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心梗背后的“罪犯”血管到底是谁?

 yp23555 2016-07-02

特别声明

柴斯特

这是小编制作的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推理分析,原病例来源于轻盈医学论坛APP,病例图片由小编的好朋友---轻盈医学网友xinbo提供,在此表示感谢,小编对该病例进行了个人的推理分析,分享给大家,由于小编水平有限,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欢迎大家在文章最后留言小编会认真回复大家的每一份留言!我是小编柴斯特。




 推理分析

柴斯特

             “罪犯”血管到底是谁?


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律,下壁导联及广泛前壁导联的ST段均是弓背向上抬高的,并且伴病理性Q波形成,aVL导联ST段压低。

推理分析:我想大家对于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和下壁心梗应该没什么问题,楼主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分析引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是谁?那么这里我就个人观点分析一下罪犯血管,首先从下壁导联分析,可见III导联ST段抬高幅度>II导联ST段抬高幅度,此外aVL导联ST段压低,但从这个角度出发,推测其罪犯血管应该右冠状动脉,众所周知在下壁心肌梗死中,罪犯血管是右冠的概率达80%左右,是回旋支的达10-20%,极小的一部分是前将支血管问题(前降支比较长,绕过心尖部供应下壁)。那么引起这份心电图改变的罪犯血管到底是谁那?接着分析前壁导联,可见前壁导联广泛ST段抬高,其中ST段抬高幅度最大的是V2导联,接着从V3导联开始ST段抬高幅度依次递减,而V1导联的ST段抬高幅度貌似是最小的。如果单就前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判断上来讲的话,罪犯血管大部分是前将支,一小部分是右冠。但如果前壁同时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就单支病变来讲,那么罪犯血管可能是前降支,且狭窄部位一般在中远段,也有可能是右冠,且狭窄多在近中段,那么罪犯血管究竟是谁?那么如果假设是前降支病变,有没有证据支持它,再来看一下胸导联ST段抬高的特点,胸导联从V2导联到V6导联ST段抬高幅度依次递减,其中V2导联的ST段抬高幅度是最大的,比较符合前降支病变的特点,但由于I和aVL导联的ST段无抬高,并且aVR导联的ST段表现为压低,而不是抬高,因此提示应该不是前将支近端病变,而应该是前将支中远段病变。如果该前降支较长,绕过心尖供应下壁,那么前降支中远段严重狭窄或者闭塞就可以同时出现下壁心肌梗死。但是正如前面推测的那样,下壁导联中III导联ST段抬高幅度>II导联ST段抬高幅度,并且aVL导联ST段压低,却又支持是右冠病变。那么这又如何解释?到底是单支病变,还是双支病变合并存在?


右冠或者前降支单支病变引起的急性前壁伴下壁心肌梗死的机制探讨:

1、右冠状动脉具有较大的右室支,同时缺乏左室后支,由于较大的右室支向右室提供血液供应,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右室梗死,右室腔压力升高,右心扩张,使心脏发生顺钟向转位,右心室游离壁的大部分指向前方,从而导致在心前区导联产生损伤电流,表现为胸导联的ST段抬高。但是如果右冠状动脉不但发出右室支,同时发出左室后支,左室后壁及侧壁也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当右冠血管严重狭窄或者闭塞时,上述部位心肌也产生损伤电流,且电流方向相反,那么最后就可以导致胸前导联ST段的抬高被掩盖。

2、 单纯的前降支病变也可以出现下壁导联和前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这些患者的前降支特点是走行很长,绕过心尖部,向室间隔下部及部分下壁心肌提供血供。且闭塞部位多位于前降支中远段,第一间隔支和对角支以远。如果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或闭塞,由第一间隔支和对角支供血的室间隔上部和高侧壁心肌产生的损伤电流将与室间隔下部及部分下壁心肌产生的损伤电流相互抵消,在心电图上有可能仅表现为前壁导联ST段抬高,而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被掩盖。当狭窄或者闭塞部位在前降支中远段时,由于缺少反方向损伤电流的抵消作用,那么就会出现前壁导联ST段抬高的同时合并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


最后的答案是怎样的?往下看!

后记

尽管小编最后的推断结果与最后的冠脉造影结果

不完全吻合,但是小编希望大家能够从本期的病

推理分析中领略心电图推理分析的魅力!热爱

心电图!

这是小编在轻盈医学论坛的原始推理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