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是哲学和科学的核心

 赵东华 2016-06-30
         什么是理性,就是人类精神中成为最大公正性和客观性的那种趋势。人类在理性的方面基本是一致的,理性也给与人类认识的殊途同归的理由。那么理性就是人类精神中最为宝贵的东西。人类的一切思想行为的前提就是------理性理性是哲学的核心和前提,哲学始终把理性作为一切结论的前提。比如“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如果没有理性的前提,那么就不能成立。
        哲学是建立理性的最佳的学说,哲学自身也受到理性的束缚----自己规定自己。理性规定认识对象,理性自我规定。这样理性就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尺度。这个尺度表现为公正性和客观性。从此建立道德和法律,以实现理性并以理性的形式修正道德和法律。
          如果没有理性,那么文化中的思想和思维的对象还处于一般性的感觉的混乱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并不能给与人们以理性,而仅仅是习得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又是非理性的。自从尼采之后,非理性作为哲学的新的潮流之后,人们的思想行为的碎片化,系统性被打破,实用主义抬头,这样人们就只讲效果,不讲形式了。
          哲学如果没有理性,就会变成各种各样 的方法论。方法论实际是对实用主义的解释。那么人们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就会受到冲击。道德和信仰的危及就出现了。一切混乱和贪婪的根子是理性的丧失,而非仅仅是违背道德和法律。因为理性是道德和法律的基础,道德和法律无非使人更好滴自觉服从于道德和法律,这样自然消除了自身的邪恶。
          理性是人性的自觉意识,理性的意识就使客观公正滴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成为自觉的行为,理性也会产生适当的自知。而人们只知道追求自知,却不知道先建立理性。儒家的许多东西实际变成方法论,却未能建立理性。仅仅发现各种方法,而非建立理性,这就会形成经验主义。这种经验还必须进入理性才能成为普遍性的东西。
        所以,第一和终极性的是理性,过程也是理性。丧失理性,就危及到道德和法律,信仰危机就随机出现。所以,哲学视域下的一切是理性的,并以理性的形式先规定一切在理性的范畴中合理性地存在。科学视域下仅仅是方法论,自然科学也不能丢失科学的理性。在哲学和科学欠发达的文化中,人们沉沦在感觉的自我经验之中。
         理性之中的自知和自觉。只有理性中才能有自知,知道自己 是谁,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只有理性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处置。所以,理性包含了自我认识的自知,就包含了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知行合一。而在传统的知行合一中,没有理性的条件,知行合一怎么是可能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讲良知良能,认为这是知行合一的条件和基础。但是良知良能是不是理性?良知良能是不是能够促使人的自知和自觉的认识和行为?这里可能还是差强人意的。因为良知良能是一种被赋予特殊功能的东西,是不是普遍的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其次良知良能促使的是明哲保身,是乱邦不居这样的认识,这也是良知良能吗?这里的责任担当是什么?所以,只有理性才能是自知和自觉的基础。
        人类的能力就是自知和自觉,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如果仅仅是认识外在的世界,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样世界还是一片漆黑的。只有在理性的自知之中,才能认识世界是什么?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而这种能力就接近信仰和信念。只有在信念的促使下,人才能具有自知和自觉。
        儒家没有把人的自知和自觉作为理性的表现,仁义礼智信的基础是理性,在理性的基础下,人才能具有自觉的仁义礼智信,而儒家把修身看成是一种必修课,岂不知人只有在理性吃成长中才能自觉修身。在修齐治平中,没有人的自知和自觉的运动,只有一种机械的设置,这种与人本身的理性的成熟无关。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类,是一种被动型的现象,这里的人的自知和自觉并看不到。所以也见不到理性的显现。在儒家的君子人格中,君子应该是自知和自觉的人,小人是毫无自知和自觉的人,这样的认识是对的。可是儒家强制性地主观地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这其中的理由是什么?还是看不到理性----自知和自觉。
           我思故我在中,我作为主体性,我思是一种自知的能力,我在是我思的结果,这样才能实现自我在认识下的-----自知,由自知产生自觉的行为。这就是理性的过程。而儒家始终把某种规定作为框子,人在没有自知和自觉性中被动地钻入其中,这就是对人本身的理性的扭曲。在没有把理性作为人的存在的最合理的理由和道德法律的基础时,人的存在就是被动的奴性的。这就是儒教之下的人的普遍奴性的原因。儒家也没有启示人具有理性,理性具有自知和自觉的能力,这样三从四德,君君臣臣这样的条条框框就丢弃了人的自觉性而变为对人性的束缚形成了奴性。
           专制思想中没有也不需要自知,只需要接受宿命,这样就是形成了奴性,家长制也是形成奴性 的原因。理性是自觉的自我的自知,这里自我作为本体是在理性启示下达到自知的,在自知中形成自觉的,在自觉中形成自我行为的。这样人才能具有自我的主体性,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具有自我与环境的相对的关系。这样人才能是有理性的人,有理性的人就是自知和自觉的人。中国古文化最大的弊端是丢失人的自知和自觉的理性,而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这样人的理性变成了奴性。奴性理性失败之后的被迫的选择。而理性是对奴性的消除。
          在道德和法律的强制性之中,如果没有人的理性,那么再强大的道德和法律的压力也无济于事。而在儒家所谓的羞耻心之下,人才能具有理性。儒家没有在这里提出理性,而是以丢人和羞耻心作为内在的消解抵制人的邪恶。这里如果人的羞耻心丧失之后怎么办?人还不是照样在做邪恶的事情?所以这里关键不是羞耻心,而是理性----自知和自觉的本能。儒家没有认识到人是具有理性的人,一切人的行为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这就是儒家只能借助政治势力而加以强制。学而时习之,不是出于理性的自觉,而恶被动的,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
          至今人类的最伟大的认识和发现就是----自我的本身的理性。而且人类的文明就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丧失理性,文明也随之成为灾难。理性是对文明的修正和方向性的把握。没有理性的文明最终会沉沦。人类最伟大的认识就是发现自身存在的理性---虽然这种理性不完全具足和完善,但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开理性而建立任何道德和法律。哲学就是对理性的启示,就是我思故我在,发现人是具有自知和自觉性的动物,是一种在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时还积极生活的动物。人认识到必死并积极地活着。这就是理性。这也是自知,积极的活着,也就是自觉。
         最普遍的是“良心说”,良心说始终是不稳定的,不可靠的,因为良心只有在自知中才能产生,没有理性如何产生良心?没有理性如何产生自觉的行为?所以良心说还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才能产生良心,只有理性才能产生自知,只有理性才能变成自觉。如果人没有理性就没有良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