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老人需要这套餐具吗?

 走路once 2016-07-04

作者:郑敏 来源:环境与生活

我们经常想: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给父母住好房子吃好东西。但是往往等到那一天,父母已经老了,眼花了,手抖了,再好的食物也拿不稳吃不进嘴里。台湾设计师姚彦慈出于对外婆的爱,为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设计了一套老年餐具,让失智老人们能有尊严地吃饭。

台湾设计师姚彦慈

外婆,你要等我回来

一个托盘、一个碗、一个杯子、一支汤匙以及一把叉子,托盘是白色的,碗、杯子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材质是聚乙烯及橡胶……因为色彩亮丽、材质抗摔打,乍看之下,就像一套普通儿童餐具。不过再研究一下,就能发现这套餐具的奥秘。

这是一套处处充满玄机和爱意的餐具,它用恰到好处的体贴,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带来便利。这套餐具的发明者是曾经在美国就学的台湾年轻设计师姚彦慈,她发明这套餐具的初衷源于她对外婆的爱。

台湾女孩姚彦慈长得漂亮可人,大大的眼睛总是带着笑意。因为父亲是军人,母亲是报社编辑,工作都非常忙碌,所以姚彦慈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对外婆有着深厚的感情。考大学时,姚彦慈顺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东吴大学社会学系。

在上大学期间,姚彦慈开始听到舅舅说:“最近你外婆的记忆力变得好差。”每当这时,爱面子的外婆总会大声嚷着“没有!我才没有!”那时姚彦慈还天真地以为:人老了,记忆力本来就会渐渐衰退的。直到外婆渐渐地不再嬉笑聊天、打牌,也无法煮饭,出去买菜还会迷路,吃饭也颤颤巍巍只吃一点点时,姚彦慈才知道外婆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这个病无法痊愈,只能吃药控制。

大学毕业时,一直喜爱艺术和设计的姚彦慈选择继续深造,前往美国旧金山设计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出国时,姚彦慈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外婆。到了美国,她经常会给外婆打电话,跟外婆分享在美国的生活。每次通话,外婆经常会说着说着就突然沉默下来,此时姚彦慈就希望自己能为外婆做些什么。有一天,姚彦慈告诉外婆:“我正在做一个很棒的设计,你一定要等我回台湾。”

出于对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外婆的爱,姚彦慈为失智老人们制造了一套无障碍餐具。倾斜的碗底让食物自动聚集到碗内一侧,方便舀取。杯子的杯柄延伸到桌面,老人的食指可直接伸入杯柄,方便牢握。盘壁与碗底垂直,防止食物被拨出盘外。汤匙边缘和碗边弧度吻合。托盘上可嵌入餐巾接住掉落的食物,不弄脏衣服。

他们只是害怕犯错

姚彦慈说的这件很棒的设计,就是这套色彩缤纷的餐具,也是她的研究生毕业设计。在做设计之前,为了解外婆患的阿尔茨海默症,姚彦慈作为志愿者到护理中心工作了一年多。这期间,她不断收集资料、阅读研究报告,每天陪伴患病的老人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思考如何帮助改善这群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

经过长期观察,她发现这些老人因为病情,在吃饭的时候容易碰倒餐具,把食物和饮料洒到桌子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给病人自身和照顾者都带来很大困扰。患病老人因为担心给周边人带来麻烦而不太愿意进食和饮水,照顾者也会因老人减少进食而感到责任重大。也就是说,这些失智老人并不是不想和别人聊天、交流,而是害怕犯错。姚彦慈深刻地理解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有喜怒哀乐,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当得到赞美时,他们会露出纯真的笑容;当无法握稳汤匙、水杯,打翻食物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生气。

于是,姚彦慈决定为这群失智老人制造一套独特的无障碍餐具,让他们在进餐时更加大胆,在日常生活中更独立、有尊严,同时也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让老人便利地“吃好”

因为不是设计科班出身,姚彦慈要从头练技术。别人画一张设计草图只需要一个小时,她却需要付出10个小时。别人做一个模具可能需要几十个小时,她却需要一两个月。“我投入大量心力来设计这套餐具,真的很累,但既然决定做了,就一定要拼出个结果。”在姚彦慈看来,人吃饱了,心情就会好,身体也会比较好。就是抱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姚彦慈坚持了两年时间,从研究、设计,到选材、开模,一系列流程都是她一手包办,最后终于完成这套餐具。并且,她还给它起了个贴切的名字“Eatwell”(吃好)。

这套餐具具有 21项创新性设计,每一项都充分考虑到失智者的不便。波士顿大学曾有研究认为,鲜艳的色彩可以促进食欲,让每个失智者平均多摄取24%的食物和84%以上的水分。因此“Eatwell”也采取视觉对比强烈的颜色设计,来刺激使用者的进食量,红、黄、蓝三原色的对比既强烈又不令人反感。

为了防滑,整套餐具底部都采用橡胶材料,让餐具不容易被打翻。倾斜的碗底让食物自动聚集到碗内的一侧,方便使用者舀取。杯子的杯柄延伸到桌面,一方面有助于增加支撑力,另一方面使用者的食指可以直接伸入杯柄,方便牢握。盘壁的设计则与碗底垂直,防止使用者直接将食物拨出盘子之外。汤匙的边缘和碗边的弧度互相吻合,方便舀取食物。托盘上可嵌入餐巾,接住掉落的食物,让食物不掉到裤子上。这样,老人就能好好地吃上一顿饭了,他们不会再因打翻杯碗而懊悔、生气。

经过扎实研究、打磨做出来的设计,让姚彦慈充满了自信,她打算把这款设计量化生产,推广到全世界,为更多老人带去便利。

姚彦慈的餐具让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能有尊严地进餐

从老人角度考虑的设计

为了争取到投资,姚彦慈甚至在搭乘公交车时都在跟邻座的人介绍自己的项目;她也曾为了争取与一家知名机构见面的机会,大老远飞到纽约,却在零度低温下吃了闭门羹。看上去,她为Eatwell的辛苦付出,永远都不会有结果了。

幸运的是,一个朋友告诉她,斯坦福大学的长寿中心每年都会举行一个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设计竞赛。于是,姚彦慈带着她的作品参加了2014年的设计竞赛,最终,这项既温暖人心又独具创意、便利十足的设计,从全球15个国家的25组学生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年度冠军,并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在颁奖礼上,大赛的创办人凯蒂·菲克感叹,终于有人愿意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了,她语带哽咽地说:“这是我一直在找的东西!”

彦慈一心等着自己做出设计后亲手送到外婆面前,可是家里人一通电话告诉她,外婆离开了。等她赶回台湾,已来不及见外婆最后一面。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说到这个,她总忍不住红了眼睛,“要是外婆能用上该多好。”

失智老人更需要关爱

为4750万个像外婆的人

姚彦慈获得斯坦福设计竞赛年度冠军后,“Eatwell”在Indiegogo网站上很快就众筹成功,2015年第一批产品做了出来,售价在55到110美元(约合人民之间。美国知名医疗用品经销商主动上门求购她的设计。

30多岁的姚彦慈目前在旧金山开设了一间名为“SHA DESIGN”的设计工作室,继续设计老年产品,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Eatwell经常在网站上卖断货。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姚彦慈用挣到的钱成立了关爱失智症患者基金。她说,虽然外婆永远也无法使用这套“为她而生”的餐具,但她希望用自己的设计,把对外婆的爱带给更多的人,因为全球还有4750万个像她外婆一样的老人。



公益入门书推荐:《公益原理》


《公益原理》节选内容回顾:

书名:《公益原理》(简体中文版,全一册)

作者:鲁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