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列区

 东东个人图书馆 2016-07-05

折叠 编辑本段 隶属沿革

梅列建区前,区域先后属南平县、沙县、三元县、三明县、三梅列区梅列区明市管辖。

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在建安郡延平县(今南平市)南部设沙戍,梅列属沙戍。义熙年间(405-418年)设沙村县,梅列属沙村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沙县。至1939年的一千五百六十年间,梅列都隶属沙县(沙村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沙村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沙村县,并更名为沙县,属建州。复置不久又废,并入建安县(今建瓯市)。永徽六年(655年)复置沙县。

宋代,沙县属南剑州,设3乡8里,尾历(梅列)的历东(列东)、历西(列西)、洋溪属龙山乡归仁里,梅列其他区域属翔鸾乡礼宾里。

元代,沙县属延平路改8里为32团,历东、历西、洋溪属尾历团,今陈大镇属善峡团。

明代,沙县属延平府设32都。成化六年(1470年),划19都部分区域属归化(今明溪)县,剩余区域及20都沿用元代旧名善峡团(今陈大镇)、仪奉团(今沙县湖源乡、大洛乡)。梅列为沙县的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都27个村(按当时村名,下同):斑竹溪、高源、大源、陈墩、楮林(已毁)、碧口、碧玉、棕榈坑、底村、前村、官岭、南岐、坑源、长岭墓、山口、温将、鱼塘溪、碧溪、村头、村尾、杨梅岭、产地源、湖源里、铁索岭、盖竹(今属沙县)等;二十一都22个村:历西、陇葛、小蕉、坡下、黄沙坑、翁墩、徐坊、碧湖、洋口、洋溪、半路、池居、西坑、池山、半岭、土坑、岭半坑、油源、际头、墘头、东西坪、廖坑等。

清沿明制,沙县境内行政区域大致稳定。清雍正年间以方言谐音,将"尾历"改为"梅列"。"都"以下划坊、堡管理,列东分和仁、崇桂两坊、列西分封侯、富华、仁义、龙岗四坊。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沙县行政公署,属建安道。民国四年(1915年),实行区乡制,沙县设7个区公所,梅列属西区,洋溪属上南区。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将沙县划为中央苏区,梅列是中央苏区组成部分。11月,发生"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将原福建省划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4个省,沙县属延建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月,实行保甲制,沙县划为7区、46联保。第三区设洋溪乡,第五区设三元乡,辖三元、梅列。年末,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沙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实行分区设署,沙县设3个区署,梅列属第二(三元)区署。7月,完成整编保甲,全县设28个联保。梅列区域设列西联保,列东联保,碧溪联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第二区署所辖三元联保,列西联保,列东联保(碧湖除外)及碧溪联保之渔塘溪、沙坪等地设三元特种区,直属省管辖。洋溪仍属沙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成立三元县,原三元特种区及莘口一带16保划归三元县,改联保为乡(镇)公所,全县划为1个镇5个乡。梅列乡公所设列西,辖和仁、崇桂、徐碧、封侯、雷华、仁义、龙岗、陈大、碧溪、砂蕉10个保。自此,梅列区域均属三元县。

1950年1月28日,三元县解放,划归第七(永安)行政专员公署。取消旧政权的乡、镇建制和保甲制度,将全县旧的1镇5乡划为梅列和莘口2个区公所。梅列区公所驻地列西。

1956年7月,三元、明溪2县合并设置三明县,划归南平地区,全县设8个区公所。梅列区公所驻地列西,属三明县管辖。

1958年8月,梅列区、莘口区合并成立城关人民公社,驻地城关。

1959年2月,三明县与福建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合并,设立三明人民公社筹备委员会(地市级),下辖原三元、明溪2县所属区划。梅列仍属城关人民公社。同年9月,在市区设城关、下洋、列东、列西4个街道办事处,街道办隶属于城关人民公社。

1960年1月,成立三明市(省辖),下辖原三元、明溪2县所属区域。原城关人民公社下辖的4个街道办事处改为4个人民公社分社。

1961年8月,城关人民公社改为三明市城区办事处(县级),下辖的人民公社分社改为人民公社。

1963年5月,省辖三明市改为专区,另设地辖三明市,同时撤销城区办事处,城关、列东、列西和莘口、中村、岩前等6个公社划归三明(地辖)市管辖。

1966年5月后,"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各地展开。各级党政领导机构陷入瘫痪。1968年10月,成立三明市革命委员会,全市行政区划做了调整,撤销城关、列东、列西3个公社,成立城区、陈大2个公社。全市下辖5个人民公社(城区、陈大、莘口、岩前、中村)和1个镇(荆西)。梅列区域分属城区和陈大2个公社。

