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沂:中华民族的历史经验和“世界精神”

 青莲花星 2016-07-01


当今世界的强势文明——西方文明,被汤因比轻描淡写地否定了。那么,在这位睿智的历史学家心目中有没有心仪的对象呢?当然有!汤因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论断:“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对此,他提出了八条理由。我们认为,其中前两条是最重要的:“东亚有很多历史遗产,这些都可以使其成为全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依我看,这些遗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华民族的经验。在过去二十一个世纪中,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地区性国家的榜样。第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养出来的世界精神。”



一、关于“中华民族的经验”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经验”呢?笔者的解读是古中国的天下一体化的政治格局。


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多民族的天下一体化的社会。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古代中国称作一个“国家”的话,那只能说它是一个“天下国家”“世界国家”,而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天下”的字面意思是“普天之下”,用以指全人类所生活的地方。受当时地理观念的限制,中国古人并不知道中国以外还有其他人类和文明的存在,所以“天下”与现在的全球相当,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事实上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全球化。


古代中国一体化的天下,实质上是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它大致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核心区,二是周边区。天下一体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其基本形式是核心区和周边区之间的政治文化互动。大致地说,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五帝时期至殷周之际为第一阶段,而“诸夏”和“四夷”分别代表当时一体化天下的核心区和周边区。早在尧舜的时候,天子就接受列国的定期朝贡,从而初步奠定了天下一体化格局的基础。后来,大禹治水又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第二阶段始自西周初年的分封制,而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引发了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极大加速了天下一体化的进程。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及新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标志着天下一体化进入第三阶段。统一帝国形成以后,中国文化继续向更遥远的地区传播,逐渐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的主流文化。至此,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基本完成。


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天下一体化虽然导致了地方性的衰减,但并没有完全泯灭各地区的文化个性和特质。直到今日,中国各地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二是,在天下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在保持其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这些地方文化也进入了公共领域。勿庸置疑,诸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原本为地区性的文化现象,早已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并共同汇成中国文化的巨流。它们分别在社会伦理、人生、文学艺术和政治等领域各显其能,相映成趣。三是,在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各种文化不仅相互渗透,而且能够和谐相处,甚至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不仅相安无事,而且能够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儒、释、道是中国主要的信仰载体,就其相处之道而言,在历史上,它们之间虽然也曾经为了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而展开竞争,但总起来说,这种竞争是和平的、理性的,并没有因此而爆发宗教性质的战争。就其思想理论而言,它们之间是相互吸收、相互学习的。



二、关于“中华民族的世界精神”




汤因比为什么会说“中华民族逐步培养出来的世界精神”呢?笔者认为,主要指儒家的天下主义,这其实是引导古代中国走向天下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天下主义是一种与天下一体化现象相应的意识形态。笼统地说,一切对天下一体化持积极态度的主张、观点,都可归为天下主义。由《尚书》《周易》《诗经》等早期经典看,天下主义从一开始就居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后来,尽管中国学术思想流派繁衍错综,但大抵持天下主义立场,其中又以儒家的天下主义最为全面而系统。其基本要点,大致如下:


就其哲学基础而言,是天人合一,万物同源。天人合一的观念意味着人与万物是同源的,应该亲和相处。到了北宋,张载则明确地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后来王阳明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就其社会理想而言,是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就其实现途径而言,是王道。虽然华夏文化远远高出周围的蛮夷戎狄,但儒家并不主张以武力去征服这些野蛮民族,而是坚持用文化和恩德去感召他们。如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则明确提出了王霸之辨,主张用实施“仁政”的“王道”去统一天下,反对专恃武力争夺利益的“霸道”。


就其文化多元原则而言,是和而不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儒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当然也适用于其对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态度,这意味着承认文化多元,对不同文明兼容并包。如《中庸》提出:“素夷狄,行乎夷狄。”明清之际大儒王夫之甚至提出“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他充分肯定文化多元性,尊重民族自主权,认为各民族之间应该各自保存其习俗、文化和制度,各安其居,彼此尊重,互不干涉,和平共处。


总而言之,儒家天下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天下,而不是民族、国家,其基本特征是和平、和谐,反对通过武力实现天下一体化。


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和儒家的世界主义之间是互动的。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导致了儒家天下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儒家的天下主义又反过来深刻影响和促进了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的基调和进程。(本文节选自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郭沂参加“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华文明对世界新秩序与新轴心期文明的可能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