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今用】治痰方:二陈汤临床运用研究

 杏林独者 2016-07-02


经方古籍
讲述经典的故事......
二陈汤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以下简称《局方》),原方用于“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以其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善治痰证,被后世称为“祛痰之通剂”。该方虽为宋人所制,但若推其渊源,则当是始于汉唐而成于宋。其制方立论反映了汉代中医经典及魏晋、隋唐代表医著对治痰法则和祛痰方药的认识过程。
1
历代医家论痰
《金匮要略》中橘皮 汤(陈皮 、生姜 )、小半夏汤(半夏 、生姜 )和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 、生姜 、茯苓 )皆是治痰 之方 。可见二陈汤创方之际为治中焦痰湿,用燥湿化痰之半夏为君,理气行滞之橘红为臣,  健脾渗湿之茯苓及和 胃降逆之生姜 为佐 。张仲景的著作对痰饮论述颇为详细,当前仍指导 临床痰饮病 的辨证治疗 。他认为,痰饮是肺 、脾、肾功能 失调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 响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饮停积而形成 的。而且三脏之中脾胃运化失司最为重要,故在治疗上提出了“病痰饮 者,当以 温药和 之 ”的大法。其具体治法为邪热人里 、痰热结胸,治以清热涤痰 、理气开结法,方用小陷胸汤;胃虚痰阻 、噫气不除,治 以益气和胃、降逆化痰法 ,用旋覆代赭汤;脾阳不运 、痰饮内停,治以温阳蠲饮 、健 脾益 肾法 ,方用苓桂术甘汤;情 志郁 结 、痰凝 气 滞,治以行气散结、解郁化痰法,方用半夏厚朴汤;风寒外束 、水饮 内停,治以外解风寒、内蠲水饮法,方用小青龙汤 。纵观张仲景之所有疗痰之方,几乎皆有温性药物 。可见张仲景治痰,以温药和之 。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取百家之长,首先立论百病兼痰 ,对痰的论述 范围更为广泛 。他指出,百病皆由痰作祟,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朱丹溪临证诊病多从痰论治,治痰善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法 ,且 以二陈汤为治痰基本方。《丹溪心法附余》论曰: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 ,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如果血虚燥瘕 ,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 ,其一身之痰都管治,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再上加引上药 。由此 可见,朱 丹溪以二陈汤疗百病所兼之痰。  

2
二陈汤的组成和主治及方解
二陈汤由半夏 (汤洗 七次 )、橘红各5两、自茯苓3两 、炙甘草1.5两组成 。原方煮散,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去渣热 服。方中半夏 、陈皮为 “六陈”之一 ,以储存陈久者入药为佳,故名二陈汤 。后世有很多治痰方剂是 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可治一切 痰饮,除治因痰而生的怪病或疑难病外 ,最现实的莫过于治疗感 冒、咳嗽及气管炎 。

《太 平惠 民和剂局方》卷四云: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 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主治:湿痰为患,脾 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心悸嘈杂,  或咳嗽痰多者。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 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气郁痰多眩晕及酒食所伤眩晕;  食疟 、诸疟;咳嗽呕痰,痰壅吐食;臀痈,流注;中风风盛痰壅; 上中下一身之痰;疡痈,中脘停痰;痰多小便 不通,用此探吐。痰嘈,痰多气滞 ,似饥非饥,不喜食者,或兼恶心 ,脉象必滑;呃有痰声而脉滑者 。肥盛之人,湿 痰为患,喘嗽,胀满。心痛, 腹痛;膏粱太过,脾胃湿热遗精;脾胃湿痰下注而淋 。
 
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 。湿痰之证,多由脾肺功能失调所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则停湿生痰,痰湿犯肺,致令咳嗽痰多 。痰湿内盛,最易阻碍清阳,影响胃气失和,因此每见头眩心悸,恶心呕吐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法。方中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降逆和胃。以橘红为臣,理气燥湿化痰,燥湿以助半夏化痰之力,理气可使气顺则痰消 。痰由湿生,湿自脾来,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绝生痰之源。煎加生姜,以其降逆化饮,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 助半夏和橘红行气消痰,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并 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 。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而兼润肺和中。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为祛痰的通用方剂 。  
3
二陈汤之加减
二陈汤作为一首治痰的基本方,被临床加减广泛应用,可治疗更加复杂的疾病 。一身之痰,无所不治 。但痰饮 致病, 无处不到,上达于头,下行于足,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故百病多 由痰做祟,怪病多痰 。临床用二陈汤加减治疗痰饮之为病非常广泛,如头顶痛者,本方加川芎 、藁本 、升麻 、柴胡 、蔓荆子 、细辛等药;如痰在腰以下肿痛,本方加防己、木通 、黄柏 、牛膝等类;如痰在胸腹中作痛或痞满,本方加白术、神曲、麦芽、砂仁之类 ;如痰在肋下作痛或漉漉有声 ,本方加柴胡、青皮 、川芎 、白芍之类;如痰停留于经络或胸背手足臂膊作痛者,上加防风 、羌活 、威灵仙 。 下加防己、牛膝之类 ;如热痰为病或腹胀喘满,本方加黄芩 、黄连、栀子、瓜篓仁等类;如风痰壅盛或咳喘不宁,本方加防风 、羌活 、南星 、枳壳等;如湿痰或身重倦怠, 本方加苍术 、自术 、南星等类;如气痰,本方加木香 、槟榔 、砂仁等类;如燥痰,本方加杏仁 、贝母 、五味子之类 ;若阴虚咯血痰嗽,本方加天冬 、麦冬 、知母 、黄柏等类 。  
4
临床应用
治咳嗽:二 陈汤临床最适宜于治疗湿痰咳嗽。患者女,38岁,2010年 3月初诊,咳嗽10余日,痰多、色白易咳,每于晨间咳痰尤甚,痰出咳缓,伴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肢体困倦或头眩、舌苔白腻 、脉滑。目前因外感而致,证属;湿痰咳嗽 。拟二陈汤加 味:半夏15g,陈皮12g,茯苓25g,厚朴12g,苍术15g,白术10g,砂仁12g,生姜3片 ,炙甘草6g。水煎服5剂,每日1剂。1剂症减,夜能安卧,连服5剂,基本平复。

治头痛:二陈汤适用于治疗痰浊上犯头痛 。患者女,39岁,头痛月余,伴剧烈呕吐胸闷,呕吐后头痛症状稍减 轻,肢体倦怠。各种检查正常,服用止痛药时能稍缓解,停药即复发。中医拟诊为痰浊上犯型头痛。二陈汤加 减:半夏15g,陈皮12g,茯苓25g,白术10g,天 麻20g,厚 朴12g,全蝎10g,僵蚕10g,甘 草6g。水 煎服5剂 每日1剂,症状减轻,加服3剂,基本平复,至今未发 。
小结
二陈汤作为中医治痰的基础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肯定效果 。因此中医痰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对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发挥很大作用,特别对某些疑难杂症,从痰论治往往可收到满意的效果。但痰病变化之多端,不可只用一方以盖之,应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论治之法,知“二陈”之常 而达“痰证”之变,为患者解除病痛发挥作用 。
公众号 ID:jingfangguji
经典 | 传承 | 交流 |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