1975年8月,设立城关、列东2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4月,设立列西街道办事处。

1983年5月,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改设省辖三明市。原地辖三明市划分为梅列区和三元区。6月,将沙县洋溪人民公社划归梅列区人民政府管辖。梅列区人民政府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2个农村办事处和1个蔬菜办公室。

1983年7月1日,中共梅列区委和梅列区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办公。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1995年,梅列区辖列东街道、列西街道、陈大镇、徐碧乡梅列区梅列区、洋溪乡,31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

1997年,梅列区面积413.1平方千米,人口11.7万,辖2个街道1镇2乡。

2000年至2003年,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北门街道、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

列东街道辖10个社区,人口6.1万,面积5.6平方千米。

列西街道辖8个社区,人口5.18万,面积14平方千米。

北门街道辖6个社区,人口1.3万,面积7平方千米。

陈大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人口1.00万,面积213平方千米。

洋溪乡辖8个行政村,人口0.85万,面积72平方千米。

徐碧乡辖6个行政村,人口0.46万,面积42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5日,徐碧乡暨北门街道办事处更名:(1)撤销梅列区所辖的徐碧乡,原徐碧乡所辖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办事处,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办事处,徐碧、洋山、后洋、廖源4个村并入北门街道办事处。(2)北门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徐碧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陈大镇、洋溪乡。

2011年7月13日,撤销洋溪乡,设立洋溪镇,以原洋溪乡的行政区域为洋溪镇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梅列区辖3个街道、2个镇: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陈大镇、洋溪镇。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环境

梅列区地处沿海内陆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兼备的特色。境内气候总特征是: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多东风炎热多雨,冬季多东北风寒冷干燥。梅列区年平均雨量1656.3毫米,3-9月是多雨季节,3-4月为前汛期,5-6月为主汛期,10-2月为少雨季节。年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41.4℃,出现在2003年8月,极端最低气温-5.8℃,出现在1991年12月,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的年有效积温3579.6℃,年日照时数1637.4小时,年蒸发量1592.3毫米,无霜期305天。

由于梅列区地势起伏,山地与河谷交错,造成气温分布的错综复杂。形成以市区为中心、沙溪沿岸为高温区,其他山地为低温区。月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体一致。梅列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季变化较稳定,年平均气温19.4℃,年平均最高气温20.4℃,年平均最低气温18.5℃。可见年温度变化距平在±1.0℃内,月平均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很大,7月最热,7月平均气温达28.2℃,7月平均气温最高29.8℃;1月最冷,1月平均气温9.7℃,1月平均最低气温6.5℃。气温日变化,日变化呈一峰一谷型,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13-14时,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5-7时,但各月因云、雾等天气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日温差即气温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夏半年大于冬半年,以7月最大,达11.1℃。

梅列区全年平均降水量1656.3毫米,梅列区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沙溪沿岸,河谷地带降水较少,山地降水较多。

梅列区全年可照时数为4423.2小时,闰年为4434.5小时。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637.4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7%,年最多实照时数长达2081.5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7%,而最少实照时数仅1298.9小时,仅占可照时数的29%。

梅列区境内资源丰富,地处中亚热带,山地以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150-500米之间,河谷与溪流错落相间,四周耸峙山岭环抱着梅列区盆地。由于气候终年温和、雨量充沛,为林木和其它生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全区拥有用材林30万亩,木材蓄积量300万立方米;竹林15万亩,是全国17个毛竹重点基地之一。地下矿产丰富,有铁、铝、锌、硫、锰、煤、石灰石、高岭土等19种矿产及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述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7年比2000年翻两番,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区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巩固扫盲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折叠 农业经济

梅列区坚持城郊型农业和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水果、蔬菜、林竹、养殖四大支柱产业。截至2011年,全区竹林面积6.1万亩,毛竹蓄积量759.8万株,是全国17个重点毛竹基地之一。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生猪基地场10个、乳牛场1个、蛋鸡场4个、肉禽场4个,肉蛋奶产量9907吨以上。常年蔬菜基地2100亩,年产蔬菜1200万公斤以上。、青松食品有限公司、明忠禽蛋养殖场、芦坪养殖有限公司、健盛食品有限公司、明福琼脂有限公司等六家三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人均纯收入4249元。全区种养结构调为60:40,粮经种植比例调为55:45,粮经产值比例调为16:84。界定生态公益林8.3万亩并进行严格保护,连续13年实现无森林火灾,农民负担连续11年控制在5%以内。

