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反二黄与唢呐二黃的杞忧

 雲泉 2016-06-30

朱瘦竹

朱瘦竹(1897-1972) ,江西金溪人。曾向小报《新游戏报》投稿评戏,不久被《新游戏报》聘为记者。20世纪20年代随着上海戏曲期刊、小报纷然迭出,开始自己办报,主编《三四剧艺日刊》(原名《三四剧务日刊》,自第2期改为本名),又创办专业戏曲报纸《罗宾汉》,历时23年,是解放前上海开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戏报。曾主编《雅歌》和《戏的常识》三日刊报纸。1949年10月,把多年散见于各小报的文章,结集为《修竹庐剧话》,由上海江南印刷所印刷出版。1960年加入上海江南评弹团成为一名专业评弹演员,直至退休。

反二黄,远没有从前风行,像谭富英这么好的一条嗓子,只漏一出《乌盆计》,《李陵碑》《牧羊卷》难得过问,《换金斗》简直不动。嗓子不及谭富英的连《乌盆计》都束之高阁,正式成了缺一门。以致回忆刘鸿升的《苏武牧羊》、汪笑侬的《哭祖庙》《劈三关》、高庆奎的《哭秦庭》,他们唱新戏,就肯那么卖力,加入若干大段反二黄,现在的唱工老生就这么怕累,连反二黄的老戏也挂单,这是艺坛上一个大退化。请唱工老生别管人家唱不唱,你们自管自,立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充量唱反二黄戏,庶免反二黄惨遭陆沉之祸,祖师爷保佑你们嗓子声闻于天。

对于反二黄与唢呐二黃的杞忧

谭富英早年之便装照

刘派《苏武牧羊》,早已绝响。汪派《哭祖庙》,传人有高百岁,《劈三关》,传人有杜姚玉兰太太,希望广泛流传。高派《哭秦庭》,传人有儿子高盛麟、女婿李盛藻、弟子白家麟,再有遥从的徐鸿培,正在昌明时代。端的幸亏有他们几位点缀风光,否则反二黄早就举一不反,阿要难为情。

对于反二黄与唢呐二黃的杞忧

高庆奎之《哭秦庭》

最近有一点,足抱杞忧。就是《龙虎斗》《罗成叫关》,本来都该唱唢呐二黄的,现在一律上胡琴,眼看唢呐二黄又要成为广陵散。换一句换说,皮黄唱工又要少掉一种唱法。再换一句话说,皮黄艺人又要少掉一种艺术,怎的不要气煞程大老板长庚,急煞徐大老板小香。谨求一般老生小生,怕唱唢呐二黄,干脆就别唱《龙虎斗》《罗成叫关》,又怕唱,又要唱,出之以避重就轻的姿态,这是成心卖糠货骗人,糟蹋艺术,莫此为甚,罪过罪过。唱唢呐二黄的戏很多:《御林郡》《采石矶》《罗成托兆》,神怪戏《大罗天》的《玉皇大帝》等,不一而足(连《请宋灵》的赵匡胤魂子也唱唢呐二黄),如果都被活剥生吞,上胡琴,倒也好,戏从此比较容易唱得多。

对于反二黄与唢呐二黃的杞忧

叶少兰之《罗成叫关》

《妻党同恶报》,也名《瑞莲庵》,后者倒是真名,是将广东戏翻版的。翻版者是新舞台小子和,在修书时,唱唢呐二黄,声调铿锵暸亮,悲惋凄凉,好听极了。现在该剧已经悖时,不再有人问津,偶尔有个把旦角出卖旧货,那段唱工上胡琴,也成了糠货,使古董客人疾耳痛心。

按:旦角有很多的戏唱唢呐二黄,例子是《泗州城》的观音,不过老生用大唢呐,旦角用小唢呐。唢呐就是喇叭,小唢呐好像也叫海笛。

(《修竹庐剧话》)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