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迎光临洪宇在线

 只求一静 2016-07-02

核心提示

“应该是那种被冷落、被欺负的孩子吧。”这是记者在询问了多个学生后,得到的最多的答案,其他还包括一些“父母不在一起”、“家里需要帮助”、“成绩差,老师不喜欢”,这些是学生们认为需要到心理辅导室接受帮助的孩子。

心理辅导室里的老师能不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呢?“阳光小屋”是这些“弱势”孩子的“避难所”,还是能够真正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走进阳光里。

记者调查

让被冷落的孩子有个去处

记者来到了建立有心理辅导室的天长小学,在孩子们当中做了一番调查,这里刚刚完成了一次“阳光少年”的评选,那些被选出来的热情开朗、懂得如何调节自己心理和精神面貌的“阳光少年”当中,就有一些是曾经在“阳光小屋”里接受过辅导的同学。

“说说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同学应该要去心理辅导室,就是你们经常说的那个‘阳光小屋’和那里的老师谈一谈?”几个五年纪的孩子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眼珠子转了一下,立刻就有了答案。

“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女孩子,很嗲很嗲的,做什么事都一副娇小姐的模样,‘这个我不行的,那个我不能干的’。然后老是在炫耀自己家里的事情,大家都很讨厌她。”一个小女生向记者列数了她同学的几个行为,显然她觉得这种性格很不受欢迎的同学,平时的行为和态度应该要被纠正一下。否则“我们大家都不会和她做朋友。”

另外一个胖胖的男同学也想到了一个答案:“我的一个同学已经去那个心理辅导室和老师见过了,就是那个‘阳光小屋’,他那段时间老是被人家欺负。班里有两个力气很大的同学会打他,然后他又不敢到老师那里去说,怕人家说他就会打‘小报告’,我们也不敢去叫那两个同学不要打了。后来是有一个同学写了一封信给‘小叮当’信箱,这个信箱是和‘阳光小屋’连在一起的,这样这个经常被欺负的同学就被老师叫到心理辅导室里去了。”

看来许多同学对于心理辅导室的概念非常具体,而且他们似乎很清楚什么样处境的学生需要相关的心理辅导。“应该是那种被冷落的孩子吧。”这是记者在询问了多个学生后,得到的最多的答案。

心理辅导室里的老师能不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呢?“阳光小屋”是这些“弱势”孩子的“避难所”,还是能够真正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走进阳光里。

现场目击

小屋倾谈可以找回阳光

刚才提到的那个胖胖的男生告诉记者,由于好奇,他也和同学一块去心理辅导室里看过,同学和老师聊,他在一边听:“其实就是说说自己现在的困难,什么事情都可以说,还是很自由的。”

自由轻松,是同学们对于“阳光小屋”的印象。中午12点,在教学楼三楼一间不大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阳光小屋”。

小屋里面的椅子都放上了大大的卡通绒线抱枕,四周也都挂有绿色的植物,卡通画和花花绿绿的照片。在屋里,心理辅导老师正在和一个同学讲话,而在门外,两个女同学悄悄探出两个小脑袋,不肯进来。

心理辅导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正式也很重要的事情,她们觉得,在心理辅导室里和老师的谈话应该是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在老师的再三邀请下,她们进门在角落边坐下,静静等待。

辅导老师正在和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子聊天,说是聊天,其实多数时候是老师在说话,而那个男同学一直不怎么说话,甚至连表情都不太多,最多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自己的看法。老师与其说是在教育学生,还不如说是在拉家常:“你们班的班主任如何啊?”“最近班里面有一些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

等那个男同学走了以后,老师告诉记者,这个男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所以在班级里没什么朋友,他原来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和同学产生矛盾,所以,当班主任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就建议他到心理辅导室来了。

“也许不是他们班的老师的缘故,所以我讲的一些话,他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比较容易听进去。”不过,辅导老师也只是先找他聊一聊:“我会给他一些建议,让他试着改变一下自己,或者改变一下对别人的看法。但是,我还要再找他聊几次才能够达到效果。”

那两个女同学原来是“阳光小屋”的常客,坐下来以后,很快就和老师聊开了。她们中间的一个原来会很缺乏自信,担心“参加歌唱比赛没有合适的衣服”,“军训活动太辛苦”,“考试表现不佳,妈妈会生气”,来到“阳光小屋”后,和老师一说,心里舒服很多,许多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后来还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老师观点

用一个曲折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记者翻了翻“阳光小屋”开放这一年内的谈话记录,几乎每天都有一两个同学到这里来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负责学校心理辅导问题的心理辅导站站长王小艳老师在拿出谈话记录的同时,也拿出了一叠花花绿绿的信纸。

“这些都是学生们给心理辅导站的信箱‘小叮当’寄的信,信里都是一些同学遇到问题,寻求帮助,许多同学在来小屋以前,都会写信,然后我们根据信的内容,或是回信解答,或是看严重程度邀请他来小屋。”来倾诉问题的以三、四年纪的同学为主,同学们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同学之间的相处、和家人的相处、和老师的相处问题上。“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是似乎他们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能力相对差一些。”尤其是同学之间的问题。

王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其实个性都会比较强,所以很容易会彼此产生一些冲突。在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中,除了的确是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之外,大多是学生在处世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有一些问题,所以针对这些同学本身做工作是很重要的。

让问题孩子成为“阳光少年”

同时,记者在这些来信和谈话记录的内容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同学困扰的问题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同学,在两三个记录中,就会有一个写着“我的同学×××,女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了……想想办法让她们和好吧。”“×××,大家都不理他,其实他是个好同学……帮帮他吧。”之类的。

王小艳老师也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说明有很多的同学在关注着周围同学的情况,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观察,能够了解到更多同学遇到的问题。因为有些学生之间的事情,班主任是了解不到的,而同学则是最清楚的。正是由于同学们对于这种方式的认同,让心理辅导室的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些遇到困难的孩子,多半会比较内向,可能要他们自己来小屋里寻求帮助,恐怕要到情况很严重的。所以心理辅导站的老师非常鼓励同学们时刻关注彼此的动态,反映各种问题。

所以通过同学老师的努力,很多以前在到“阳光小屋”来寻求帮助的孩子,成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阳光少年”,重新回到了同学们的圈子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