非常好,同时他们也会对另一部分同学表现漠视、蔑视甚至强势欺负。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差怎么办?

同样,在大约四年级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会看清他们,不愿跟他们深交。我就曾经听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给我描述过他们班的势利眼:“从一年级起,谁是中队长或者大队委,她就给谁带零食,一下课就搂着人家的脖子,搀着中队长下楼。我们老师说大队委和中队长要轮换,一换人,人家不是大队委了,她就理都不理人家了。现在我们班同学已经都看透她了,没人愿意跟她玩儿了。”

有的人会说,小学生不至于吧?大多数小学生不至于,但总有10-20%的孩子在小学时就表现出了上述一些攻击型的同龄交往模式,甚至不用专业人士,稍微心细一些的家长、老师都能发现。

最有感触的是孩子们,他们虽然未必能说清楚这类孩子的表现是什么,但他们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他们,并在小学高年级能够自主决定是否继续跟他们玩。因此,家长可以从老师、孩子同学的反馈中或者从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或孩子的叙述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果是小学阶段,家长要及时引导、干预,有批评,但更多的是指导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与人交往方式。

如果是中学阶段,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中学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反思,家长尽量不要采取批评教育的姿态,否则容易引起孩子反弹,甚至恼羞成怒。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供孩子参考,摆明愿意帮助孩子的态度,但不强制孩子来求助或者认错。

可惜的是,大多数攻击型同龄交往模式的孩子,常常有一位甚至两位强势攻击型的家长。孩子的人际交往行为常常是模仿得来的。家长如果不希望孩子形成这种模式,或者发现了这种模式希望孩子调整,那么家长首先要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调整,改掉自己的攻击型态度和行为。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差怎么办?

与第一类行为不同,第二类畏缩型的行为是很多孩子一开始都有的行为和态度,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胆小、自卑、困惑从而导致畏缩的态度行为,对老师和强势的同学讨好。大多数孩子在熟悉了环境和同学后,能变得自信自如,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表现的自卑胆小孤僻,那就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了。

讨好他人的行为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表面上看来孩子和大家玩的不错,经常请客、给同学带礼物、带吃的玩的、参加同学的活动等等,但孩子的内心并不高兴放松,是患得患失的,生怕别人不喜欢他不理他,因此也会表现出焦虑,并不真的开心。细心的家长是能够察觉到的。

第二类表现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困惑,不知道如何处理同学间的交往,尤其是遇到交往中的问题的时候;有的是胆小恐惧;有的是因成绩、衣着、口音、家庭收入与地位等被嘲笑而自卑;等等各有原因。

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能够有办法去应对挑战。另外,不必非得要求孩子变得外向活泼、朋友一大堆、受大家欢迎。有的孩子愿意自己独处或者只与几个孩子玩得好,慢慢地孩子自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朋友。

这里要提醒家长,有两种特殊情况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同龄交往上的障碍或者问题。一类是智力有缺陷或者自闭谱系的孩子,以及比较严重的多动症的孩子。他们会由于生理原因,跟不上别的孩子玩耍的节奏,或者不能理解交往中的情感互动,其他孩子渐渐地就和他们玩不到一起了,这种情况不怨孩子不会交往,家长应该为孩子选择更适合的环境和同伴。

另一类是智商特别高的孩子。他们会比其他孩子看得远、想得多,也很有可能跟其他孩子不合拍,玩不到一起去。这种情况下也不要责备孩子不会交朋友、人缘不好,更不要催促孩子必须广交朋友。他们的朋友也许是爱因斯坦,也许是康德。

重要的是养成孩子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不在一起玩不意味着就要互相歧视、仇恨,人缘好朋友多也不代表就人品好、是人人必须达到的道德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