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咖啡师,你跑偏了吗?

 tomevtc79giy5g 2016-07-03



咖啡很古老,古老到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咖啡又很年轻,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让人眼花撩乱。各类型咖啡馆此起彼伏、各类比赛吸人眼球、各种新设备叹为观止、各种业态各享果实。


由此,一个新兴的职业被提到了各大招聘网站上。是的,就在三年前,如果你是一个咖啡馆老板,发布招聘信息时,只能淹没在茫茫多的“服务员”分类里,如今,“咖啡师”三个字已经几近无人不知。


一个巨大的就业入口就此拉开,站在80后尾巴和90后的年轻人,正在享受这个过程:培训学习,然后到心仪的咖啡馆就职,梦想有招一日,纹着花臂,优雅起范,成为各大比赛的闪亮焦点,又或者偏安一隅,自得其乐,文艺心不死。


当台湾获得今年世界咖啡师大赛的冠军,这一风波又将袭来,年轻的荷尔蒙加上咖啡因的力量,让很多咖啡店老板微笑着无可奈何。




“我最害怕开口闭口都是咖啡的应聘者。”


一位在咖啡行业摸爬滚打10余年的店老板告诉我。也许,这是很多店老板的心声。


咖啡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把店面出品做好,对咖啡精益求精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很多咖啡店雇主与咖啡师一言不合,就走到了吵架分手的边缘?


这还要从“咖啡”,这个年轻的行业说起。


先来看看餐饮业,与咖啡业同系不同班的老朋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同样是老字号餐馆,去北京和去广州用餐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多数人的同感是:南方餐馆的服务意识总要比北方好那么一点点。


南方的餐饮文化沉淀的更为久远,香港老字号茶楼、广州精致早茶、杭州特色糕品,“精致产品”二字已经是普遍认同,菜品味道比拼打得水深火热,便开始出现差异化“营养追求”,营养追求无法形成噱头的时候,干净整洁快速服务变成为了又一个竞争壁垒。由专业产品到专业服务,这是很多成熟行业已走过的路,酒店、美发、汽修等等行业皆是如此。


举一个很细节的例子,6年前我在上海的一家理发店排队理发,门店熙攘,前台服务人员引我就坐,第一时间端上一杯果汁,提供好报刊书籍,客气耐心的妥善安顿。而之后去了一家当时有名的咖啡店,20分钟的等单时间,却一杯白水都没有。




也许,你已经明白我要讲什么:年轻的行业总要经历一个阵痛的过程,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最终回归本质——咖啡店的本质是依然是服务行业。


职业关系,我走访过许多咖啡店,见过太多精湛的拉花技术和冷冰冰的服务,逼格满满,门店装修很好、音乐得当,却怎么都舒服不起来。


咖啡行业职业群体开始年轻化,不愁吃喝的新一代年轻人从小接受溺爱,缺乏根深蒂固的服务意识,咖啡店店主也大多不乏资金和社会资源,对咖啡店抱有太大的“耐心”,让这个行业还太多的处于“谋情怀”阶段而不是“谋生”。


我曾问一位刚应聘咖啡店的伙伴:你希望从咖啡店里学到什么?


他说:拉花,干上一两年学烘豆子。


我说:我最希望你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


太鸡汤了,不是吗?但事实就是这样,培训过的学生里,再笨一个月也可以把拉花练好,但咖啡店吃百家饭,客人从事着各个行业,这需要从业伙伴学着从容服务各类客人,学着与其他伙伴协同工作,咖啡店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它锻炼着一个人的心性。很多咖啡培训机构只能交给你术业的专精,却不能给你涉世的经验、服务精神的可贵。就像很多城市都有一些很小门面咖啡店,生意并不差,他们的技艺不一定多么精湛,但老板本人就是咖啡师,更懂得与人交往的道理,仅此而已。




这些年的咖啡赛事也把给自我介绍和评委服务列入打分项,奈何分值不高,倒像是一场可以应付的考试。朋友在上海的一家咖啡店,无意间丢失了一位外商熟客,几个月后碰到这位客人聊起来,竟是因为服务人员在咖啡上桌时,没有任何服务话语,将咖啡“pang”一声丢在他面前。


精湛的烘焙和精湛的冲煮技术,在不当的服务面前,依然廉价无比。


太多咖啡店主抱怨一个好店长难寻,要从容处理店面一切杂务,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痛心的是,很多咖啡师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情怀,寻觅攀比的是一技之长,而丢失了职业感。


匠人精神固然重要,但服务精神——这是个人认为咖啡师在职业生涯中能学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成功、成就感与个人魅力,从来都不仅仅源自于技术。




版权信息:

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公众号【精品咖啡美学】,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微信号:coffeeartcc 

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

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