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解表

 学习海洋626 2016-07-05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的表证。此时既要解表,又虑正虚,必须邪正兼顾。若单纯解表,则正虚而不堪发散,单纯补虚,则易于补而留邪。人体之虚,又有阴阳气血之不同侧重,故常以解表药分别配伍益气、助阳、滋阴、养血药物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正气不伤。

  代表方剂:
   败毒散      参苏饮      再造散      加减葳蕤汤

扶正解表分类

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

扶正解表总的来说,适应证是表证兼正气虚弱的,讲到解表剂,总论和前面汗法的时候提到过,分类根据气血阴阳体质不足的种类,分为四类: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重点讨论益气解表和助阳解表。

败 毒 散 ▲▲▲
〖方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败毒散治伤风、瘟疫、风湿、头目昏暗,四肢作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或恶寒咳嗽,鼻塞声重。[释名:吴琨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毒,故曰败毒。
〖组成〗柴胡 洗,去芦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炒 人参 各一两 [各9g]
       甘草 半两 [5g]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6g),入生姜、薄荷煎[现代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作汤剂,水煎服。
〖方歌〗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病机分析]
 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  ┐
                ├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痠痛。
 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 ┘
 风寒犯肺,肺气不宣──────鼻塞声重,咳嗽有痰。
 风寒兼湿──────────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而濡。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说明
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小量人参,补其元气,正如《医方考》曰:“培其正气,散其邪毒,故曰败毒。”后世推广用于年老、产后、大病后尚未复元,以及素体虚弱而感风寒湿邪,见表寒证者,往往多效。喻昌也认为:“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nei),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群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寓意草》)喻氏不仅常用本方治时疫初起,并用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而愈,称为“逆流挽舟”之法。

逆流挽舟法: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通过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


配伍特点
:补不滞邪,散不伤正。

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主要用意
人参在方中属于佐药,用之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运用
1.本方又名人参败毒散。以憎寒壮热,肢体痠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证治要点。外感风热,邪已入里化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
2.常用于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属风寒夹湿者。
[加减运用]
正气不虚,表邪较重,去人参,加荆、防;
气虚较重,重用人参,加黄芪;
湿邪较甚,酸痛重加,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
咳嗽较甚,加杏仁、白前;
痢疾初起,加白芍、木香。


使用注意
1.本方辛温香燥之品较多,非外感风寒湿邪都不可使用。
2.暑湿或湿热导致的痢疾不可用。

文献摘要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赵羽皇:东南地土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寒气客于外,未有外感而内不伤者。仲景医门之圣,立法高出千古。其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以失于固密而然。可见人之伤寒,悉由元气不固,腠理之不密也。昔人常言伤寒为汗病,则汗法其首重矣。然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故阳气虚,则营卫不和而汗不能作;阴气弱,则津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不顾其内可乎?表汗无如败毒散、羌活汤,其药如二活、二胡、芎、苍、辛、芷,群队辛温,非不发散,若无人参、生地之大力者居乎其中,则形气素虚者,必至亡阳;血虚挟痰者,必致亡阴,而成痼疾矣。是败毒散之人参,与冲和汤之生地,人谓其补益之法,我知其托里之法。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元不致于耗散,施之于东南地卑气暖之乡,最为相宜,此古人制方之义。然形气俱实,或内热炽盛,则更当以河间法为是也。”
=====================================
主治
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

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
    气虚: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
(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
扶正解表剂 <wbr>败毒散扶正解表剂 <wbr>败毒散
败毒散是一类方。现代一般统一它出处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主要治疗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做为历来学这个方的第一个疑问,特别有很多人自学,刚一看这个主治很难反映出气虚在哪里?顶多就脉按之无力,浮脉主表证,按起来没有力。其他方面看不出有明显的气虚表现。

    它的外感风寒湿邪,是这个方主治里的主体部分,主要部分。所以恶寒发热(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无汗,这组基本上是典型的外感风寒挟湿,而且属于表实证的表现。这种还是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的基础加上挟湿,那就类似于九味羌活汤证的外感部份,外感风寒湿邪部份。
除此之外,从体质因素讲,这类病人多少会有一些正气不足,但是一般来说没有典型气虚证,没有那些基础的气虚证,鼻塞声重这一类的,外感挟湿可以形成,咳嗽有痰往往是表湿引动内湿,也可以发生。胸膈痞满是因为肺气不宣,咳嗽有痰,痰可能阻滞气机不同程度,产生胸膈痞满,这都不属于主证。主证仍然是外感风寒湿邪为主的。它的气虚的反映呢,主要这个方运用,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这类外感风寒湿邪。就是从体质因素上,久病之后的一种体质因素,或者老人小儿,老人们多容易气虚,功能衰退,小儿属于元气未充,脏腑娇嫩,所以用发散药的同时,要兼顾,顾护正气,而且正气驱邪力量不足。

所以从主治证候分析,第一个,就是说疑点,这气虚反应在哪里?气虚很多反应在体质因素上。证候表现上不明显。这就和后面的参苏饮区分开。参苏饮是它有基础的气虚表现,正是由于基础的气虚表现,所以它气虚为脾肺气虚,脾气虚了以后运化障碍,运化乏力,水谷不能运化为气血津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他就可以痰多,病理产物多,这个仅仅是咳嗽有痰,这里病理产物不强调了。...体质因素反应出来的气虚特点,以及一定的脾不运湿的问题。

病机以外感风寒湿邪为主,所以全方散寒祛湿是方中主体部份。散寒祛湿,发散风寒湿,这和九味羌活汤类似。只能说类似。因为不管体质因素也好,后来这些也可以用于一定气虚的人,由于他一定的正气不足,所以有一定的病理产物产生,配合益气,总体治法叫益气解表。但侧重在发散风寒湿邪。


方剂组成

佐1佐2佐3佐,使
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从方剂组成来看,也有很多带有创造性的,君药是羌活,独活同用的。羌独活同用体现了祛除一身风寒湿邪,而且增强止痛力量,协同了。这也是运用历史上的一种进步了。在唐朝的时候,独活用得很多,因为那个时候用药的名称羌独活,唐以前不分。

