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专题性设计教学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应对的? 一、缺少教学设备 1、没有任何的教学设备 通用技术课程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对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和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由此不难看出,在没有教学设备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实现以上的要求,即使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也不能把理性的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也不能实现由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不过空谈罢工。外国人曾经对我们中国人的评价是:“高温低能”。为什么?不外乎是中国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头脑丰富、缺少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我想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在中国学习成长的人拿到诺贝尔奖金,就应该归罪于中国人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重视实践造成的。我们学校也是其中之一,到目前,还没有花一分钱在我们这个学科上,只想要成绩。你说可能吗? 2、没有制作室 没有任何教学设备,理所当然没有制作室,好象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这次在网上交流中,略知一些学校虽然没有教学设备,也有一间空旷的制作室。我还是很羡慕的。制作室是提供师生施展能力的场所,没有这个空间,就无法把理论知识转换到实践中去,是空谈的。有了教室,没有设备,我们可以想办法。 二、自找突破口 1、自己买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把课文的内容简单讲解、分析,是没有几个学生听你讲课的,特别是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作为老师,你不可能只想到讲课,不想学生听的吧!学生要认真听你的课,唯一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只有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设备,提高授课的质量,无形当中吸引了学生,就能达到教学的目标,否则不想而知。所以学校没有教学设备,要想上好课,是不能坐着无视,自己应该拿出本钱,买一些适合教学,价格便宜的教学设备。我们买了六款的相片架、一个不倒翁、钢尺、钢锯、锉刀、可移动的衣架等教学设备。 2、自己做 作为培养学生提高技术素养的老师,自身的技术素养也要提高。因此,我们要亲自带头做,在制作过程中不仅提高操作的能力,也让我们了解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情况。为以后上课分析时,也得心应手。自己做教学工具,也符合自己教学思维。另外教学工具不断地积累,不久的将来就丰富起来,何乐而不为呢!我自己买工具做了相片架、A形梯、活动的框架等。 3、学生做
4、师生合作 由于第3、4点刚刚起步,没有时间聊,要是哪位学员有这方面的经验,请联系,再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