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性原则

 彩桥6666 2016-07-04

所谓渗透性原则,就是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其他教学活动有意识地给学生以暗示、孕伏、熏陶、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而不是过早地揭示理性概念,把知识、原理和盘托给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贯彻渗透性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  隐形性渗透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采取隐形渗透方式。即在传授知识时,巧妙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进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隐形式渗透思想教育,一般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1.生动性和吸引感染的作用。语文阅读课的隐形式渗透教育是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巧妙结合。教育形式灵活多变、生动活泼、使学生披文入情,由情入理。这样的隐形教育吸引人、感染人,学生容易接受。

2.潜形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潜形渗透教育不露形迹,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知不觉潜滋暗长,细水长流,水到渠成,如春雨润物,细而无声。

3.审美性和陶冶净化的作用。语文课上的隐形思想教育,往往是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人物、事件、景物等来实现的。要达到这一点,往往又借助审美这一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真、善、美的人、事、物,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觉悟,通过批评坏人坏事,使学生憎恶假、恶、丑。

(二)孕伏式渗透

孕伏式渗透是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已渗透了语法、修辞、逻辑和文体知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要将语文课上成语法修辞课、文体知识课或逻辑知识课,而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善于将语法、修辞、逻辑等规律性知识通俗易懂地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步渗透。让学生先知其然,而后随着年级的升高,认识的发展,知识的丰富逐步知其所以然。不在术语概念上兜圈子,也不过早地揭示理性概念。

例如对比喻句的认识,只要求学生在感性上明白比喻句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能明白文中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或把什么比做什么,再通过比较修辞与非修辞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就可以了。而不必讲解比喻修辞的概念和分类。即使课文中涉及到明喻、暗喻、借喻三类的语言现象也无需揭示它们的概念和特点,只点明这也是一种比喻句就可以了。

(三)暗示式渗透

暗示,就是在无明显显示的条件下,用含蓄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迅速的影响。暗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对儿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暗示主要有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个类型。它可以采取语言形式,也可以用环境、表情、手势或其它形式来进行。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或通过扮演角色,产生心理换位等方法,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积极暗示的氛围中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受到感染和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可以发现,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一张满怀期待的笑脸,一次表示赞许的表情示意,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都能起到鼓励学生潜心读书,认真探讨的良好暗示效果。

实施渗透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如春雨润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取得高水平,高效率的教育效果。

(四)介绍时代背景,渗透历史知识

有些课文取材较远,不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就难以理解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如《詹天佑》中建筑京张铁路为什么轰动举国内外?《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是为什么被捕的?通过课文时代背景的介绍,扫清了理解课文内容的障碍,明确了詹天佑在我国铁道运输史上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闻名中外的大文豪;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补充具体内容,丰富历史事实

小学语文的入选文章,比较短小精悍,篇幅和内容较有限,因而表述难以详尽,这就需要适当地作些补充。特别是起因、后果以及文中略写的部分。这样,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清楚,史实更丰富、更完整。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可补充和尚李老道与农民冉元同目睹跳崖前后和援救二名战士的情况。

(六)比较归类整理,分清历史阶段

小学语文所接触的历史题材,从纵向看,有先后的不同;从横向看,也有截面角度的不同。取材于革命斗争、战斗的故事很多,出现的军队名称也不少。只有进行比较、归类,才能分清所属的历史阶段,才能分清军队名称的沿革和来龙去脉。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取材于大革命时期;《狼牙山五壮士》属抗日战争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