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谿谷属骨”理论三探

 严医生j117ka14 2016-07-07

 

谿谷系列之三

        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谿谷属骨”理论的初探和再探中,我们明确了“谿谷”的概念、解剖层次、经脉灌注,以及其在人体结构中的重要性。那么这一重要结构在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以及疾病的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书中有没有交代?通过本文,我们以骨病为主探讨《内经》[1, 2, 3, 4]在有关其因机证治的论述中涉及“谿谷”的描述。



一、骨痹

的定义见于《素问·痹论》篇首,“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骨痹”一词在《内经》中分别出现于《素问·逆调论》、《素问·痹论》、《素问·长刺节论》、《素问·气穴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灵枢·官针》、《灵枢·寒热病》、《灵枢·刺节真邪》等篇,共计10次。综合诸篇的论述,骨痹的病因为冬季受邪,寒邪深中于骨,表现为身重、骨重,全身各关节疼痛而活动受限。
        其中在《素问·气穴论》中有以下记载,“积寒留舍,荣卫不居,捲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这里明确地提到寒邪留居于谿谷这个部位是此类疾病的原因,在外部能够导致皮肤的感觉减退;在中层能够导致筋肉的痉挛,使关节活动受限;在内则发为骨痹。这些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寒邪留居导致荣卫之气不能濡养机体而造成的,所以叫做不足。
        《素问·气穴论》是讲述人体周身穴位的一篇文章,在详细列举人体身三百六十五穴之后,就提出了“谿谷”这个概念。“谿谷”一词集中出现在本篇后半部,达6次之多,这说明本篇是在介绍人体气穴时,需要相应地阐发与之紧密联系的另一个结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谿谷”。文中讲到,谿谷的交会,是荣卫之气流行的场所,这也是人身大气交会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的地方。荣卫在《内经》中有另一个称谓,就是人体的血气,人体的血气在循行的过程中交会留止的部位,就是“谿谷”,所以后文说:“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同前“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表明了穴气之会,在脉为孙络,在肉则为谿谷。因此,一旦寒邪入客该部并稽留不去,则会影响此处的荣卫血气正常的循行;又由于“谿谷属骨”,所以寒邪一旦进一步深入,就会“内为骨痹”。



二、骨痿 

的定义可以参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骨痿”一词在《内经》中分别出现于《素问·痿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共计6次。其中在《素问·痿论》篇集中出现,病因为生于大热,肾气热而骨枯髓减所致,表现为腰脊无力不能挺举,小腿无力不能站立。“谿谷”则是在本篇岐伯回答黄帝关于“论言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因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论述的内容中出现的,引文如下: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灌渗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本文的前两句,带有行文对仗的格式,分别为“阳明”对“冲脉”, “五脏六腑之海”对“经脉之海”,“主润宗筋”对“主灌渗谿谷”,只有对应“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谿谷如何如何没有提到,而是直接以冲脉“与阳明合于宗筋”
结句。当然如果要补上这一句并不难,因为《内经》在提到谿谷这方面的功能时,只有“谿谷属骨”一句,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关于机关或关节的相关论述,可参见《灵枢·小针解》中“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结合前述穴会与络脉和谿谷的关系,不难找出谿谷与节的关系。
《素问·痿论》是以五脏痿症立论的文章,五脏为纲,分别在皮毛、血脉、筋膜、肌肉和骨髓的层次对痿症进行归纳。如果略去具体的病机叙述,只看症状的话,则肺痿见“痿躄”,即由于无力而出现跛行;心痿见“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即(上肢)关节象断了一样,(手)拿不住东西,腿脚无力下不了地;肝痿见“筋急而挛”和“宗筋弛纵……及为白淫”,即筋膜痉挛,躯干部大筋松弛无力;脾痿见“肌肉不仁”,即肌肉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肾痿见“腰脊不举”和“足不任身”,即腰脊无力不能挺举,小腿无力不能站立。可见痿症的表现集中于腿脚筋骨无力方面,所以在谈到其治疗时才会强调“独取阳明”,因为阳明脉与宗筋关系最为密切,不但主其濡润,而且总括宗筋部的血气交会,汇于气街。而一旦涉及血气交会,自然就不得不提到“谿谷”这个概念,更何况谿谷与冲脉,冲脉与阳明脉的紧密联系。综合地看,谿谷是治疗痿症中,将取阳明宗筋的治则与取诸穴针刺治法相关联的重要结构,因此才有篇末岐伯答黄帝问具体如何治疗的问题时的“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的论述。


