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产业】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发展路径探究

 孤凤 2016-07-07

 

  10多年前,《印象·刘三姐》一炮而红,拉开了“中国式山水狂想”的演出高速发展的序幕,成为“第一代实景演出”, 以《文成公主》《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为代表、在山水间讲故事的作品,标志着“第二代实景演出”的诞生。时至今日,有人说“实景演出已走到了拐点”,也有人说“乱象纷呈”。而山水实景演出下一个阶段如何发展,值得探究。

【标签】 实景演出 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
【正文】

【热点回顾】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团队走向国际

  6月16日,“山水跃南,越南越美——中越山水实景演出五地项目签约仪式暨越南岘港大型实景演出《玄珍公主》启动发布会”在北京行宫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水盛典”)与越国文化管理演出公司共同签署了越南岘港、下龙湾、河内、会安、富国岛五个城市的实景演出合作协议。这五城市的实景演出的跨国合作,将以新的视角对越南本土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呈现与拓展,为中越合作开拓越南文化旅游带来新亮点,也将成为中越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崭新的里程碑。

  在仪式上,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帅元先生、越国文化管理演出公司阮董事长分别上台致辞,为嘉宾们介绍越南五城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双方在本次战略合作上所达成的共识。

越南抢先一步引进中国山水实景

  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创始团队、“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自2004年起,已在全国十多个著名旅游城市打造了《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中华泰山·封禅大典》《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文成公主》等17部实景演出作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国内的文化旅游市场,而山水盛典则另辟蹊径、走出国门,又是怎样的战略意图呢?

  山水盛典董事长梅帅元先生表示,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在山水间写意呈现当地风情的作品,他称为“第一代实景演出”;以《文成公主》《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为代表、在山水间讲故事的作品,他称为“第二代实景演出”;而山水实景演出下一个发展阶段,梅帅元称之“实景演出+”,主要是指与国外合作的实景演出项目,与越南五座城市的项目合作,将是山水盛典实施“实景演出+”战略布局的第一步。

  在中越双方确定合作意向之前,梅帅元先生曾多次对越南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和调研。在调研中,他惊喜的发现,中国实景演出在越南、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和传播度都非常大,当地许多政府官员都知道、甚至都看过中国实景演出。越南自身的旅游资源丰富、体量庞大,中越两国地缘相接、文化相近,加之两国数千年的文化交流史,这种种因素促成了现在双方的战略合作,也使越南成为东南亚国家中抢先引进正统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形式的国家。接下来,两国的艺术家将深度合作,挖掘越南本土历史文化,展现地方风情风貌,将越南本地的旅游演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玄珍公主》或将献礼2017APEC

  中越双方开展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越南岘港的大型实景演出《玄珍公主》,该演出取材自陈朝玄珍公主出嫁占城和亲的历史故事。《玄珍公主》作为双方合作的启动项目,预计将在2017年7月首演,或将为2017年APEC在越南召开的献礼演出。届时,各国领导人将通过这部展现岘港历史文化的大型实景演出,对体验越南不一样的的历史、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以上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 2016-06-16)

 

10年砥砺 北看康熙成实景演出新热

  10多年前,《印象·刘三姐》一炮而红,拉开了“中国式山水狂想”的演出高速发展的序幕。时至今日,有人说“实景演出已走到了拐点”,也有人说“乱象纷呈”。   

1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山水实景演出是一个怎么样的格局?   

  “7000万元的投入,8亿元的产出。”当年《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带动了这一行业快速发展,也造就了山水实景演出乃至旅游演出的“套路化”和“同质化”现象。如今,除了广为人知的“印象系”仍持续火热,以及“皇家系”如《康熙大典》等异军突起外,其他散点式的主题演出有的甚至举步维艰,这一行业逐步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下一个10年,实景演出如何嬗变?   

  实际上,就算是放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旅游实景演出都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延续和深挖。   

  “东方哲学中,儒家讲究天人合一,道家讲求道法自然,中国文人也有寄情山水的情怀。这种在山水之间的演出形式能够体现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山水实景造梦者”梅帅元认为, 山水实景的发展仍离不开本质上对于文化的挖掘和创新。

流派纷呈,冰火两重天

  2014年以来,《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掀起了大江南北实景演出造梦潮,各地实景演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然而,10年来,实景演出同质化严重,缺乏根本性的文化底蕴和商业模式,由此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目前大型山水实景演全国约有40多台,该项目资金全国总投入达60多亿人民币,山水实景演出规模和创造价值已达到百亿,每台实景演出为当地提供了500~800人次的就业机会。

