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GDP|统计局|数据

 kfz书馆 2016-07-06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梁红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

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改革研发支出核算方法并对1952年以来的GDP数据进行了修订。新的核算方法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计入固定资本形成,而不是作为中间消耗处理。修订后GDP绝对额扩大,实际增速总体变动不大。其中2015年GDP总量比修订前扩大了1.3%,2015年GDP实际增速比修订前提升0.04个百分点。1952年以来历年GDP绝对额都比修订前提高,各年份GDP实际增速调整方向不一(图表1)。GDP修订后,投资率上升0.8个百分点至45%,消费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51.6%。

图1图1

  将研发支出计入GDP符合国际标准。2009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联合颁布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SNA2008),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其中一项重要修订内容。目前大多数OECD国家都已经采用 SNA2008标准,调整研发支出核算方法使得OECD国家2010年GDP总量平均上调了2.2个百分点。

  GDP修订有助于达成2020年增长目标,但也有可能引发质疑。由于近年我国研发支出增速快于GDP增速(图表2),因此采用新的核算方法后,1999年以来的GDP实际增速都获得上调。过去五年的GDP实际增速平均上调了0.06个百分点。按照此趋势外推,研发支出核算改革对未来五年GDP增速也会带来正面影响。这将有助于达成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这有可能会引起一些质疑。

图2图2


  (本文作者介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首先,中国的自有住房核算仍是基于历史成本法,国际标准则按照市场租金法计算居民自有住房的服务价值。由于过去十多年中国房价快速上涨,历史成本法明显带来低估。其次,互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活动发展迅速,而统计制度发展相对滞后,导致GDP核算存在漏统和增速低估。因此,如果未来中国再次上调GDP也不必惊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