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球囊扩张后冠脉穿孔,怎么办?

 DaweiOlisa 2016-06-30

本例推荐:冠状动脉穿孔是冠脉介入治疗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低(0.1%~2.7%),但可导致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及时发现、恰当处理是降低冠状动脉穿孔死亡率的关键。


病史

56岁男性,以“突发心前区疼痛5小时”入院。


现病史

患者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呈持续性压榨性疼痛,面积手掌大小,无明显放射痛,休息后、含服“硝酸甘油”后无缓解,伴大汗,伴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无心悸、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就诊于我院急诊胸痛诊室,行心电图检查示V1~V3导联ST段轻度抬高,遂以“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特殊用药史。


个人史及家族史

吸烟史(40年、20支/日)、大量饮酒史(40年、50g/日)。否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2℃,血压198/104 mmHg,呼吸22次/分,脉搏96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6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正常,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

TnI 0.28 ng/ml、肌红蛋白365 ng/ml 、CK-MB 33 ng/ml。


辅助检查

心电图

示V1~V3导联ST段轻度抬高(图1)。



图1


诊断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Killip分级)I级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诊疗经过

该患者诊断明确,入院后胸痛诊室直接启动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检查见前降支(LAD)近段严重狭窄,远段完全闭塞;回旋支(LCX)远段严重狭窄;右冠大致正常。考虑LAD为罪犯血管,给予介入治疗(图2)(图3)(图4)。



图2



图3



图4


BMW导丝顺利送达LAD远段,沿导丝依次送2枚2.5 mm×15 mm、2.5 mm×20 mm 球囊至LAD病变处,以12~14 atm扩张LAD近段及远段狭窄处(图5)(图6)。扩张后LAD远段出现造影剂外渗,渗漏至心包,提示冠状动脉穿孔(图7)(图8)。



图5



图6



图7



图8



根据导致穿孔器械的不同、穿孔分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可分为以下处理方法。① 如穿孔仅为导丝所致,则可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一般可自行闭合;② 如为球囊或支架所致Ⅲ型穿孔,且穿孔漏至心包,穿孔分流量较大,出现心包填塞症状,则应尽快完成心包穿刺引流,同时给予球囊封堵穿孔近段,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如ACT明显延长,则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 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③ 如穿孔形成心外膜下血肿,压迫破裂局部的冠脉形成急性缺血,则需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立即将1枚2.5 mm×20 mm 球囊送至LAD远段渗漏处,以6 atm持续扩张2小时(因穿孔较大,压迫时间较长),查术中超声心动图示少量心包积液(图9)(图10)。缓慢释放球囊压力后,再次冠脉造影未见造影剂外渗(图11)。结束手术。



图9



图10



图11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包仍有少量积液。建议患者择期再次介入治疗,患者及家属未同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常规双抗、降脂、稳斑治疗,1个月随访无心前区疼痛,心脏超声无心包积液。


讨论

冠状动脉穿孔(coronary artery perforation,CAP)是冠脉介入治疗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低(0.1%~2.7%),但可导致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目前CAP多按照Ellis分型分为三型:① Ⅰ型,对比剂呈“龛影” 突出于血管腔外,但无渗漏;② Ⅱ型,对比剂漏至心包或心肌,但无喷射状漏出;③ Ⅲ型,对比剂通过直径>1 mm的破口,呈喷射状外渗。CAP后,根据穿孔后渗漏方向,分为三类:大部分患者造影剂排入心包腔,此类患者70%左右会出现心包填塞;部分患者冠状动脉与右或左心腔形成瘘,可见造影剂从损伤血管瘘入心腔,并迅速从心腔排空;少部分患者形成心外膜下血肿,局限于破裂的冠状动脉周围,可以压迫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本例患者为Ⅲ型CAP,漏入心包腔,因及时球囊扩张封堵,未出现心包填塞。


CAP的发生与病变本身、手术器械选择不当及操作技术有关。① 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钙化病变、成角病变、迂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等;② 手术器械选择不当包括选择球囊或支架过大;③ 操作技术因素有使用特殊器械(如斑块旋磨、切割球囊)、使用亲水涂层导丝或强硬度导丝、球囊、支架扩张或释放压力过高、术者经验不足等。本例穿孔出现可能与LAD远段预扩球囊选择偏大、预扩压力偏高有关。


CAP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观察(仅适用于单纯导丝引起,生命体征平稳)、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球囊低压扩张封堵(成功率50%~70%)、覆膜支架覆盖穿孔病变(成功率80%~100%)、心包穿刺引流及外科急诊CABG术。本例患者发现较及时,球囊封堵有效,成功完成穿孔封堵。


CAP是PCI少见的并发症,及时发现、恰当处理是降低CAP死亡率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