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感悟(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超凡子 2016-06-29

中庸感悟(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011-10-20 18:49:50)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如果说大学是价值观,那么中庸就是方法论。中庸是论述智慧根本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这种智慧的源泉与中国文化的源泉一致,都是来自天,及自然规律。人是天地所化育,生活在天地之间,所以符合天地自然规律的人的行为规范才是最智慧的。这是中庸所有观点的本源。我们用这样的思路去理解中庸,一切就显得符合逻辑,是自然而然的结论。

中庸开篇,讲了三个概念:性、道、教。天命之,谓性。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就是本性。赋予人的即是人性,赋予物的,即是物性。性,即本质。正是因为人也好物也罢,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他们的本性就是自然所赋予的。道就是遵循天赋本性的一切原则、方法。因为只有按照本性的规律去行事,方能达成合理的效果。虽然说性是天地赋予,但是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完全明了天赋本性的内涵,所以遵循天赋本性的道也常常有所偏差,于是就需要修正,修道的过程就是教化。按照这一逻辑,教化的内容和方法就应该根据性的本源——自然规律来实施。中庸以此为开篇一箭双雕:既表明了它所要阐述的观点的来源、依据,也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学习中庸的原因。

遵循自然规律的道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我们的每一个举手投足、行言处事,都会有相应的道,即便我们做出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但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那个做法依然存在,这就是所谓的道是一刻也不会离开我们的道理。如果可以离开,那它就不是道了。

既然道是须臾不可离的,那么按照道的方式去行事,就是持续不断的了。但是有的时候遵道而行比较容易,有的时候却比较难。什么时候比较难呢?就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要自己告诫自己:在其他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就要特别行事谨慎,时刻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情。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做呢?因为没有什么比隐更容易显现了,没有什么比细节更容易彰显了。越是隐藏的事物就约容易被发现,越是细微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夸大。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规律。所以有品格的人一定是在独处的时候更加谨慎。“慎独”也就是成为很多儒家人物的座右铭、堂中条。

接下来中庸又提出了两个概念:中、和。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当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发出来的时候,这种状态就是中。中是一种静止的、本初的、绝对的状态,在运动发展的世界中,中这种状态只是一种理论状态,就好比哲学上的静的概念。当喜怒哀乐发出来的时候,人能够保持合适的状态。中节的中是符合的意思,节是指有度、有控制、有节奏规律。这里的节奏规律就是指该喜怒哀乐的时候就喜怒哀乐,但不会喜怒哀乐过头、喜怒哀乐到失控。用数学的思维解释:把所有的发至中节的喜怒哀乐加在一起,就是零,就是中。这种中节的状态就是和。“和”是动态的,现实的,就相当于哲学意义上的动。所以有句话讲和而不同,因为有不同,所以才要和。如果没有不同,那就是中。如果有不同而不能和,那就会失去平衡、失去控制,导致矛盾恶化,这就是不和。人追求和的状态,和以中的状态为标准。推而广之,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源本初本质,和是天下万事万物所追求的最为通达的大道。

当事物达到中和的程度时,天地就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自会正常地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下,万物就得到了化育,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天地大自然都是如此,天地大自然所化育的人伦世界的一切物、事演化都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