折叠 工业经济

工业总产值由1983年建区时的306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78463万元,增长256倍。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建材、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培植了闽光冶炼、闽新集团、普诺维机械、雄鹰机械、三菲铝箔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一园(瑞云工业园)四区(小蕉、洋溪、瑞云、碧湖)"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到2003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新开发工业用地近2000亩,29家企业入驻园区,引进资金1.6亿元。

折叠 内外贸易

新建、改建、扩建了梅列综合市场、安顺综合市场等14个综合性市场、农贸集市;拓展集约化经营,建成了永利钢材市场、广源装饰城、恒基电脑城、闽中电子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对接新型业态商业流通,发展了麦当劳、肯德基餐厅、万福楼、好多多连锁超市以及欣源物流中心、川明危化品商场等新型商业;洋溪蔬菜基地、明忠禽蛋养殖场等副食品基地生产稳步壮大;区内商业营销、饮食服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信息中介、旅游等日新月异,形成了健全的第三产业体系。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形成了以青松食品为代表的三资企业出口队伍,以健盛食品、碧湖木业、明福琼脂、陈大法兰厂为代表的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队伍,以外贸发展公司、阳光松香、富山进出口、富通进出口、立丰进出口、健盛进出口为代表的有外贸流通经营资格的出口队伍,以陈大香料厂、金璐木业、普诺维机械为代表的出口供货队伍。2005年,梅列区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出口日本、印度土耳其、德国、东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07万美元,外贸出口总值两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2010年,梅列区外贸出口总值达26648万美元,年均增长26.4%;实际利用外资达2960万美元,年均增长达19.67%;截至2011年,梅列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339玩美元(年均增长19.67%),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24.6%

折叠 特色产品

"健盛"食品主要有水煮笋罐头、清水菇、速冻保鲜笋菇毛豆、笋干食用菌干品等;"碧海"牛奶主要有纯鲜奶、草莓奶、AD奶、可可奶等;"松翠"食品有蘑菇、蔬菜、笋竹、辣椒等罐头;"明兰"鸡蛋有海兰灰、海兰褐、法国伊丽沙粉白壳、绿壳蛋等;"大佑"金柚;"明琼"琼脂广泛用于制造粒粒橙及各种饮料、果冻、冰淇淋等;"三元"轧辊主要用于生产妇女卫生巾、婴儿(成人)尿裤机、纸巾机等旋切刀辊及压花辊;"蕾迪丝"纸品、"三惠"木材、"荣王"变速箱等。

折叠 交通通讯

梅列区内交通便捷,鹰厦铁路、205国道、212省道贯穿全境,京福高速公路三明连接线梅列段已建成通车,沙溪航运直抵闽江下游各码头;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区内通讯发达,邮电通讯网络健全,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乡镇完成宽带接入。

折叠 财政金融

1988年起建立区一级财政,经过不断发展,财政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754.9万元到2002年首次跨越亿元大关、再到2003年的1.7亿元,15年间收入翻34番多,年均增长23.4%。一个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第三产业为主导、园区工业为新兴财源的财源建设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额和贷款金额从1998年的34亿元和32亿元分别增加到2003年的74亿元和65亿元,5年间翻了一番多。财政支出规模也从建区时的200多万元增加到2003年8575万元,20年间增加了35倍,基本实现了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的支出需要,连续13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重大项目

2007年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0项,完成投资7.7亿元。正邦冶金当年投产、当年产值过亿;闽西北第一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三阳变电站正式运行;投资一个亿的亿龙山庄国际大酒店投入营业;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三明现代仓储物流园破土动工。加快园区开发,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全年累计收储工业用地64公顷,开发68公顷,新建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含企业自建),实现开工项目17个、竣工13个,开竣工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

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三元轧辊、健盛食品等3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金璐源新材、闽丰通信2家企业的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做大做强总部经济,着力解决非公企业办公场所分散、紧缺的状况,依托商会,做好汇鑫大厦、兴化大厦、梅列工商企业大厦等商务写字楼的筹建工作,已有50多家企业申请入驻。

