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校”现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我的书摘0898 2016-06-29

中国大部分家庭对于入学择校一直情有独钟。每年到了四五月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家里有孩子将入读中小学的家长们便纷纷出动,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所谓的“名校”。

择校现象根源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中国当前几乎任何一个城市,“名校”都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便是经济学的核心所在。经济学范式往往倾向于用价格机制来引导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即由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均衡来决定出清价格。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因其稀缺性,必然会在市场供求机制作用下,对应较高的市场出清价格。一向重视教育、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式家长,自然希望将孩子送进教学质量高的“名校”。如果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并允许学生或家庭有选择权和知情权,那么,“名校”和普通学校所面对的社会需求必然是不同的。但在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模式下,中小学校均不得收取学费。于是,被竞相追逐的重点中小学便开始向一部分学生家长收取择校费——这笔择校费实际上就是供需均衡下的“名校溢价”。从这个角度来说,“名校”针对有意愿就读的学生家长收取高额择校费似乎也无可厚非。

不过,教育资源是由社会公共部门提供的准公共品,其配置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来决定——市场机制能够解决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但很难兼顾到社会公平。因此,近些年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出于教育公平等考量,禁止重点中小学收取择校费,并采取“划定学区、就近入学”方式,试图限制择校行为。而很大一部分“择校”心切的孩子家长,便开始抢购“名校”所在学区的房产,并导致了学区房价格节节攀升、居高不下。于是,教育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最终通过房地产市场来折射和体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溢价便从“名校”转移到房地产商(或者学区房业主)手中。如此看来,一些大中城市出现学区天价房现象就不足为奇。像北京市五道口因周边林立着中关村小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名校而成为房价“宇宙中心”,也是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的。

毫无疑义,政府主管部门促进教育公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学区划片政策的一个后果便是:高收入群体能够通过购买高价房而确保孩子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低收入群体只能望“房”兴叹。这实际上是变相地剥夺了低收入家庭中的优秀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均等机会。显然,学区划片政策治标不治本。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又发文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校划片”政策。该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家长们的购房择校冲动,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择校问题根源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解决该问题应从供需两方面入手。在需求层面,应当理解学生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心态,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下,可以给予各学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毕竟,优秀生源是保障“名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当允许各学校通过选拔程序遴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因材施教。同时,逐渐弱化划片学区的准入门槛,允许学区内租房家庭中的优秀子女也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在供给层面,要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各级财政对中小学教育投入,尽量向基础设施较弱的学校倾斜,有步骤、分阶段逐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可以考虑落实多校联动机制,建立区域性公立学校联盟,联盟学校内的教师实行流动执教、多校轮岗。总之,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初衷并不是要把“名校”变成普通学校,而是要缩小普通学校与名校的差距,让“名校”多起来。因此,凡是有利于培育更多“名校”的政策举措,都不妨可以探索实施——任何制度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施政者要多一些实地调查,多一些理性思考,也多一些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