    川芎和柴胡,这两味药是和这个九味羌活一类不同的,他这里使用柴胡,有一点正气不足,需要发散,很多用柴胡,它透的半表,正由于正气不足,邪容易入里,前面柴胡解肌,柴胡、葛根,少阳阳明也是病邪入里化热过程 当中,进入越过经过了体表,经过太阳。在这里用柴胡也是考虑到反正有点正气不足,散的时候,柴胡可以,不是作用于最浅表,而是使半表之邪外散了。川芎可以增强止痛作用。又有活血的意义。所以治风,和活血的相结合,也是后世在祛风药治痹痛方中常用的方法。体现治风先治血,散风药和活血药同用,加上川芎本身就 能够止痛散邪,正是由于柴胡川芎的运用,对后来这个方,主要就在后世,用于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的。这两个药意义是很大的。同样去发散风寒湿邪, 那怎么不用九味羌活汤呢?这也发散风寒湿邪,是考虑了人体正气可能有所不足情况下,体内病理产物的产生,这方面考虑的多。

到后面参苏饮,都是考虑这些因素。参苏饮体现的也是很清楚,两个方有很多药是共同的。很多基本组合都是那时候形成的。从宋代形成这个以后,可以说后世对这一组合(配伍)都比较公认了。

川芎、柴胡配在解表止痛这类方剂里,它的意义既能使发散的层次深一些,又能治风和调血相结合。

佐药这里有三组第一组,桔梗枳壳,就这个时代开始用,后世用的很多,桔梗开宣,枳壳降气,一结合呢,一升一降,它可以畅通从胸部到脘腹气机,往往用桔梗枳壳这个结构,多数是在胸脘,胸脘,气机阻滞,它一升一降,畅通气机。不管是津液凝聚成痰,需要化痰,不管是血液瘀滞,需要化瘀,都可以用 桔梗枳壳,后面配伍其他方里可以碰到多次。

前胡茯苓也是常用的一种组合,前胡茯苓,不管这个方,参苏饮,以后杏苏散,到清代,时代隔得很久,大家都有个配伍习惯,一个共性,前胡也一点发散作用,辛散,而前胡有降气作用,降气化痰,止咳嗽,和茯苓相配,茯苓健脾渗湿,治生痰之源,考虑咳嗽有痰,脾虚,脾胃可以失运,有一定气虚程度。

第三组佐药是人参,是全方分义分析的一个重点,人参在这个方里,当然这个方的认识也是逐步的,原来就有个方摆在那里,包括《小儿药证直诀》 《和剂局方》,历代这个方用得很多,而且基本结构逐渐被人们公认,在分析这个方的基础上,一直到清代初期,相当于康熙前后,喻昌对这人参的用法在其中,跟助正祛邪和补益元气区分开来,因为这个方里,我们讲补法时提过,补法有补虚(补元气),补法可以用来助正祛邪,这个提出来,它和“有外邪不用补法”并不矛盾,所以喻昌强调用人参三五七分,助正气鼓邪外出,不是在于补益元气。历来对这个方里的人参的具体作用,有很多讨论,我们教材归纳,认为它可以助正气鼓邪外出,同时防御外邪,防止重感。但历来讨论很多,因为这类人有气虚体质特点,容易重感。也有的说人参能益气,益阴,住正气可以治汗源,能够益阴,使发散用的汗出有源。讨论很多,现在把它局限于两个方面。很重要体现人参量少,喻嘉言说予人参三五七分,助正气鼓邪外出。全非为了补益元气,或大补元气这个意思。

佐使药甘草是个助人参益气,同时调和药性的。生姜、薄荷也是历来的解表方里常用的基本结构,有的把它看成药引子。因为在这类方里用量比较小,用来疏散表邪。用薄荷这类偏寒的药物,可以制约避免辛温发散太过。从这个方类的结构来看,它实际上气血津液兼顾的。
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佐1佐2佐3佐、使

它在解表的同时,调整内在的气血津液,这药物并不少,所以由于这个基础,后世把它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这用得人很多,从明代就有一些人这样使用,一直到晚清,清代后期像吴鞠通这些医家,很称赞它,说是用这个方治疗痢疾,屡验屡效《时病论》作者雷少逸也是善用这个方,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的。喻嘉言(喻昌)就把这个方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起了个名,叫逆流挽舟法,那这个逆流挽舟法后来大家也公认了这个名 称,也就成为这个方治疗痢疾的一个专门所指。所以这个逆流挽舟法后来就没有用在其他的治疗上,就专门治这个。所以一说逆流挽舟法就是指的用败毒散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那它的道理在哪里呢?喻嘉言利用这个宋代的方来治疗,从他讲外邪陷里成为痢疾,通过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他认为这个痢疾是由外邪,人体也一点气虚,正虚外邪内陷,和那积滞相合,形成这种痢疾,表证还在。这是一种解释方法。从现在看,很多临床上,就是说有表证也有痢疾,这种 感染,胃肠道感染,所以又有寒热表证,又有里急后重,腹痛,一定得有脓血。他比喻就相当于长江三峡那过去拉纤的,如果顺流而下用不到拉纤的,逆流挽舟是比 喻那个拉纤的,都逆流向上,你既然是从表邪内陷形成的,通过发散,整个是散风、寒、湿,通过发散,使得内陷之邪返表而出,这是个比喻。如果内陷之邪单用发 散都能返表而出的话,光靠这个行不行呢?关键这里还是有调畅气血津液的作用。所以这个方,为什么能逆流挽舟体现这个治法,能够治疗痢疾初起呢?那由于它有一组治内之药,调整气血津液的。

实际上,从宋金时代治疗痢疾很强调调气和血。调气和血往往针对很具体的病机,仲景时代治疗痢疾,考虑湿热为主,热毒为主。仲景汉代,汉到晋,一直到南北朝,唐这个时期,治痢疾基本上是热毒深入血分,或者湿热积滞,这类居多。所以像最早产生于晋代黄连解毒汤,也可以清热燥湿,用于痢疾。仲景时代的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也用来治治疗热毒痢疾,或者就是热痢。像葛根芩连汤,还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但是痢疾引起的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因为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是痢疾的共同特点,不管你是湿热痢或疫毒痢,甚至于寒湿痢,都会不同程度的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就便脓血来说,也往往反映出赤白的多少,病机的不同,但这类形成以后,体内的气滞血瘀、气血失调,湿当然涉及到津液的转输,这个方面是它从病因再形成症状发生中间的病机过程,针对这种病理过程,刘河间提出来: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是在痢疾治疗上的一个创举,相应的总结的芍药汤,在清热剂里要讨论。

