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跛足道人《好了歌》

 陋室书屋2 2016-07-06
好了歌
作者:跛足道人 (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注
作品原文
  陋室空堂(1),当年笏满床(2);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3),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4)。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5);择膏梁(6),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7)!
  因嫌纱帽小(8),至使锁枷扛(9);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10)。
  乱哄哄,
,反认他乡是故乡(11);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2)!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

作品赏析
  《好了歌》及注似乎以凌越人生、凌越历史的高度来观照世态人情,清醒而冷峻,许多人对之进行评价,“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此幻场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好了歌醒世最为晓畅,惜恒河沙中,绝少领悟人。” 而实际上,他们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本意,对于好了歌所显示的内在意蕴与逻辑矛盾也未能把握,因此,需要就《红楼梦》整个作品对好了歌表达的好了观作出细致深微的辨析。
  《好了歌》宣扬了一种冷静观照人生的现实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看似消极,实际是对于人生的真实写照,只是太多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只希望看到人生热闹光鲜的一面,不愿意看到人生的全部真相被人描述出来,反而斥之为消极。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冷静而看似消极的批判,实际上有它的真正价值。因为不亲身经历的话,不会说的这么深刻和全面。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分析,他要批判,《好了歌》便是分析的歌、批判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解脱和大自在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看似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无知者不同,也同那些终日追求名利、逃避人生生老病死的真相的人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编辑本段好了歌注
作品原文
  陋室空堂(1),当年笏满床(2);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3),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4)。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5);择膏梁(6),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7)!
  因嫌纱帽小(8),至使锁枷扛(9);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10)。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11);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2)!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
作品注释
  (1)陋室:简陋的屋子。
  (2)笏满床:形容家里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时礼制君臣朝见时臣子拿的用以指画或记事的板子。事出《旧唐书·崔义元传》:神庆的儿子琳、珪、瑶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时“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后来俗传误为郭子仪事,并编有《满床笏》剧,小说中曾写到。这两句意思是说,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
  (3)雕梁:雕过花的屋梁,用来指代豪华的房屋。
  (4)谤:指责、毁谤。
  (5)强梁:强横凶霸的人,此处可理解为强盗。
  (6)择膏梁:选择富贵人家子弟为婚姻对象。膏梁,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梁,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7)烟花巷:妓院。烟花,旧时娼妓的代称。
  (8)纱帽:古时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是官职的代称。
  (9)锁枷:旧时囚系罪人的刑具。
  (10)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贵官所穿的公服。
  (11)反认他乡是故乡:比喻把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误当作人生的根本。
  (12)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为别人做事自己没得到好处。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