  繁华现象背后,实景演出行业流派纷呈,堪比百花齐放;然而,亦出现不少仓促上马而败北的案例。

  2011年9月,耗资6000万元由万达集团投资的海南三亚的《海棠·秀》,来自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班底参与制作。然而,这台大戏连年巨额亏损,一直靠集团输血,最终在2014年8月谢幕。

  《海棠·秀》的凋落并非个案,仅在海南省就有5家旅游驻场演出亏损。而在山东曲阜,《孔子》曾入选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推出的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也在2013年停演。

  自《印象·刘三姐》成功后,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效仿,火速上马实景演出项目,10年来,逐渐形成一个江湖,流派纷呈。如“少林派”、“魔幻派”、“歌剧派”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业内认为,尽管行业拐点似已来临,但实景演出格局已现——两条主线地位稳固。两条线即以“印象铁三角”的张艺谋、樊悦、王潮歌所组成的印象团队,他们打造的如《印象·西湖》、《印象·丽江》等;另一条线则是由梅帅元领导的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水文化”),所打造的皇家文化主题《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

  尤值一提的是,相比于《印象》系呈现的南方文化娟秀和细腻,全球首家皇家文化实景演出《康熙大典》近年来脱颖而出,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二,以鲜明的皇家文化震撼体验吸引了更多游客的认可。

  相比于“印象系”,“皇家系”更为厚重和粗犷大气。4月29日,赶在5·1前公演的《康熙大典》以震撼的体验征服了现场观众;据悉,对于此次第六季的改版上线,《康熙大典》出品方鼎盛王朝文化投资公司下足了功夫,无论是服装、灯光,还是剧目全部予以精心调配,也由此掀起了“到承德看康熙大典”的热潮。

北看康熙,皇家文化成热点

  对于山水实景演出,尽管最初观众或许会为尝鲜买单,但最终持续性的购买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深沉次的文化内涵。正因于此,山水实景行业逐步形成了新格局——南看“印象”,北看“康熙”。

  “文化和旅游是孪生的,没有脱离文化的纯粹的旅游。我们去另一个地方旅游,很大程度上是想去了解不同的生活状态。”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认为,好的实景演出能够将演出还原到山水之间而不露痕迹,这正是实景演出的要旨。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皇权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以近代康乾盛世影响深远。对于《鼎盛王朝·康熙大典》而言,承德避暑山庄本身就是最好的背书,近代不少重大历史的改写都在此做决断。

  纵观《康熙大典》的核心,其反映的是“一个外族征服汉族后,又被汉族文化所征服的中华文化内定”,而康熙大帝的文治武功、奇闻轶事,又经多年来清剧的持续发酵,已深植于国人内心;由此,“皇家文化”的研究价值和市场效应原本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实际上,除了文化本身内涵层面的挖掘,一台好的山水实景演出更有赖于精雕细琢。

  “对文化研究得越深刻,感受就越深,捕捉到的东西就越准确。”梅帅元认为,在演出过程中,也要一次次地修改打磨,好的演出一定是不断修正和提升的。”

  对此,《康熙大典》的出品方鼎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予以了深入细致的挖掘:该剧演出所采取的叙事手段打破传统的章回结构,通过逐步,序,天籁,天下,美声,满汉全席等系列主题,全面呈现一个王朝的兴起。大清作为中国历史传统最长的一个朝代,其近300年的江山靠的是以“无为本,道为根“的文化积淀,最终从继承者变成创造者。

  除对文化本身的挖掘外,《康熙大典》也从一个传承者变成了创新者——创造了三大全球之最——2亿元投资,创全球实景演出投资之最;1000余名演员,200余匹进口战马,创全球实景演出规模之最;皇家文化,全球首部皇家文化主题大型演出……

  在山水实景演出流派纷呈的今天,《康熙大典》成绩斐然:6年来演出近千场,观众100多万人次,演出营收入超过2亿元;旺季可以一天两场,年增长30%,以震撼般的体验逐渐在游客心中烙上“北看康熙”的标签。

  而这显然离不开鼎盛文化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用该公司总裁梅洪的话说,“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台演出,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担当。”

(以上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2016-05-26)


实景演出激活景区夜经济 产生高附加值

  近日,盛装改版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天下·盘山》在天津蓟县上演,丰富的历史背景、震撼的灯光、奇幻的艺术形式,令当天17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据盘山风景名胜区市场营销部的工作人介绍,《天下·盘山》的出现既完善了天津盘山的旅游格局,也增强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据了解,今年五一以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边城》《爱在红石林》等多部为景区量身定做的实景“大片”上演,引爆市场。如今,到景区游览,内容不再仅限于观看景区的山水人文,一台大型的实景演出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为游客立体展现当地的文化民俗。