这里既然涉及到痢疾,那我们看他的组成里边,川芎有活血作用,活血调血,柴胡、枳壳,一升一降,结合了桔梗,畅通气机,所以畅通气机,同时像枳壳这类,没有枳实下气导滞那么突出,也有导滞排出病理产物的作用,用茯苓前胡这一类,调整津液,健脾运化津液,所以它是气血津液兼顾的,一定程度上调 整人体气血津液,痢疾初起有表证,羌活独活这类的透邪,川芎柴胡本身也能透邪,所以它实际上是个表里同治的方,所以后世,从宋以后的明清,很多用这个方治疗痢疾。开始都发现它,治痢疾一定要把握是痢疾初起,整体化热,热相不重,这种阶段,那觉得这个挺好。然后这个实践经验有了,要把它一个解释方法上升到理论,而并没有用它治内的调畅气血津液这个方法,这种理论,而是喻嘉言总结了个逆流挽舟法,大家觉得这个比喻也挺合适,于是大家都这么说了,也是做为一种说理工具。我觉得本身这里对气血津液的调畅,一升一降,畅通整体气机,有能够活血除湿,针对一些痢疾发生过程当中,不管你感受的湿热病邪、寒湿病邪,或热毒病邪,在初起热像不明显时,体内气血津液出现壅滞了,兼有表证,用这个方能改善,这是逆流挽舟法用药的一个本质特点,并不在于实际的外邪内陷,用解表法来把痢疾直接透掉。透邪的方很多,为什么就用这个呢?这个方确实有一组治内的药,又能调和气血。当然现代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可不可以?可以,但是当中加强调气和血,又要适当结合现代治痢治本,清热燥湿这一类。这是在运用方面,逆流挽舟法。

人参的配伍意义,主要归纳这两个方面

  1. 助正气鼓邪外出,且可防邪复入。

  2. 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整个配伍特点,结合了人参,但实际上人参不是用来大补元气,补不滞邪,散不伤正,邪正兼顾的,所以成为了益气解表常用的一个代表方剂。

运用

(败毒散)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肢体酸楚疼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它实际上就是外感风寒湿邪,而且属于表实证,加上体质因素,反映在症状少,主要是脉像。

(败毒散)使用注意

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不可使用。

这个方说明一下,由于在《小儿药证直诀》里写到败毒散,写了一名人参败毒散,所以它又有个名叫人参败毒散,过去也造成了很多书,写败毒散后面加减还有败毒散加人参,即人参败毒散,这就错了,败毒散本身就叫人参败毒散。

随证加减

  • 正气不虚,表邪较重:去人参,加荆防。

  • 气虚较重:重用人参,加黄耆。

  • 湿邪较甚,酸痛重:加灵仙、桑枝、秦艽、防己。

  • 咳嗽较甚:加杏仁、白前。

  • 痢疾初起:加白芍、木香。

围绕着邪的问题,正虚的问题,以及外感风寒是挟湿的,这些特点来展开。外感风寒湿邪较重,现在我们常用荆防败毒散,那是去人参的。气虚明显,光那点人参不够,人参加重,再加黄耆,这也是明显增强益气作用。当然这类方,如果不是风寒挟湿,单是风寒,气虚明显,后面参苏饮是 常常首选的。湿邪较重,风寒是挟湿较重,它往往反映在酸楚疼痛比较突出,这要加一些祛风除湿的,祛风除湿可以治痹痛,这类药。咳嗽有痰,如果湿聚成痰,痰量较多,增加化痰的药。咳嗽较严重,增加宣降肺气的药。痢疾初起的时候,调气和血止痛,还应该加重,芍药可以缓急止痛,木香增加行气止痛力量。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方源明·《摄生众妙方》。《卫生部药品标准》 (1989年)。

〖组成〗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防风 荆芥 桔梗 川芎各4.5克 甘草15克。(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舌苔薄白,脉浮数;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用法〗 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附方

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由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组成。可以发汗解表,消疮止痛,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常用的附方,现代用的较多的是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原来这个方是用于疮疡初起,疮疡初起,整体和局部有这种寒热表证,有发冷发热,所以用这个方去掉人参,主要去人参,生姜薄荷加上荆芥防风,里边就有调整气血津液、疏通气血津液,可以起到散结作用。

为什么说疮疡初起呢?初起都有病邪引起的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有失去疏通这种特点,而用这个方,一般来说,热毒之像不明显,热毒明显去人参,可以银 花、连翘结合起来,银翘败毒,那就结合清热解毒了。要看疮疡局部开始红肿热痛的程度,当然用荆防败毒散为基础,要有一定寒热表证。有的人认为整体的恶寒发 热,疮疡往往是局部,局部有发热发冷,这个方也能用。这是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原书里它的一个主治,现代大多数在临床观察的话,这荆防败毒散用于这 个羌防剂,常用的这个,用于正气不虚的外感风寒湿邪,这个感冒,风寒湿感冒这个方用得很多,频率很高,去人参加荆防。


扶正解表参苏饮

  (2014-01-14 12:27:54)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学习
参苏饮
〖组成〗人参 紫苏叶 葛根 半夏 汤洗 姜汁炒 前胡 茯苓 各三分 [各6g]
    木香 枳壳 麸炒 桔梗 陈皮 炙甘草 各半两 [各4g]

〖用法〗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主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
内有痰湿------咳嗽痰白,胸脘满闷。
(脾肺)气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方解〗
   ── 苏叶、葛根 ── 发散风寒,解肌透邪。
   ┌ 前胡、半夏、桔梗 ── 止咳化痰,宣降肺气 ┐
  ┤                       ├ 化痰与理气兼顾。
   └ 陈皮、枳壳 ── 理气宽胸 ────────┘
   ┌ 人参 ── 益气,扶正托邪。
   │
  ┤ 茯苓 ── 健脾,渗湿消痰。
   │
   └ 木香 ── 行气,醒脾畅中。
 使 ─ 甘草 ── 补气安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1、散补并行,使散不伤正,补不恋邪。
       2、津气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

  △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效。散补并行,发散表邪和补气,这样散不伤正,补不恋邪。行津布津,和行气相辅相成。

[本方与败毒散比较异同]    
扶正解表参苏饮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气虚外感风寒而设。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属气虚外感风寒证候者。

3.随证加减:
表寒证重,去葛根,加荆芥、防风; 
头痛甚者,加川芎、白芷、蒿本;
气滞较轻,去木香。

文献摘要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君人参以补之。皮毛者,肺之合也,肺受风寒,皮毛先病,故有头痛无汗,发热憎寒之表,以苏叶、葛根、前胡为臣散之。肺一受邪,胸中化浊,故用桔、枳、二陈以清之,则咳嗽、涕唾稠粘、胸膈满闷之证除矣。加木香以宣诸里气,加姜、枣以调诸表气,斯则表里之气和,和则解也。” 