三、骨蚀、骨疽

蚀与骨疽同见于《灵枢·刺节真邪》中载“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这段话出自本篇末讲虚邪侵入人体后发生各种病变的文中,在讲骨蚀、骨疽之前,先讲了骨痹和偏枯。文曰:“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在一开头就交代了初中人体的层次部位“发腠理”,故而继之讲“搏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这里给出了虚邪中人后“寒”与“热”的定义。从其论述骨痹的描述,参考痹的定义,可得知这里主要是侧重论述“寒”的方面。所以下文讲,虚邪侵入身体的深部,寒热相互缠斗,长期的稽留在内部,这个部位就是上文中说的“腠理”和“肉”。这时如果热胜其寒,就会导致肌肉腐烂成脓,进一步相内伤及骨,(如果)伤到了骨就称为“骨蚀”;如果邪气深中,与骨相结,则二者合并,可日渐增大,发展为“骨疽”。
        这里提到的虚邪中人后“久留而内著”的部位很重要,根据上下文来看,就是指的肉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谿谷。理由见于《素问·气穴论》中对谿谷描述——“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奏,必将为败”。 肉分之间,就是肌腠,为谿谷之会,荣卫气血循行的部位,大气交会的地方。两处描写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文先讲热后讲寒,而彼文先论寒后论热,内容可以互参,惟次序不同耳。


四、痹厥

的定义可以参考《素问·方盛衰论》篇首,雷公问气的多少,顺逆的概念,黄帝在回答的最后说道:“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内经》中多处可见到“厥逆”和“厥气上行”字样,可与互参。“痹厥”分别见于《素问·金匮真言论》和《素问·五脏生成》,前者曰:“冬善痹厥”;后者描述为详,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可以推测“痹厥”主要是因为感受风寒之邪,而导致的血行失畅,病位在于足部皮肤和脉管的一类疾病。
         “痹厥”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出处,是在论述五决诊病之前,讨论人体气血运行的一段文字,在其前后文中均出现了与“谿谷”相关的内容。其前曰:“诸者脉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谿之朝夕也”,讲人体各部气血的流注,这里的“八谿”指得是四肢肩肘髋膝的8个关节;其后曰:“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讲病邪入侵人体后止客的部位,同时也是卫气驻留的场所,即谿谷365穴会,在治疗时就要依据这些部位按照相应的手法进行针刺。
        本段文字总括人体气血流注,尤其强调了血的功能;在论述疾病时提到“痹厥”,主要取其邪气凝滞血脉运行之病机;后文出现的“谿谷”则是阐发针石砭刺治疗中的病位和病因学基础。因此可见,谿谷在《内经》关于人体结构和疾病发生,乃至针刺治疗的论述中,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构概念而出现的。所以在论述人体穴位的《素问·气穴论》中,记载“黄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经谿谷,亦有所应乎”,此文之后“谿谷”一词频频出现,即用于回答其与气穴的对应关系。


五、运气

气学说的思想贯穿于整部《内经》,是其学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运气学说的具体内容主要见于王冰次注《内经》时补入的七篇大论,其中在论述运气更替疾病发作特点时亦有提到“谿谷”。见于:
        《素问·气交变大论》载“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而太谿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水不及……其眚北,其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踹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太阳、太羽、太阴、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病大寒留于谿谷”;《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太阴司天……病本于肾,太谿绝,死不治”、“太阴之复……太谿绝,死不治”。
        另外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到“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在骨也”,明确了谿谷的五行归类,以及与五脏五体的从属关系,可以作为运气发病涉及谿谷的理论参考。


六、结论

        通过对以上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够看出:谿谷,连属于骨,定位于肌肉相互交会的层次;在这个部位,走行着孙脉与络脉,因此也是人体的荣卫气血交会的场所;这个部位,同时也是邪气侵入人体后能够留客的地方,如果邪气进一步深入就会伤及到内部的骨,形成骨病;这个部位,分布于周身,是通过针刺疗法以激励正气、疏泄邪气的结构。因此,我们有理由确定“谿谷属骨”是《内经》在阐发骨相关疾病中,叙述其病位、病因、病机、症状,以及治疗的理论核心;而“谿谷”则是这个理论核心中的核心结构概念。


参考文献

[1] 林亿等. 黄帝内经素问[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1~316.
[2] 林亿等. 灵枢经[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317~428.
[3] 陈梦雷等.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一册医经注释(上)[M]. 卷一—卷四六.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1~899.
[4] 陈梦雷等.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二册医经注释(下)[M]. 卷四七—卷七○.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1~5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