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知不靠谱,为什么有人总喜欢贴标签

 昵称34351824 2016-07-04



推荐

作者:艾玛是

编辑:

阿靳



社长说

女:“咱们还是做朋友吧,我不想找处女座。”

男:“你从哪看出我是处女座啊?!”

女:“为什么不接我递给你的纸巾?洁癖到这个地步!“

男:“我那是看到纸盒中只剩下一张了好吧!真逗,要是你去水里扎个猛子,我是不是可以说你是海绵宝宝啊!”


●  

明知不靠谱,为什么有人总喜欢贴标签


一直听到身边有人感叹,现在的人越来越浮躁了,凡事未经深入了解便急吼吼贴上标签,简单粗暴地下结论。的确,标签式语言在网络时代司空见惯:绿茶婊,直男癌,高富帅……描述品行的,价值取向的,外貌的,甚至连星座本身都可以成为一种标签。时下流行的标签式语言从年轻人主导的网络平台扩散到传统媒体,再慢慢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很多时候,某种标签语言的流行其实就是一面社会的透视镜,折射出当下人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的看法与态度。在过去的某个年代里,标签有另外一层用途,人们更习惯于称之为“扣帽子”。一旦被扣上了“走资派”或者“黑五类”的帽子,你的一言一行便都会被置于这顶帽子下解读出政治不正确的意味。同样的行为举止,在不同的时代里有不同的标签。今天爱听西洋古典乐是“高逼格”,曾经就是“小布尔乔亚情调”,“亲资产阶级倾向”。今天这个时代虽不至于被贴上某个标签就得贴大字报游街示众,随之而来的种种调侃和评判却依旧躲不过去。


时下不少心灵鸡汤告诉我们,不要给人贴标签,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简单地以偏概全,管中窥豹。问题是,从过去到现在,标签式的语言屡屡翻新,它不是某个时代独有的流行病,信息时代的传播效应也只是成倍放大了它流行的可能——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贴标签会为人诟病,却明里暗里地乐此不疲呢?

如果还原贴标签这一行为本身的动机,其实并不一定自带负面效果。给贴标签换个好听点的名字,叫做归纳分类。我们给人和事物归类,无非是为了更加方便快速地认识世界。尤其是在对别人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也只能借助一些约定俗成的身份象征去揣测和试探了。西装革履的,多为商务人士;牛津鞋格子衬衫,八成是个文艺青年;爱蹦极攀岩的,这人一准儿胆大外向追求新鲜感。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中,要去认识新的事物,要去存储已获得的认知,我们必须得给那些发生概率较大的事情建立起关联。经验积累得多了,慢慢会总结出规律和准则。怎么归类不可能人人一致,我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考数学做连线题,认定胡萝卜是水果不是蔬菜,结果扣了分还被同学笑话半天,由此可见有时候按照较为约定俗成的方式会省事点。

 

然而,这样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逐渐被很多人厌憎,恐怕主要是负面的标签在其中扮演了令人不愉快的角色。相对积极正面和中性的标签而言,负面的,污名化的标签有时候会导致偏见,社会学家称为“刻板印象” (stereotype)。Elliot Aronson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如果我们的刻板印象建立在丰富的经验上,它可以是处理复杂问题的简洁方法,但如果我们因为受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那么这样的刻板印象就是就具有潜在的危害。”




就拿现在流行的一些刻板印象来说,许多人都曾困惑:为什么我喜欢整理东西就一定是强迫症甚至“处女座”?为什么我一个男生关注一下穿衣时尚就有gay的嫌疑?为什么比别人多花了点时间看书复习就被冠上“学霸”的大帽子?为什么你根本都算不上认识我就可以根据我的生日判断我在感情中喜欢劈腿?无形之中,我们因为符号化的言行而被套上一层枷锁。虽然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调侃与自嘲成分,很多人也不过是借标签之名打开聊天的话匣子进行深一层的交流,但有些标签着实影响到了被贴标签者日后的心态乃至于对其言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在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标签理论(labell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当犯错的人被外界施加污名或打上负面的符号后,旁人会开始以标签为标准检视犯错者过往的行为,即“追溯既往的阅读”,越看越想越觉得,嗯,ta确实就是标签描述的这类人。倘若一个女生被鉴定为绿茶婊,那么她所有的温和姿态,穿衣打扮,甚至连社交圈男女比例便都能成为暗藏小心机的证据。而行为人本身也会逐渐因为外界的看法开始重新自我检视,他们的表现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向这些负面标签靠拢,从而愈发符合标签的描述,即“自我预言的实现”。这一理论也被许多犯罪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应用在社会工作中,以降低外界对犯罪行为的消极影响。

 

不可否认,因贴标签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确实值得警醒,但这一理论也遭遇过许多批评。首先,在标签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并不是偏差行为本身如何产生,而是强势群体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这一行为。实际生活中,人们在给人贴标签和被人贴标签的角色中不断转换,很难界定所谓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尤其是,每每看到那些反刻板印象的鸡汤时,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那个深受刻板印象所害的受害者位置,而忽视了我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给别人归类贴标签,我们也有这样那样的偏见。


另外,有时人们只看到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忽视标签形成过程中的事实基础,忽视它起到的提醒作用甚至是类似激将的心理暗示作用,都是另一种程度上简单粗暴地给标签“贴标签”。有人讨厌职场里普遍“歧视”处女座,那为什么不能用处女座的完美主义和严谨细心去征服老板呢?标签既然可以把一个原本美好的词汇毁掉(例如“闺蜜”这词现在需要慎用,尤其在天涯豆瓣几乎等同于“心机婊”),那么它就同样存在让一个本来消极的词汇起死回生的可能。

 

与标签理论对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就从正面阐述了被贴标签或者自贴标签的积极作用。这故事其实很老套: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我们想必也常听小学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时,我们可以选择破罐破摔,也可以选择证明自己不是个坏学生。而那些赞美性质的标签,更是为很多逆袭的人生,开启了第一扇窗。也许有人会冷眼觉得,身边的所谓“男神”“女神”“学霸”不过如此。诚然,价值判断自在人心,但重要的是那些人在成为男神女神的道路上,为了配得起这些标签的光环,可能付出了各种程度的努力。而这些标签背后的故事,怎会轻易为外人道之。

贴标签这事,曾经有,现在有,以后也会一直存在下去。人性之诡谲复杂,的确不是用几个标签就能概括分类的。只是有些人当了真,便为标签愚弄,有些人看透了,只当它是面具戏服,穿脱随意,不损风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