=======================================

主证病机分析

  •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 内有痰湿─咳嗽痰白,胸脘满闷。

  • (脾肺)气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这是外感风寒,不是外感风寒湿邪,这是第一个和败毒散主治不同,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这是比较典型的外感风寒表实证。第二个,它有气虚,而且是比较明显的气虚,所以主治里边以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脉弱来反应它的基础气虚见证。类似于一个四君子汤证,包括像这种情况,这种气虚,饮食减少了,这类也可以,或者有时候有食少便溏,典型气虚证可以有这方面基础,这是有形的,而不是仅仅从他的体质因素去推导的,这是参苏饮在正虚方面,和败毒散又一个差别。

从两者的内外的病证比例来看,败毒散以表证为主,气虚和相应的类证,比如咳嗽有痰这一类证,是相对比较次要的,那也就是比较轻的。参苏饮,外感是因为风寒,不是挟湿,但是外来风寒明显的,而内在由于气虚以后,脾不运湿,湿聚成痰,痰阻气机,这方面还是突出的,所以它有寒痰, 咳嗽痰白,咳嗽偏于寒痰特点,白痰,痰阻气机可以胸脘满闷,有阻滞气机的特点,那就是说,它的气虚,以及由气虚以后脾不运化产生的类证是具体的,不是从体质因素上反映的,所以参苏饮的主治,和败毒散的主治,从主治归纳的病机上,有很明显的差别。不管表证、里证,都有明显差别,而且表证、里证比例上,参苏饮 里证也不是很轻的,就是很明显的,表里同病当中,差不多,都很重要。就不像败毒散,很多败毒散加减方,它可以里证忽略不计,所以经验加减里去人参,这是运 用侧重不同的方面。因为这两个方证当中,很多相似的,脉都是无力,或者弱,都有表证,感受风寒可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败毒散也是无汗,也是恶寒发热, 但是它头身酸楚疼痛挟湿,里证都可以有,比如一个咳嗽有痰,这个咳嗽痰白,相对参苏饮,参苏饮往往痰多一些,寒痰比较明显。

但这个证候和小青龙汤,有没有相像呢?都是外感风寒,小青龙汤证的外感风寒重一些,从用的药看得出来,麻桂同用的,做为里证是寒饮,这是寒痰,寒饮量更多,它强调痰多清稀,这里寒痰,咳嗽痰白,都可以阻滞气机,在肺气上逆的小青龙汤咳喘,同时发作,往往喘也很突出。参苏饮咳嗽,咳嗽发作频繁能不能喘?会有气急,咳为主,咳为主。所以仔细分析这两个方常用时候,有区别。临床还是并不难区别的,以证候来讲。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从功用呢,它有明显的气虚表现,又有明显风寒表证,因此要益气解表。扶正祛邪同时并举,由于气虚,脾不运化,产生痰湿,阻滞气机,化痰理气并举,所以化痰理气是兼顾的,力量都不小。对这个方来讲,所以里证用药也很多,而且很多药是和败毒散里用的相反,比它力量大就是了。

苏叶葛根人参半夏陈皮茯苓前胡桔梗枳壳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臣药佐1佐2佐、使

这方里的君药是苏叶,用苏叶是考虑在发散药当中它比较平和,它是辛温的,发散风寒,自身兼有理气的作用,所以做为一个君药。葛根人参这两位是臣药, 这里要体会的是像柴胡、葛根这些药,怎么用在发散药当中,用它发表的话,都在什么证当中,在这里葛根使用,是考虑到解肌发表,它发表,比最浅表,皮毛往外发表来说要深一层,阳明主肌肉,所以说它解肌发表,苏叶发散风寒是解肌发表。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重深一层的呢?因为有气虚。凡是有一些气虚特点,发散都要用既有散表的,又有相当于防止表邪开始深一层的情况,你可以解肌往外透,一个接力了。人参在这里上升到臣药,它既有助正祛邪,同时也要纠正体内的气虚,所以这方里,人参、茯苓、甘草,类似于四君子汤,没有用白术。人参在这里益气补虚,同时助正祛邪。当然你说参苏饮里由于气虚用点人参,有没有防 邪复入作用呢?它益气补虚本身也会有,而且从败毒散以后,人们比较重视防止重感,治疗外感,针对这种情况,柯韶伯总结的,治外感他认为不难,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他说不怕没有驱邪的,驱邪很好去,而最怕没有防御的。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也就是说,并不怕风邪不去,最怕它又回来,又回来反这种留连。那表越来越虚,以后不好收拾。他说怎么和正呢?为什么呢?玄(元)府不闭故也表虚之人,玄府(体表),腠理毛窍,不能固密,表气虚了,不能防御。所以针对不同体质就产生了很多方,用少量人参助正驱邪,同时防御外邪。

这方实际上也出在《和剂局方》,实际上利用了一些附方,半夏茯苓陈皮和后面的甘草,就是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治疗湿痰的一个基础方。湿聚 成痰,通过这个方结合加减,治疗各类的痰证。所以在这里,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也可以看出一个治痰、化痰、和胃的一个基本结构。而其中将来当然要讨论到治痰基础方二陈汤,半夏、陈皮是个非常基本结构了。

茯苓前胡也是后人常用的基本结构,包括现代的一些医家,现代一些配伍的书里,很多也总结了这个大家在这方面的经验,能够除湿化痰。除湿化痰和健脾渗湿结合,标本兼顾的一种结构。

桔梗、枳壳又来了,又是畅通气机,凡是也胸膈满闷,有痰或者瘀阻滞,这是常用的结构。

这个方比较特殊的呢,用木香行气力量较大。增加了整个方行气的作用。因为它主要考虑内在有津液凝聚,咳嗽、痰白,增加行气力量,有利于津液的布散。它是气和津液兼顾的。所以它用一些木香,当然临床上你气滞,胀闷,这类不突出,当然可以减量,或者不用。

甘草、生姜、大枣做为佐使药,甘草既能助人参益气,也能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能调和脾胃,也能调和营卫,调和体表的气血营卫。

看起来这方里面有不少药和败毒散是相似的,有不少药的结构基本组合是相似的。但是主治证候相差比较大,从外邪的风寒湿和风寒的差别,内在气虚见证的差别,及湿聚成痰以后,病理产物多少这个差别,还是比较显著。所以临床在适应病证当中,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败毒散和参苏饮比较

