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入门内功——天元丹法入门

 发哥zl4uoeq5yg 2016-07-07

武当入门内功——天元丹法入门

天元

2015-08-06 00:54

武当入门内功——天元丹法入门


一:开关要言

心动收心,气发收气,精动收精,神飞收神,把将顺自然规律而去的东西,用逆行功法统统收回来,为我所用。用现代话来说,这叫扭亏增盈,变费为宝,转弱为强。人们都习惯于顺从自然规律,任水东流而去。而道家的修生、养身功法,则偏要逆转自然规律,使其顺之而去的东西逆着回来。这一点,即是异于常人之处。正因如此,最后的效果也异于常人。所以说,逆行法,是本门修身、养生功的主要特点。先祖云:“顺为凡,逆为仙”就是这个道理。

二:收心求静


  法诀

  起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细匀长深调呼吸,心静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神形俱妙乐在中。

  掐定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三关气满丹田暧,满口津液要常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生动一阳现。


三:功法详解

1、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悟道、性命双修的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2、取坐势,在床上、沙发上、椅凳上皆可。身上披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慎勿着凉感冒。

打坐时的面向:面向正东或正南,夜间要面向窗户亮光处,以免神昏易睡。

3、坐功要领:盘膝端坐,脚分阴阳,手掐子午,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吸绵绵,微降丹田。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圆。下座拂面熨双睛,浑身上下搓一遍。伸臂长腰舒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要领详解如下:

4、盘膝端坐:盘膝有单盘、双盘、五心朝天之分。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膝,不要勉强。所谓端坐,是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与会阴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脚分阴阳: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为阳抱阴,但不是绝对的,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对此不要太拘泥。

5、手掐子午:左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右手大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两手相抱放在小腹部,这为阴抱阳。但必须说明:掐子午不等于掐诀念咒。因子午这两道脉通寸、关、尺,而寸、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掐子午是为减轻动脉撞心的力量,使其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丹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6、二目垂帘:即是二目似闭非闭,微开一线同观鼻尖,看似对眼。太闭则神气昏暗,太光则神光外驰。故古人有云:“日月合并,金木和合,回光返照,返观内视。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不空,是乃真空;观空乃空,是为顽空。”这是古人的所谓“长生久视之道”。

7、眼观鼻,鼻观心:二目垂帘,眼看鼻尖,神定则心定。两眼同看鼻准,活动的思维,纷纭复杂的意念就能安定下来。眼观鼻而心不在鼻,由观而达到忘观,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所谓鼻观心,是为了下颌微收,使气嗓管调直,呼吸自然流畅。

8、闭口藏舌,舌顶上腭:上腭是天池穴,在上牙内寸许凹陷处,口念“儿”字时,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方面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使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另一方面则是闭口免伤真气。再则,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闭上天池易于生津。静坐往往津液满口,并有清而甜之感,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9、呼吸绵绵,微降丹田:调理呼吸,又谓调息,是初步入静的重要环节。用功时既然是闭口,无疑要用鼻呼吸,要求细、匀、长、深。不论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都要求腹式呼吸,这样才能深。所谓细,即连自己也听不到呼吸声。均匀而长,是将呼吸拉长,要息息归根,下降丹田,不要憋气,要放松自然。务要心息相依,不即不离,达到息不调而自调。甚至,至虚极,守静笃,会出现呼吸停顿而持息。初学者,要用自然呼吸。呼吸绵绵,细、匀、长、深,尽量使呼吸深达腹底,纳气以入丹田,促进和加强内脏各个部位的功能,尤其对肾肝和脾胃消化系统功效更为显著。

10、心神意守祖窍:祖窍,在二目中心,是过去经书不载、历代祖师秘而不传的一窍。师曰:“天下地上安祖窍,日西月东聚真气。玄关之后谷神前,正中有个空不空”。此窍是玄关出人、明心见性的门户,是锁心猿拴意马的桩柱,也是延年益寿的阶梯。初步炼性先守此窍。含眼光,两眼观此窍;凝耳韵,两耳听此窍。这即是古人所谓:“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守窍是为了忘窍,故有“知而不守是正功”之说。“以有心求则有相,以无心守则顽空”。故云:“无忘无助,似守非守。性要自悟,命要师传。心静念止是先天,意动神驰是后天”。只有守定祖窍,才能使瞬息万变的活动思想安静下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做到:心静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归中,万籁俱寂,身心两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此时感到一股热流在身中,自上而下奔腾,热浪滚滚,犹如电流,全身酥麻,舒服之极,感觉美妙不可言传,这正是丹信至至,乐在其中无人谙也。此景过后,但觉眼明心亮,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如能得到五分钟的真静,足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如能每日坚持坐功,即使得不到真静,有时也会感到手脚出汗、丹田温暧、脸似蚁爬、头顶气旋。这些现象,都是坐功的收获,日积月累,祖炁修足自然玄关出现。(语焉不详。)

