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丝笼归根结底是笼子,有问题吗?

 昵称22998329 2016-06-29
虽然有人善辩,能够证明白马不是马,你信吗?
可惜的是,在太多的时候有太多的人彻底忘记了金丝笼子归根结底是笼子。
笼子有什么好处?
金丝笼子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金丝笼子更加难以摆脱?
有什么办法可避免自投罗网?
金丝笼子到底是不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合适比喻?
……
金丝笼归根结底是笼子,有问题吗?1980年第五期《中国青年》
各种问题,博主的说辞只是千千万万答案中的一种,不说也不难猜到。
突然想到30年前关于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讨论,从自己当下的认识来看,其实核心在于越看越窄,不在越走越窄。想不开、看不开在不同年代、群体、领域、学派各有种种不同的讲法,有不同说法。很多经历过上世纪70、80年代的人一定记得历史上的二次大讨论,一是真理检验标准的讨论,一是《中国青年》组织(导演)的关于人生观的讨论。1980年5月,《中国青年》一封署名潘晓、题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信,竟然引发6万多封封来信,紧接着掀起了一场人生观讨论的大潮。然而,这封轰动全国的潘晓来信,却不是一封真正的读者来信。文章原型是北京经济学院的大学生潘祎和北京市羊毛衫五厂的女工黄晓菊,署名在二人姓名中各取一字,合为「潘晓」。 《中国青年》当时编辑马丽珍、马笑冬捕捉到青年中普遍存在的苦闷心态,定下「人生观讨论」这个选题,并在青年中展开思想调查。编辑发现,潘祎和黄晓菊对于人生的悲观和困惑颇具代表性,于是向二人约稿,并把他们的稿件修改拼合成了《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一文。30多年过去,今天的青年无疑会觉得那是个“二“的时代,那个时代的青年实在是图样图森破多。许多迷雾已经散去或是揭开,但是这次讨论的历史意义将永载史册,有人称之为思想解放历史上的绝唱之一。
回顾那段历史重温熟悉的语句,澎拜依旧。国家发展了,事件的当事人历经坎坷,今天的青年会在完全不一样的问题上郁闷、焦虑,纠结。一个族群无从脱离物种的演化,个体则是以某种方式(快放?重放?)回放族群的历史。
新世界,新时代,祝愿大家眼睛越看越宽,路越走越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