从外邪的比较,而且表里同病,表里侧重不同,参苏饮表里俱重,表里相当,败毒散以表证为主。做为里证的是体质因素反映的这类气虚,而且从病邪性质来说不同,风寒湿,风寒表现这个不同。由于这个虚,参苏饮较重,所以内在病理产物气滞痰阻,痰气的病理产物,参苏饮比较突出,所以它津气并调。

运用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苔白,脉弱。

前面八个字是外感风寒表实,后面八个字是痰气,气机阻滞,痰湿凝聚了,以后以倦怠无力,脉弱为代表的基础气虚表现。

随证加减

  • 表寒证重:去葛根,加荆芥、防风

  • 头痛甚者:加川芎、白芷、蒿本

  • 气滞较轻:去木香

一般来说,在羌防剂,这还是羌防剂的方,宋元时代以后,羌防剂占得很多,羌防剂时代随这个加减,恶寒重,一般都是芥、防风、葛根这一类发散药,麻桂 方面少了。头痛结合分经论治里川芎、白芷、蒿本这一类。现代用这方,木香用的相对少了,如果气滞兼胸闷,里边有陈皮,调整陈皮量,陈皮其实用起来平和得 多。

参苏饮可以把它看做二类方,比较败毒散来讨论,主要重点在两个方运用当中的差别。


扶正解表 麻黄细辛附子汤

  (2014-01-14 16:16:09)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学习
麻黄细辛附子汤
【方源】《伤寒论(第301条):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异名】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组成】 麻黄(去节)6克(二两);细辛6克(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5克(一枚)。       (根据唐宋 度量衡:1两=41.5克=10钱。)
【方论】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钱潢《伤寒溯源集》卷9:“以麻黄发太阳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其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辛温发散。三者合用,补散兼施,虽微发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也。”

【方歌】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功用】 助阳解表。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禁忌】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这个时候要回阳救逆,先温其里,后攻其表。一般情况先治表,但遇到像阳气浮越要脱,那你先要回阳救逆,如果再行散的话,加重阳虚欲脱,阴盛格阳的这种可能性。这是使用注意。
【方解】 本方是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而设。
    阳虚之体,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必致阳随液脱,治当助阳与解表并行。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
    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
    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
    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亦循喉咙至舌根。若为暴哑,乃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方中麻黄散寒宣肺,附子温壮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合用则具宣上温下、开窍启闭之功。此为以表里同治之方,易作上下同治之剂,乃灵活运用,异病同治之体现。

扶正解表 <wbr>麻黄细辛附子汤扶正解表 <wbr>麻黄细辛附子汤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发热,恶寒甚剧,虽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脉沉微。

有的说它表里俱寒,表里同病。表寒就是外感风寒,里寒是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具体来讲,涉及到肾阳虚了。所以有的说寒伤肾肺,在第二个是暴哑了,不但治疗暴哑暴盲,所以这个方用得非常宽,但是做为原书主治里边是阳虚外感风寒,表里俱寒。《伤寒论》上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 阴病,就是心肾阳虚,心肾阳虚,心反映出是阳气者,精则神藏,阳气温养心神,肾反映出热力来源,所以肾阳虚本身就有畏寒恶寒的特点。那外来又感受风寒,那 少阴并就心肾阳虚,本身特点是恶寒的,所以张仲景说:少阴病,反发热,恶寒怎么反而发热呢?说明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说明是表证,表证脉应当浮的,脉沉者, 脉又沉的,又反证了阳气很虚了,不能鼓动血脉,所以简单几句,他描述了一个表里俱寒,阳虚感受风寒的一个特点。

所以他也应该有恶寒发热,外感风寒,但发热较轻,恶寒甚剧,恶寒很重,这恶寒本身有外来风寒的因素,风寒束表因素,又有本身是少阴病心肾阳 虚,特别肾阳虚的基础,所以恶寒很重,虽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虽然盖得很多,穿衣服很多,内在之寒,内生之寒,不是一下子,不像较轻的这个,特别是肾阳虚 以后,四肢逆冷,厥逆,不像脾胃阳虚这种不温清冷这个程度,脉呢,出现沉微,所以从这个病机,表里俱寒,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是这样一个特点。

主治
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或咽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暴哑实际上都是感受外寒以后,这要说明的,笼统说这个突然音哑的话,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在临床看,这类突发音哑往往是,不是说完全发不出,发来声音非常重 浊,有些还可以由于寒性收引凝滞,本来长期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就会咽喉部分,像慢性咽炎这些,有痰气互结,有感受强烈外寒以后,寒伤心肾,就造成了闭阻 肺窍。寒既然能够直中伤肾,大寒犯肾又可以闭阻肺窍,加重这种体质的畏寒和肺窍闭阻,又出现突然的音哑。
    这个时候,他应该有一组表证,感受外寒,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很重要的就是有外寒的历史,内在有阳虚基础。恶寒发热同时并见,有外寒表证基础,神疲欲寐,有 时候可以叫神衰欲寐,它是心肾阳虚,结合前面这个,可以恶寒很重,虽重衣厚被不渐,阳虚程度较重,加上脉沉无力,这类特点,就是既有阳虚,又有外寒直中的特点,包括暴盲,突然看不见,也是大寒犯肾。这样肾的精气不能上承,肾脏本来肾精肝血向上,濡养滋润眼睛,特别是看东西最主要靠黑的瞳仁,所以认为本身阳虚之体感受外寒,容易引起肾浊上泛,它不是肾精向上去贯注瞳仁,受寒之后,肾精不能上升,那浊阴之气上逆,肾浊上泛,造成突然失明。
    在临床上,这类病人也不是完全看不到,一下突然感冒以后,眼睛模糊了,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暴哑,用的老师们很多,病案也很多,暴盲医案里有。我们方剂教 研室的老主任陈绍祖教授,方剂界很有名望,他伯父是个中学老师,工作很热心,晚上他不在成都市,在宜宾地区辅导学生到深夜,中学生很晚才回去,当时他家里 在乡下,他在学校一个人住单身宿舍,正好下大雪,雪地里回去,回去以后,中年人单身,一个人有时就偷懒一点,不烧热水洗脚,这些很麻烦,想想身体还可以, 打点冷水,脚底下搓两下,赶快擦擦就将就了,比较晚了,休息了,第二天感冒了,一两天以后 眼睛看东西模糊了。赶快看,后来跑到(从地区跑到省城)陈老师介绍程大夫教授看,他听了病史,诊诊脉,完了,他说,大寒犯肾,问他怎么犯肾呢?他脚底在冰 凉的水里,你本身在外面感受外寒了,下雪天,又在冰冷水里边,脚底那涌泉穴怎么不受寒?大寒直接犯肾,这样肾精不能上承,肾浊上泛,就造成了黑色瞳仁没有 肾精,他就会看出无神,你看有很多这个眼科这些病,中医叫青盲,俗话叫睁眼瞎,外形看他没有什么坏的地方,哎,他看不见,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上面看得也 无神,无神,黑瞳仁是肾精贯注,无神不是肾精是肾浊。并不是肾精缺了,他就缺一块,肾浊要上去其位,所以我们补肾精同时要泄肾浊,使肾精复归其位才能恢复。所以经常泽泻、车前这一类,补肾精当中,要配这个。才能够通过泄肾浊,促使肾精复归其位,从那调解,所以当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了一个多礼拜,就各方面,感冒,眼睛视力都恢复了。这是这个方用于表里俱寒,内有阳虚,外感风寒,同时可以治疗寒伤肺肾的暴哑。可以治疗大寒犯肾,肾精不能上注引起的暴盲这类。