四:守身切要

“谨守”的是勤俭治身的原则。这是养生功的第二个特点。勤是练功重要保证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能行之”此真言也。凡学一门知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精神方能达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标,故有“功贵精于勤”的妙诀。勤是事业成功之母。俭是俭约廉直的意思。把俭字用在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上,即是要求:眼从俭少往外看;耳从俭少听外事;鼻从俭呼吸细、匀、长、深;舌从俭少开口说话;心从俭减少思虑,心静念止;精气从俭少用于外而多用于内。这合乎增产不忘节约、开源必须节流的原则。勤能多入,俭可少出,缺能补圆,亏可补足,以德润身,方是真富。勤俭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以此治国则图强,以此持家则家富,以此修身则身不衰。养生功称之为攒气法:钱多家可富,气足身必强。故勤俭治身也是性命双修养生功的一个重要特点。

五:医道同源

同于医学又异于医学。中医学历史悠久,可以说它是我国独有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人类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之苦,其功与日月同辉。从造福于人类来说,他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从《黄帝内经》上可以看出医源于一道,都是本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调理阴阳,以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而道从远古到当代一直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其应用于人身上不如医学那样广泛。故上古之先民也不是人人都懂得道。这里的“道”是指养生之道的“道”,也就是老子指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道”,又是儒家须臾不可离的“道”。古时医道一家,知医者必知于“道”;“道”者也必通于医。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久年长,二者逐渐分开。医是治已病,道是治未病,又治已病,即现在提倡的以预防为主,进一步调正和调节好人体内部的各种有益因素和最基本先天因子、基因。后人虽有医道皆通者,但为数不多,也不够深刻和真准。所以说,养生之道同于医学又异于医学。

六:太极合道

太极本身是负阴而抱阳。太极拳的一招一势,一举手一投足都离不开阴阳虚实,刚柔相济,动静相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练功时要求精神集中,全身放松,舌顶上腭,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行气,敛气入骨,虚心实腹,是在动中求静,以达到舒筋活脉,调节脏腑,百脉流畅,养精补脑而健康长寿。这是道家炼养功的具体体现和变化功用。而拳与道之间所不同的是,太极拳本身是击技运动,是以动求静,以练形偕气,从表向里,由外向内。道功则是以静生动,是练精气神为主,有里及表,由内向外。两者相为表里,内外致一,而完整一气。就能达到形神统一而俱妙的效果。如此,则太极拳的既能防身御敌,又能强身、养身。而道功既能养身,又能防身,二者合一大通而特神矣!此正所谓:“内外合一,静动一如”是也。不过道家养生功夫一入手就是筑基炼己,修性保命。从收心入静,静极而动,气动收气,精动炼精,以此增强人的体质和本质,改变人的体质和精神面貌,这是人的生命的根本。而普通的太极拳原本是以击技为本的,它的一招一势,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如果没有十年八年坚持不懈的苦功夫,是很难达到妙用的。故有十年太极不出门之说。而道家的养生功法极其简单,不分老弱病残,都能适用。它既没有复杂架子,更没有繁琐的要求。其法简单易行,只是一个收心定静的“静”字足可以一生用之不尽。如果道功与武功偕而用之,融会贯通,不但两者并行不悖,而且更易臻于上乘耳!

七:大道至简

简便易行的修生功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没有太多的条件要求。只要在不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不论行、住、坐、卧,二十四小时之内都可以练功。所以武当内功法可以称为简便易行法。老子曰:“吾道甚易知,吾道甚易行”此真言也。愿世人都有一个“清静简易心”,都有一个“简便易行”的“修身”、“养生”功法。而得:人人健康,人人长寿,人人获大智慧、大神通、大能力、大财运、大气派、大国度。使我中华神州,多出几个真文、真武、真圣、真神、真仙来。

八:后记(永记心诀十二句)

大道从来不轻传,传人要传真清士。谁云造丹要山野,足不出户可丹成。凝神定思莫乱想,正本清源是道真。天元丹法有谁知,祖师留下神妙诀。降龙伏虎窃不为,洗心革面是道宗。静观龙虎炁奔腾,袖里摄住大丹砂。造丹之事实简易,非要胡思并存想。一志鸿鹄任翻飞,心中定住合乾坤。细心参祥多妙悟,静里无为道在中。一阳动处揽天地,二物合时成仙真。句句端的是真言,莫要轻听当风吹。予君良言无多有,勤修持来实更真。

本堂函授入门道法:《七星照命法术筑基》二卷,《金光神咒三重诀》一卷,修星辰太阳之气为法力借以催动符咒的特殊内功。

《阴阳先生符咒通灵秘法》一卷,传授使用符咒的基本方法,踏罡步斗的基础修炼。水法

《洞玄玉枢雷霆大法之神霄十字天经密炼法》一卷。雷法基础内功。修炼之后可以催动绝大部分一般符咒。

真传一张纸,家传万卷书。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买”进店学习。为普通人提供简便易操作的在家符咒修行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