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之人活百岁甚至千岁,秘密就在这里!

 老神老神 2016-06-29

上古之人活百岁甚至千岁,秘密就在这里!

神州日知 乐儿

上古之人活百岁甚至千岁,秘密就在这里!

道家养生暗合当今科学

《黄帝内经-素问》说:“上古之人春秋百岁,而动作不衰”。更有真人、至人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有圣人、贤人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回顾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深厚历史的道家一直十分推崇通过养生之道来延年益寿,只是许多人也对这种修身术嗤之以鼻,认为没有科学根据证明这样做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科学家通过最先进最现代的医学实验,证明这种与道家提倡的养生疗法非常类似的生活方法,包括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保持平和的心境,是能够令到体内的细胞衰退速度减慢,甚至停止。

古人养生秘诀源自这里

上古之人活百岁甚至千岁,秘密就在这里!

而作为道家最早经典《黄帝内经》里则有养生三宝 ,大意是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上古的人为什么能活100岁而不见衰老?”

岐伯说:“那是因为他们有养生三宝:“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

《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篇”的第一段谈到了长寿的秘诀。

黄帝问道:“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种启发式的提问其实已经预示着“长寿或早衰的原因正是出于人自身呀!”

岐伯回答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首先,这里有个概念——“天年”,一般是指120岁,这是寿限。怎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呢?“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起居所以养其形,不妄作劳所以养其神,只有这样才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岐伯同时举出反例:“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以形与神相较,养神则是核心。岐伯认为上古之人“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合于道”,达到“德全不危”的境界。

具体而言,要恬憺虚无、精神内守,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高下不相慕”,保持一颗朴素的心;这样,对于外界的各种诱惑、干扰,就能“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当然,经文中也提到对疾病以预防为上,即要做到对四时不正之气有所防范,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以此而观天命,论养生之道,则思过半矣。至于长寿是否可以依赖服药而为之,自不待言。

若议《神农本草经》有以食药而轻身不老者,当以此通论观之。所谓“形壮神旺者寿,体瘦神全者亦寿,而形存神亡者夭”。又所谓“仁者得其寿”。

饮食有节

上古之人活百岁甚至千岁,秘密就在这里!

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一是饮食要适量。

这是说人们吃东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处,饥饱适中。

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度,超过了脾胃的正常运化食物量,就会产生许多疾病。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博物志》说:“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

《东谷赘言》中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对人的具体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过饱不利于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损于健康。有些人片面认为吃得越少越好,结果强迫自己挨饿,由于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反而虚弱不堪。

正确的方法是“量腹节所受”,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这无饥无饱,就是进食适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

起居有常

上古之人活百岁甚至千岁,秘密就在这里!

从古代养生学家就认为,人们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起居有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这说明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

神气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概括。人们若能起居有常,合理作息,就能保养神气,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面色红润光泽,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反之,若起居无常,不能合乎自然规律和人体常度来安排作息,天长日久则神气衰败,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生命力衰退,面色不华,目光呆滞无神。

不妄做劳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不妄作劳……”。“不妄劳作”应以“形劳而不倦”为标准,要求人们要有劳有逸,过度劳作,有损健康;过度安逸,同样也违背养生之道。

古人认为,劳动、运动时身体可以动摇血气、滑利关节,对健康长寿有益,但是运动太过或不及都会伤身,而且影响健康长寿。

关注日知录(微信号:dirizi001), 读典,品典,用典;新解世间事, 知人,敬人,做人。 重逢神奇,再见惊艳,快乐天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