麻黄、附子、细辛,谁做君药这讨论过,有的你表里俱寒,麻黄附子联合起来做,这个我还是主张麻黄附子联合做君,但有的说这是解表剂,这都有道里,我们主要体会它的精神,麻黄附子如果联合做君,那细辛就做臣,体现出类似于一辅二主的特点。一个臣药为两个君药服务。麻黄还是有这种发散风寒,你外感风寒嘛,你不管是外感风寒之邪,或者大寒犯肾,这它都要外来之寒,温必兼散,用麻黄发散风寒,附子温阳,温肾助阳;细辛既能助麻黄发散,又能助附子温肾, 细辛起发肾气,起发肾气和一般温阳概念不同,有温肾作用,同时鼓舞肾阳上达。那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发源,五脏六腑之阳,非此不能发,从五脏的阳气直到体表的阳,都以肾阳为发源。
君药麻黄发散风寒
臣药附子温阳,温肾助阳
佐药细辛助麻黄发散,能助附子温肾

所以过去说,胃阳之气究竟来自于哪里?都有不同说法,说胃出下焦,这个好理解。胃出下焦,全身热力来源在于下焦的肾阳,元阳。肾阳所以叫元阳。肾藏精,内寓元阴元阳。有的说营卫同出中焦,那胃阳之气要出于中焦了。《内经》还说,“卫出上焦”。卫出下焦、中焦、上焦全有,究竟出于哪里?实际上是三种提法所针对的意思不同,它有一个物质基础的来源,说卫气、营卫物质基础来源,有个热力来源,热量,热力来源,有个输布、发散到体表,有个输布途径。细辛呢, 由下可以鼓舞肾气,所以说它起发肾气。古人说,鼓舞肾阳上达,成为全身热力来源之处,它有个布散。肺呢,又是一个主宣发,使阳气阴精输布到体表,有能使得向上的热力通过宣布到体表,那体表的卫阳之气,这热力来源。所以细辛在这里能够助附子起发肾气,助麻黄发散表寒,这是这个方的一个基本结构。麻黄附子联合是这个方基本结构。解除表里俱寒。

这是我们横向来看,外有风寒,内有肾阳不足,表里同病,所以表里同治。那治疗暴哑,实际上是把这种表里同治的方式异病同治,从治法是转过来,变成上下同治,本来原书《伤寒论》里,是反映了表里同治之方,把它易为上下同治之剂。因为暴哑是大寒犯肾,又闭肺窍,麻黄 可以开宣肺气,有助于畅通肺窍。附子呢,温肾,温肾祛内寒,可以解决大寒犯肾。内寒的因素,温阳祛寒,细辛两相兼顾,它的发散助麻黄通窍,它起发肾气,助 附子祛内寒,有成为一个上下同治之方。异病同治,用药本来横向的表里同治,立起来称为上下同治。

这个方也能治水肿,包括像麻黄附子甘草汤也可以治水肿。但麻黄附子甘草汤比这个方缓和,轻证,比较缓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以治疗水肿, 也是立起来上下同治,肺肾同病,寒邪引起肺气不宣,水道不通,泛滥,肾阳不足,不能温阳化气,水湿潴留,那你既可以用麻黄来开宣肺气,畅通水道,又用附子 来温肾阳,助阳化气,细辛既能助麻黄开宣,又能温散水气,又助附子温肾阳,起发肾气,所以一方治多病。

这个方是临床很常用的。应该有它一定的地位,现在当二类方,有的医生很喜欢用这个方。成都有一位挺有名的中医院院长,用这方用得很好。我们学生跟他实习,他这方加减化裁治很多病,大家喊他麻辛附老师。实际上有很多名医,别人都喊他,比如说擅长用甘露消毒丹的,就喊他甘消老师。因为像夏季湿热重时,他一方都在这个变化了,所以这个方是用得很多的。

一般我们使用附子,喜欢和芍药同用,比较安全。现在附子加工的比较好了,但是有的附子用量可以增大,用的较大,和芍药同用,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附子量增大,芍药量也增大;附子量越大,芍药量也增到它的三分之二左右,甚至于跟它差不多。

证治要点

本方既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因为表里俱寒,神疲欲寐,脉沉。这里写神疲欲寐,当然和典型的像四逆汤证神衰欲寐,但欲寐,程度有不同。典型的四逆汤证那种心肾阳虚,一般来说,用这个方的时候,心肾阳虚来相比四逆汤证轻一点。

随证加减
  • 阳虚又见气虚甚者,加黄耆、人参。

  • 兼咳嗽者,加半夏、杏仁。

  • 兼湿滞经络,加苍术、独活。

阳虚又见气虚甚者,加黄耆、人参。这个是多见的情况。在《伤寒论》时代,气候很冷,非常强调阳,温阳气,化津液。益气的运用,宋以后用的更多,既然内在阳虚,内生之寒温必兼补,要温补结合。虽然有外来之寒,麻黄、附子相配,外来之寒,温必兼散,但是心肾阳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寒要温补结合。所以多加黄耆、人参。这类证兼咳嗽,肺气不宣,可以结合化痰降逆,半夏、杏仁一类的。湿阻经络,那就是说,既有阳虚,又感受外寒,外寒风寒又夹湿,反应出外来风寒湿,一般来说,会引发痹证,要注意除湿止痛。既要散风寒,又要除湿止痛。

