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开埠绘画:西画东渐的前哨站

 红豆居士 2016-06-30

【编者按】1842年8月29日,清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上海被辟为五个新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次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奠定了上海作为西画东渐前哨站的地位。图为 《贵妇人像》佚名 19世纪 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藏。

油画的东渐之于上海,除了缘于明清之际传教士的文化渗透所致影响之外,又于清康熙年以降,受到南方沿海商埠贸易绘画的波及,而呈渐起西画东渐的又一繁盛局面。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形成了上海1843年开埠通商的历史格局。图为《黄浦江外滩风光》 周呱 约19世纪60年代 52×101.6cm 布面油彩 美国安东尼·哈迪藏。

在1845年至1849年间,英、美、法三国相继在上海县城北门外,黄浦江以西划定租界。开埠十年间,沿外滩黄浦江而设的建筑群,南起洋泾浜口,北至吴淞江口,成为上海开埠的重要窗口和文化标志。如同历史中的“华贸时期”,随着海禁的解除,香港、广州、澳门等地通商口岸相继出现,广州的十三行、澳门的南湾和香港的维多利亚港,这些沿江或沿海而设通商洋行的地形和景观,便构成具有代表性的视觉中心。出于对这些东方口岸投资环境的介绍和兴趣,以及洋商生活的记录和纪念,历史贸易绘画(习称“外销画”)由此应运而生。图为《清国南蛮渡来图屏风》佚名 清 113×229.7cm 纸本设色 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外销画”主要的描绘对象和表现题材,多为商馆活动中心的沿江或沿海风景、重要的出口贸易商品(如茶叶、瓷器和纺织品等)的生产过程、本土的风土人情和官吏生活等。由于早期“银版照相”的摄影技术尚未在中国兴起,因此这批美术品即取代了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而具有了相对逼真的视觉传达效果,产生了文献性、广告性和观赏性等多重的特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于19世纪上半叶曾侨居澳门,并活动于其他口岸商埠,间接地将兴于16世纪的“地志绘画”和17世纪的英国风景画派的画法和样式,带入本土并影响着其他侨民及其弟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关乔昌、关联昌等粤籍画工。图为 《姑苏万年桥图》苏州版画 1740年 66.6×53.8cm 纸本设色 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随着晚清商埠中心从南方向上海的转移,洋行的贸易开始在上海租界渐趋兴盛,随之而来的贸易文化也影响上海。杭州人葛元煦旅居沪上,于1887年曾著《沪游杂记》一书,记载了粤籍画工在沪的影响:“粤人效西洋画法,以五彩油画山水人物或中截小影。而长六七寸,神采俨然,且可经久,惜少书卷气耳。”粤籍画工在沪上现多已佚名,迄今可资查证记载甚少。图为 《男人肖像》佚名 19世纪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据史记载,名为“周呱”的画工为其中代表(“呱”之称谓为粤人习惯,意为画官之意)。1855年至1880年,周呱曾在上海开设画店,鬻画为生。据香港艺术馆1987年出版的《十八、十九世纪沿海商埠风光》记载,周呱“擅长绘画肖像、房屋、小画像及商埠风光。作品多贴上附有以墨水写上名字的标签,他曾在一幅上海风景画上署名,作风与新呱相若。周呱的作品,以描绘细致见胜”。图为 《清装老妇像》佚名 清末民初 绢本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开埠绘画在文化形态上主要是租界文化环境下西方绘画的技术移植,反映了其舶来型向新生型的转化,其一方面是以外籍画家和侨民为作者主流,并非以“外销画”作为唯一的作画动因和渠道,因而混杂有职业爱好的印记;另一方面是以本土画工为作者主流,间接地利用西画的写真之术,实施着以自身的传统修养和审美意识对之的变格,以顺应开埠通商的商业宣传需要。图为 《仕女肖像》佚名 19世纪末 布面油彩 中国美术馆藏。

从美术史的意义言,开埠绘画赋予西画东渐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表现,即古典的西方绘画技术,客观通过近代殖民文化在上海的典型渗透和培植,出现异于宗教艺术形式之外的另一种世俗艺术的形式,使得舶来的异域视觉文化,在上海本埠获得反映。总之,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贻误之后,开埠绘画初显其历史的面貌,留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值得研究的。图为《仕女肖像》佚名 清末民初 画布油彩 中国美术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