折叠 基础建设

梅列区梅列区结合中心城区开发,配套跟进大流通设施,精心运作联友家居、龙岗易家居陶瓷等专业市场,成功引进一汽捷达宝莱、广州本田、东风悦达起亚等汽车4S店,新华都百货、苏宁电器等专业大卖场已签约阳光城购物广场。

龙岗旧城改造进展顺利,阳光城、上河城、时代锦园建设步伐加快,碧玉小区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商品房7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积极办好会展活动,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美食节",通过"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11·6"林博会等投资平台取得一系列签约成果。

折叠 社会管理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验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出生性别比位居全市前列,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举办梅列区首届"邻里节"、艺术节活动;成功举办梅列区首届机关运动会、第五届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多项群众体育赛事。崇桂社区荣获"全国商业示范社区"称号。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8%,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0.46%;全区平安乡镇、平安街道、平安校园创建全部通过达标验收,继续保持"平安县(市、区)"称号。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8.7%,位居全市第一,对平安建设知晓率达84.7%,对党和政府抓综治工作满意率达84.3%。

折叠 社会保障

梅列区每季度举办一场"再就业援助暨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清欠农民工工资180万元,促成465家企业与6634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脱零、动态归零的目标;"充分就业社区"比率位居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慈善超市。

1992年,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种为一体的保障工作。1996年,五险为一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01年10月,梅列区下岗职工已全部出中心,实现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2002年,实现了企业、机关、农村三家社会保险统一管理,2003年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基本构筑了社会保障基本框架。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了3个再就业基地,建立了总面积456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2001年作为全省社区就业试点县区,2003年全区3个街道和24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并做到"机构、制度、资金、场地、人员、工作"六到位。2002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记为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集体一等功。

折叠 编辑本段 文教卫生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007年秋季起,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书本费的基础上,把减免范围扩大到城中村中小学生,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子女免费教育;三明市实验中学、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陈大中心小学学生公寓建成并投入使用;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三项上线率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卫生服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84.2%。

折叠 卫生服务

梅列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25元,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省首批启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完成所有规范化村级卫生所提升工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折叠 文体事业

梅列区通过抓好计划生育与社区文化、市民教育、道德评议、社区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楼幢规范化管理的"六个结合"和婚前教育、新婚教育、生殖保健教育、优生优育教育等"四个环节",广泛构筑温馨祥和的新型生育文化社区,全区连续20年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指标,人口出生率、计生率、育妇结构比、合格村率等几项重要指标已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年来,全区少生11000多人,为国家、个人节约社会抚养费6亿多元。

梅列区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的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区文化馆创国家一级文化馆和文化信息资源中心建设,率先在全市完成所有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参予竞技体育,分别组队参加省农运会、市运动会项目,成功举办区第三届机关运动会;首部《梅列年鉴》正式出版。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资源

梅列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已建成的省级名胜区-瑞梅列区梅列区云洞风景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形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登山、朝圣、风味小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度假风景区。正在开发建设的大佑山风景区,是火山熔岩形成的自然风貌,具有"山巍、林茂、石奇、水秀、洞幽、寺悠"的特点,开发前景可观。市区有麒麟春晓、栲林幽韵、瑞云紫烟、斑竹秋月、正顺凝紫、龙泉烟霞、黄坑温泉、虎峰牧云等景点。

折叠 瑞云山

梅列区瑞云山风光梅列区瑞云山风光瑞云山在三明市区西北十二公里的狮头山麓。为火成岩地貌奇观。

瑞云洞进深30米、宽61米、高4米。洞内有一座五开间始建于宋代的木结构庙宇,供奉诸佛。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摩崖石刻数处。洞顶苍松如盖,泉水涓涓,如串串玉珠,组成帛帏,悬于洞口。洞口还保存着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监察御 史官志涵在此讲学时的石刻"有容"二字,及"人在石中藏璞玉,客来洞口融珠帘"等对联。洞前石山门为清康熙年间建造。上刻"瑞云洞"三字,山门前便是明代单拱石桥。洞口周围,洞庙东北,有避邪洞、小一线天、观鱼池、马背山等景点。瑞云洞有汽车通达,洞前有服务部,洞东山顶建有招待所接待游客。

折叠 虎头山

虎头山"虎"字原是斧头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翘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为斧头山山脉连绵不绝,宛如斑斓大虎,故又被人们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传。顶峰海拔1102米,为市区最高峰,"虎峰牧云"是市区八景之一。