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的作用,可灵活用于过敏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脊髓空洞病,过敏性鼻炎、百日咳、无汗征、低血压、重症肌无力、疲劳综合征、心动过缓、坐骨神经痛、压痛等病。

============================================

附方一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 去节,二两 [5g]     甘草 炙,二两 [5g]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5g]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

方歌:前方去辛加炙草,无汗微热宜煎尝。

方剂比较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均治阳虚外感风寒证。但前方证病重势急,外寒与里寒均较重,故以麻、附配细辛,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速解;后方证病轻势缓,故用麻、附配甘草,助阳益气而微发汗,使表里之邪缓解。此正是“病有轻重,治有缓急”之义。


扶正解表 再造散 加减葳蕤汤

  (2014-01-14 16:55:33)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学习
再造散

〖方源〗《伤寒六书》: “治患头痛发热,项背强,恶寒无汗,用发汗药二、三剂不出者,庸医不识此证,
  不论时令,遂以麻黄重药火劫取汗,误人死者多矣,殊不知阳虚不能作汗,故有此证名曰无阳证。”

〖组成〗人参 桂枝 熟附 羌活 防风 川芎 煨生姜 [各3g]  黄芪 [6g] 甘草 [1.5g]  细辛 [2g]
〖释名〗陶节阉称此为“无阳证”,并说:“庸医不识,不论时令,遂以麻黄重药,劫取其汗,误人死者多
 矣”。用此方可以救命,救命之恩,功同再造。

〖用法〗水二盅,枣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芍药一撮,煎三沸,温服。
〖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
 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邪在肌表——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头疼。
素体阳虚,又受风寒,阳气益馁——故肢冷嗜卧,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脉细沉无力。

(此时若纯以辛温大剂散寒,不但由于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而致阳随汗脱,陶节庵称此为“无阳证”,治当助阳益气与解表散寒兼顾)

  ── 熟附子、桂枝、细辛 ── 助阳发汗以散寒解表。
 
  ── 黄芪、人参 ── 补元气,固肌表,既助药势,鼓邪外出,又可预防阳随汗脱。
 
   ┌ 羌活、防风、川芎 ── 加强解表散寒之效。
   │
  ┤ 赤芍 ── 凉血酸敛,又可散血,并制辛燥温热而不碍汗。
   │
   └ 甘草 ── 甘缓,以缓辛燥药之性。
 
   ┌ 煨姜 ── 温胃 ┐
 佐使┤          ├ 合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和营卫而助汗出邪退。
   └ 大枣 ── 滋脾 ┘


陶氏制本方特点

  陶氏制本方, 不仅配伍周密,选药尤其精细,意在助阳发汗,故仿效麻黄附子细辛汤法,却又不用发越阳气之麻黄,而用桂枝汤加羌、防、川芎,于发汗中兼和营卫。甚至生姜亦 须煨过,使其专事温胃。赤芍用炒,使其凉血制燥而不碍汗。这些都是精细入微之处,确是陶氏用心处,不可疏漏。


运用

1.本方是益气助阳解表的代表方剂。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为证治要
点。若血虚感寒或湿温初起均不可使用本方。
2.用以治疗老年人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

注意事项
若血虚感寒或湿温初起均不可使用本方。
文献摘要
   《成方切用》:“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之无汗,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芪、甘草、姜、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加芍药者,散中有收,且能滋调营卫,为诸阳药取汗之助也。”
各家论述
1.《伤寒六书》: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耆、甘草、姜、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加芍药者,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入第知参、耆能止汗,而不知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助表药而能解散也。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即同此意也。
2.《医方论》:此方但可施于常时之不能作汗者。若在冬月,而脉见浮紧,便是太阳之寒伤营,此方断不可用。注中又引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于不以为然,盖亲见喜用升、柴者杀人无数,故不得不加意慎重,非偏执已见,不喜升、柴,实不敢泥纸上之成方,误目前之人命也。
3、方中参、耆、姜、桂、附子、甘草益气助阳;川芎、芍药、大枣活血和营;羌、防、辛发其表邪。共成扶阳解表之功。

    简要看一下这个附方。这又是《伤寒六书》上的方,过去当正方,二类方,《伤寒六书》这个方,它是助阳解表的,严格的讲,助阳益气解表。解表发散风寒,助阳益气解表。总体上历来划分为助阳解表这个范围。所以从它这个主治证候来讲,有一组阳虚表现,热轻寒重,恶寒发热基础上热轻寒重,说明既有外来风寒,又有内在的阳虚,寒很重,无汗肢冷,这还是属于表实证范围。阳虚不能温养四肢。除阳虚之外,有气虚,所以它助阳和益气结合。像肢体倦怠,面色苍白,语 声低微,舌淡苔白,这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气虚证。气虚证加寒像,阳虚气虚同时并见,阳气不足,又加外来的表寒。

治疗呢,再造散,《伤寒六书》的,就是前面讲的柴葛解肌汤那位作者。他还是尊重经方的配伍规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设计,做为他的基本思路,他觉得阳虚气虚,用麻黄怕发散太过,阳气虚弱之人,掌握不好,容易汗多亡阳,所以他觉得麻黄和桂枝比,用桂枝汤代替麻黄。那桂枝汤散寒,力量很微弱, 散寒力量较小,那用桂枝汤不够怎么办呢?它里面加羌活、防风,他就把麻桂剂、羌防剂又来融合了。荆防四方来融合了。

仲景时代很少这样用,我说过仲景没用过羌活,防风在治表寒当中他很少用的,很少用。这个他就把羌活、防风,和桂枝汤,合在一起代替麻黄,这样既保持它一定的发散风寒作用,又能够用发汗峻剂不至于发散太过,本身阳虚,怕亡阳,这个方里在温阳的基础上用附子,加人参、黄耆。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用羌活、防风加桂枝来代替。因为实际上,羌防剂相对麻桂剂来讲要平和,它不仅仅是照顾到风寒夹湿了,药性比较平和,同时能够止痛。用附子来温阳,它又结合参、耆(人参、黄耆)来补气,温阳益气结合,细辛仍然用来既帮助发散,又可以帮助起发肾气,所以它这样构成一个方,所以你不必要一味味的背它,就用麻黄附 子细辛汤做为一个基本架构,麻黄附子分别,本来经方的基本架构,用时方很多药来代替改良它。这个思路,构成一个助阳益气,解表散寒的方剂了。

