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文忠谈青铜器修复往事及传承

 辉临天下 2016-07-04

2014年4月,青铜器修复与鉴定专家贾文忠应嘉德之邀在其香港春拍会上讲述“青铜器修复往事及传承”。

文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修复人员则可称之为妙手回春的“文物医生”。通过清理、保养和修复,可以让一堆堆锈蚀斑斑、残缺不全的文物重现往日的神韵。

江西新干出土商代青铜鼎(贾文忠修复之前)

江西新干出土商代青铜鼎(贾文忠修复之后)

民国时期,青铜器民间修复与复制形成了以“江苏苏州、山东潍坊、陕西西安、北京”等为代表的四个流派。古董商人曾将各地复制的青铜器称之为“苏州造”、“潍县造”、“西安造”和“北京造”。

老北京青铜器修复行业的创始人,是位清宫造办处的太监,此人姓于外号“歪嘴于”。清宫造办处内有多种手艺人,清朝末年这些手艺人中有八个巧匠手艺最高,人称“八大怪”,其中修古铜器的一怪就是“歪嘴于”。“歪嘴于”出宫后,光绪年间,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庙内(今人民大会堂附近)开了个叫“万龙台”的作坊,专修古铜器。于师傅先后收了7个徒弟,其中一位叫张泰恩(1880年农历十月初七生于河北冀县良心庄),是于师傅最小的徒弟。

张泰恩

张泰恩(1880-1958)13岁来北京拜“歪嘴于”为师,张泰恩在家中排行老七,在师傅门下也排行第七,故人称其“张七”。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于师傅去世,张泰恩为其发丧,并继承了于师傅的衣钵,将“万龙合”改名为“万隆和古铜局”,局址仍在前府胡同庙内,主要为琉璃厂古玩商修复青铜器。

后来,张泰恩将“万隆和”迁到东晓市,生意兴隆,大批古玩商前来修理青铜器。由于业务繁忙,张泰恩开始收徒弟。大约30年内,“万隆和”共收了11位徒弟,开创了北京“古铜张”青铜器修复业。其中7位徒弟在修复行业中起到了不同作用。

北京”古铜张”派世系表

张泰恩的亲侄子张文普(号济卿),人称“小古铜张”,1902年生,13岁学徒,由于心细手巧,学成后为琉璃厂古玩铺修铜器,并带了7名徒弟,有李会生、赵振茂(故宫博物院)、高英、张兰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侯振刚、贡聚会、冀永奎(解放后改行)。

张泰恩的另一位高徒是王德山,1911年生于河北衡水小巨鹿,13岁学徒,学成后自立,带了7名徒弟有刘增堃(河北省博物馆)、杨政填(中国历史博物馆)、王喜瑞、贾玉波(北京美术公司)、王荣达(上海博物馆)、王长青(河南省博物馆)、毛冠臣、杨德清(解放后解放后改行)。王德山1989年去世,终年80岁。

王德山

贾玉波先生是王德山8个徒弟之一,为“青铜民间四派”中北京派“古铜张”的嫡传。当初帮黄伯川打理通古斋的乔友生为其嫡亲姑夫。

贾玉波修复妇好墓出土的甂

19376月,13岁的贾玉波从家乡河北束鹿来到北平,拜在琉璃厂“古铜张”派第三代传人王德山门下,曾与师傅一起为黄伯川打工,为青铜器去锈、修复文物。他勤奋好学,逐步掌握了高超的修复技艺,不仅精于修复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石器,而且翻模、铸造、錾刻、鎏金、鎏银样样精通。他和他的后代们在青铜器修复、仿制和鉴定等方面见闻之博、经验之丰,少有伦比,成为新中国文物修复第一家,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七十年代“全家福” 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传承表

贾文超修复升鼎

贾文熙修班簋

贾文忠修复铜盘

贾树修复青铜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