虎头山植被丰富,松杉成林,还有刺柏、乌桕、木荷、花榈木、观光木、三叶赤楠等两百余种树木。山高林密,鸟兽自然也多,这里还曾一度发现过华南虎的踪迹。

折叠 萝卜岩

萝卜岩楠木自然保护区,位于沙县和明溪交界处。两坡夹一沟,佑溪从中潺潺流过,形成萝卜岩、马头山、红血坑、紫竹洲四个部分。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樟科和彀斗科为主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有高等植物55个科、101个属、194种,尤其是区内有327公顷的楠木原生林,其面积之大,密度之大,保护之完好,被前去考察的专家誉为"福建的西双版纳"。

折叠 龙泉山

龙泉山龙泉山龙泉山景区以其龙泉寺而闻名。位于三明市西郊,距市区1.5公里。龙泉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龙泉山景区内空气清新,青山起伏、流水潺潺、瓜果飘香。龙泉寺周围古木苍翠、环境静幽、深谷曲径、瀑飞龙潭,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1999年"龙泉烟霞"荣获三明八大风景之一。

折叠 麒麟山

位于三明市区东部,始建于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垄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坟发掘出孔子戏麒麟碑刻,故改现名。

公园占地40公顷,有麒麟阁、电缆索道、游龙戏水、园中园、仿苏州亭院、麒麟书院和曲径通幽等旅游景点和设施。依山还建有浩然亭、聚云亭、三元亭、莲花亭、飞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错落。麒麟阁建在山的最高处,高24.5米,宽12米,八角六层,钢筋水泥结构,登阁可将远近景色尽收眼底。

山北有面积约3亩的人工湖。湖东有映鹤亭,亭顶孤鹤独立;湖滨有麟迹桥,湖上有五曲桥。湖中有一艘电动龙舟,供游客环湖玩赏。园内有餐厅、茶馆、摄影部和工艺美术展销厅等服务设施。通往山顶的电缆索道是中国旅游风景区中最早投入运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长625.34米,高差92.75米,行进速度每秒1米,吊椅41个可坐82人。有环山公路直达山巅。

折叠 大佑山

大佑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三明市区西北15公里处,面积12平方公里,主峰大佑山海拔1276.3米。景区为典型的火山岩地貌,属陆相火山碎屑沉积――火山喷发构造,表现为孤峰入云、傲视群峰的地貌,雕塑出飞瀑流泉、幽峡峭壁、象形灵石的旅游形象。区内气候宜人,垂直分异明显。

明《八闽通志》、清《沙县志》、民国《福建通志》都有相当篇幅描述大佑胜景,宴坐峰、聚星石、忘忧石、降魔石、天威石、藏云坞、归云洞……均有记载。邑人一直将大佑山视为吉祥圣地,山上建有普照寺,香火甚旺,自宋朝就有文人骚客来大佑山吟诗作赋,宋进士、兵部尚书罗畸曾赋诗赞之。

每当农历十五日五更时,在山巅可观日月两轮东西相照这一"日月同辉"的奇异天象 ―― 三明之象征。

折叠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距市政府所在地仅1千米。公园根据地质地貌及景观特色划分为情人谷景区、萍溪飞瀑景区、观光果园区、民俗休闲区,总面积1488公顷。飞龙瀑、金蟾瀑、虎门崖、仙坛石是园中四大知名景点。仙人谷森林公园2003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为市区周山唯一保留完整的原始次生林。一年四季苍翠葱笼。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30科、522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的珍贵树木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等,属国家Ⅱ级保护的珍贵树木有桫椤、花榈木、香樟、凹叶厚朴、长叶榧、金钱松、福建柏等。良好的生态为白鹇、猕猴、蟒蛇、眼镜蛇、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三叠纪,岩性为岩浆深层侵入的燕山期花岗岩,强烈的新构造运动,造就了公园的奇峰、异岩、幽谷。公园主峰虎头山海拔1166米,相对高度971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726.3毫米,既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园中的水体景观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全园主要景观有95处,其中地文类景观34处,水体类景观23处,生物类景观18处,天象类景观4处,人文等其它景点16处。

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有百树园、百竹园、餐饮、茶楼、观景亭(台)等,交通便捷,景致幽雅,园内负氧离子丰富,市区群众常在此健身休闲、旅游观光、亲朋欢聚、科普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