所以这个方,也就是时方,这个时代用来治疗阳虚外感的一个代表方,一般说助阳解表,都适用再造散来作为代表。经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来作为代表。实际上这个方还是从经方当中,这个思路变化出来的,这是再造散。

方剂比较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后方不仅用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及附子,更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敛阴和营之白芍,故助阳解表之中,兼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之功,宜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者。

==========================================
加减葳蕤汤

  〖方源〗《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滋阴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释名〗本方是由《备急千金要方》葳蕤汤减麻黄、独活、杏仁、川芎、青木香、石膏,加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红枣而成,故名“加减葳蕤汤”。
  〖组成〗生葳蕤  二钱至三钱 [9g]           淡豆豉 三钱至四钱 [9g]   红枣 二枚
        生葱白 二枚至三钱 [6g]         炙甘草 五分 [1.5g]
       桔梗 苏薄荷 各一钱至钱半 [各5g]   东白薇 五分至一钱 [3g]   
  〖用法〗水煎,分温再服。
  〖方歌〗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病机分析]

 素体阴虚患者──平时即多咽干、口渴
 肺阴不足──故咳嗽痰稠难出
 心阴不足──故多心烦。
 头痛──多两太阳穴痛(阴血不能涵养肝木,肝阳挟胆火上窜)
 阴虚阳盛──故微恶风寒
 阴精不足──无汗
 阳气有余,阴精不足,逼液外渗──有汗不多,只头有汗

 
  〖功用〗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 葳蕤 ── 甘平柔润,滋阴润燥,以滋汗源,润肺之燥。
   ┌ 葱白、淡豆豉 ┐
 
 ┤        ├解表宣肺,止咳利咽。
   └ 薄荷、桔梗  ┘
 
 ── 白薇 ── 微苦咸寒,其性泄降,凉血清热而除烦渴。
   ┌ 炙草 ┐
 
使 ┤    ├ 甘润增液,顾护脾胃,调和诸药。
   └ 红枣 ┘
 

运用

  1.本方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而设。以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治疗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注意事项

  若外感表证而无阴虚者,则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以生玉竹滋阴润燥为君,臣以葱、豉、薄、桔疏散风热,佐以白薇苦咸降泄,佐以甘草、红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为阴虚之体感冒风温,以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良剂。”


〖附方一〗葳蕤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川芎 甘草 青木香 各二两   石膏 三两
用法:加减葳蕤汤—扶正解表—方济学 - wxmjf99 - 麟鹓博客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大黄三两下之。如
   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
运用:疏风解表,清热养阴。
主治: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嘿嘿不欲眠,下之则小便难,发其
   汗必谵语,加烧针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矢便利。如此疾者,葳蕤汤主之。
方歌:《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独白薇木香草;外感热伤津不足,生津清热又解表。

〖附方二〗
葱白七味饮

〖方源《外台秘要》 王焘(670~755)唐代郿县人。焘幼年多病,嗜于医术,天宝间出守大宁,目睹僻陋之地染瘴婴疴者十有六七,遂决意著书。广搜古方书五、六十家,当代方书数千卷,“损众贤之砂砾,掇群英之翠羽”,著成《外台秘要方》四十卷。异名 七味葱白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组成〗
 葱白(连须,切)9克 干葛(切)9克 新豉6克(绵裹) 生姜(切)6克 生麦门冬(去心)9克 干地黄16克 百劳水800毫升(此水以勺扬之)


〖用法〗
 上药用百劳水煎至300毫升,去滓,分温二服,约隔一小时服一次。如觉欲汗,渐渐覆之。功用 养血解表。

〖方歌〗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主治〗
 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感冒风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舌嫩苔薄或无苔,脉浮细,或浮而芤。
〖功用〗养血解表
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君 ──葱白(连根切)── 专主发散,通上下阳气,连须用并走百脉。
   ┌ 干葛 ── 其气轻浮,鼓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
   │

 臣 ┤ 新豉 ── 解热而主助胃气。
   │
   └ 生姜 ── 助胃气而解表。
 
   ┌ 生麦门冬 ── 养肺阴以充汗源。

 佐 ┤
   └ 干地黄 ── 养肾阴以成精血相生之势。
 使 ── 劳水 ── 用味甘体轻之劳水,以养脾胃使汗出表解而血不伤。


方论方中干地黄、麦门冬养血滋阴为君,以资汗源;干葛、新豉解肌宣透,葱白、生姜通阳发表,共为臣药;百劳水助君药以滋阴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营,生津清热,解肌发表,辛透外邪之效。
运用
本方在临证应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如恶寒较重,可酌加苏叶、荆芥;身热较盛,可酌加银花、连翘或黄芩;出血未止,可酌加阿胶珠、藕节、茅根、白及之类;胃纳不佳,可加陈皮理气健胃,使药证尽合。

扶正解表 <wbr>再造散 <wbr>加减葳蕤汤


========================================
解表剂总结

  解表剂主要用于外感六淫所致的表证。根据功效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
  此类方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其中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散寒力强,又能 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 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有汗而恶风之表虚证,以及一切营卫不和的杂病。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之力较强,且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恶寒发热,无 汗身痛,兼有口苦微渴等里热证者。香薷散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适用于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痞,腹痛吐泻等 症。小青龙汤长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适用于素有寒饮又感风寒之恶寒发热,咳喘痰多清稀,胸膈满闷者。止嗽散功能宣肺利气,疏风止咳,选药温润和平,适用 于外感风邪,解表不彻,肺气不利之咳嗽咽痒而微有恶寒发热者,加减运用得宜,可用于诸般咳嗽。
  2.辛凉解表
  此类方剂适用于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的表证。其中银翘散与桑菊饮均为治疗风 热表证的常用方剂,但银翘散解表之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犯卫之热重寒轻,咳嗽咽痛,口渴等症,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解表之力轻,重在宣肺止咳,适 用于风热较轻,邪在肺络,以咳嗽为主症者,为辛凉轻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长于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适用于外邪入里化热所致的肺热咳喘证,应用时当根据发 热轻重与汗之有无而酌定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适用于风寒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鼻干嗌 干,眼眶痛,脉浮微洪等症。升麻葛根汤解肌清热而透疹,适用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
  3.扶正解表
  此类方剂适用于正虚而感受外邪之证。其中败毒散发散风湿,益气解表,适用 于体虚而感风寒湿邪之表证,痢疾初起见表寒证者亦可应用。参苏饮功能益气解表,且长于理肺化痰,适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饮气滞证。再造散功能助阳益 气,散寒解表,适用于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加减葳蕤汤功能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之人感受风热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