景区夜晚不再寂寞

  晚上七点半,《天下·盘山》在盘山风景区正式开演。一百多名演员身着绚丽的花朵状服装登台,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月白的灯光勾勒出远山的轮廓,山泉、梵音、龙腾、赤地,千变万化的景象投影在幕布和陡峭的山石上,电闪雷鸣的音效伴随着山泉喷涌而出……整场演出精彩纷呈,观众不时传来阵阵惊叹。

  来自河北承德的观众刘先生说:“不论表演还是环境,都很美、很震撼!有机会还会带家人来看。”为了观看这场演出,原本下午游完盘山就返程的刘先生一家决定在蓟县再住上一晚,而这个决定让他们大呼值得。

  盘山风景名胜区市场营销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天下·盘山》可以让游客从“观光游”变为“体验游”。同时,作为盘山景区的另一张名片,演出将扩大景区的影响力,有望将盘山打造成为新型的旅游目的地。据悉,由于《天下·盘山》每晚上演,景区还专门开通了天津、北京、石家庄、沧州、邯郸等十地旅游直通车,全程高速直达无缝接驳,更方便游客前来观看。

  在河南,距少林寺7公里的待仙沟原本是一个荒凉、险峻的峡谷,经过国内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的打造,如今这里已变成了如山水画卷般的“峡谷实景剧场”。每当夜幕降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便如约上演。观众坐在蒲团座位上观看近600人演绎的禅武,跟随舞台春夏秋冬的场景变幻,感受少林清凉如水的禅意……

  据介绍,在这之前,到少林寺的游客都不会过夜,而自从有了《禅宗少林》这场演出,游客过夜人数越来越多。最近几年,周边的禅院、酒店等项目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带动了附近两条沟的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形成了素斋馆、佛堂、修行区等一体化的禅宗文化产业链。

提升景区软实力

  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已开园18年,这个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再现的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如今已成为开封的一块招牌。园区内,古街依河而建,道路两旁排列着宋代民居,穿越其中的宋朝生活场景都给人带来时光交错之感。景区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用经典宋词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再现了北宋京都汴梁的兴衰往事,增加了游客的视听体验。热闹的上元夜、万国来朝的宏大场景、真实的水战场面等一幕幕画面在汴河上演,让人充分领略梦幻的东京,感受荡气回肠的大宋文明。

  据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旭东介绍,《大宋·东京梦华》是展现大宋文化的集成品。在园区内策划这场实景演出,就是为让“冰冷的历史温润起来”,让历史鲜活,让更多的游客认识开封、读懂开封、品味开封。推出实景演出后,清明上河园先后顺利申请到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影响世界的中国旅游文化知名品牌等诸多荣誉。

  “开封《大宋·东京梦华》通过八首宋词,沉浸在一个王朝的兴衰悲欢中;《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以一台演出跨越2000年,通过五个朝代帝王的封禅祈福,讲述五个朝代的历史气象、文化意韵……”梅帅元认为,实景演出能够帮助景区展现文化内涵、增加吸引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一部震撼的演出,能够在短短数小时内充分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让观众重温历史典故,以演义的形式轻松传播文化,让观众产生对剧目的喜爱,从而产生对景区的好感。

  不过,随着实景演出潮流的涌起,为了追求利益,增加文化筹码,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效仿这些剧目,推出一些大型演出。梅帅元说,儒家学说推崇“天人合一”,景区不论制作什么题材的演出,都应该遵循景色与人为表演的统一,最好能体现出中国山水画的那种意境。在他看来,户外演出和实景演出不是一个概念,但是没有高下之分。《印象·刘三姐》《康熙大典》《长恨歌》都是发生在历史所在地的故事,可以叫“此山,此水,此人”。因为这个地方有故事,这个地方就是故事的源头和发源地,观众所感受到的氛围和气场会很不一样,这是实景演出的优势所在。

  面对如今越来越火热的实景演出市场,梅帅元表示,实景演出的未来会非常光明,景区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产生高附加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做好实景演出,除了提升景区的软实力,其产生的综合经济价值更值得关注。除了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它还能拉动许多方面的消费,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都可以产生附加价值。梅帅元说,国内很多城市或景区的白天项目多,夜景项目却少,但实际上真正拉动综合消费的恰恰是夜景项目。目前,很多地产商进入文化行业,做得最多的是实景演出+地产模式。景区可以在没有景观的地方建一个综合体,然后靠演出吸引人们到这里产生消费。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庚认为,旅游演出可作为“娱”的核心,能够起到把旅游六要素补充完整的作用。文艺演出能够开发夜资源、激活夜经济,当地旅游经济便能够夜以继日、以夜延日地循环发展起来。

  此外,实景演出还能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如在山水盛典系列和印象系列演艺中,大部分演员均为来自周边的百姓,他们在舞台上展示古老而传统的生活作息,又可以凭此赚取收入,一举两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