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对肾会造成哪些伤害

 万宝全书 2016-07-07

电话预约:0316-7238322

诊间预约:直接跟您的门诊医生预约

挂号窗口预约:挂号处预约窗口预约

什么原因导致痛风患者的肾受损?

一、高尿酸导致肾超负荷工作受损

人体内尿酸的形成,20%来源于外部,如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而80%来源于体内的嘌呤生成。正常人因每日饮食不同,每日尿液中所含尿酸量在400-1000mg,在一般情况下,如果24小时尿液中尿酸排出量超过800-1000mg,即称为高尿酸尿症。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储存的尿酸盐约为1200mg,而痛风患者的尿酸池中的存量一般高达2000-4000 mg,有痛风石的痛风者尿酸池存量则可高达10倍以上。人体产生的尿酸进入循环后约1/3由肠道经细菌分解清除,而2/3尿酸由肾脏排泄,肾脏成为人体排泄尿液的重要器官。

痛风患者的尿酸值超过人体一般排泄值,人体肾脏对尿酸的清除超过生理负荷,尿酸排出量增多,形成高尿酸尿,在肾小管、集合尿酸的过度排泄造成尿中尿酸浓度升高,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容易引起尿酸盐、尿酸结晶沉积于泌尿系统,从而对肾脏造成负担或者损害,引发一系列病变。

沉积在肾脏器官中的高尿酸尿是造成肾损害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只有对尿酸池进行有效清理,防止尿酸超标和在关节处沉积,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痛风病。

二、酸性尿液导致痛风患者肾病变

PH值指酸碱度,PH值7为中性,当PH7时候呈碱性。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饮食代谢产生的尿液呈弱酸性,PH值约为6.0.但随着人体每天进食的饮食成分不同,尿PH值一般波动在5.0-8.0之间。有报告显示,进食动物蛋白为主的尿液偏酸性;进食蔬菜水果为主的尿液偏碱性。不同的尿PH直接影响尿酸的溶解度,尿酸在酸性环境下更易形成晶体沉积。

当PH值为5.0时,每100ml尿中仅溶解15mg尿酸,且85%的尿酸为游离尿酸;当PH值为7.0时,大约95%的尿酸转化为尿酸纳盐,饱和度增加10倍。这段数据的意思就是:当人体尿液呈现酸性的时候,尿酸难以溶于尿液中,更易形成晶体沉积,难以随同尿液排出体外,当人体尿液呈现碱性时,碱化尿液会促进游离尿酸向尿酸盐转变,从而增加尿酸溶解排泄。因为无数临床数据表示,只有易溶的尿酸盐才有利于尿路排泄,而不易溶的游离尿酸则沉积于尿路对肾造成损害。

因此,酸性尿液是造成痛风患者泌尿系统(肾)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少食动物蛋白等酸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痛风患者对自身肾脏的损害。

三、低血溶量造成痛风患者肾损害

生理性、病理性或药物性(如利尿剂)都会引起人体水分脱失,从而导致血液浓度增高,尿液量也相应减少。而人体内的尿酸盐和尿酸本身的溶解度比较低,肾脏对尿酸的清除依赖于大量的尿液。任何原因的体内水分脱失或者水分不足,都会导致人体循环血容量不足,人体内尿液减少,从而使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从而致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尿中尿酸盐、尿酸浓度升高。进而可能增加晶体沉积所致的尿酸盐肾病、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性。

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多喝水,增加人体尿液量,降低人体血液浓度,如果可能,尽量饮用碱性饮料和碱性水。

痛风患者肾脏损害临床表现

作为痛风患者,因为其血尿酸水平持续或急骤升高,会使尿酸盐在血液中的浓度呈饱和状态,尿酸或尿酸盐可以沉积于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及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痛风对人体肾脏的损害在临床上表现为三种形式 :

一、急性尿酸性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发病急,临床表现多为少尿性肾衰竭。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内及肾间质,使肾小管,集合管腔被尿酸晶体填充、堵塞、阻梗,导致急性肾衰竭。

如能做到及早诊断、正确抢救治愈,则患者的肾功能多可完全恢复,如果延误诊治则可致死。一部分病例病情严重,迁延不愈,肾功能不能恢复正常,可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需要依赖长期透析疗法以维持生命。

引起急性尿酸性肾病的原因很多,例如:痛风患者不恰当使用尿酸排泄物后,尿酸水平急剧升高;大量应用某些降压药、噻嗪类利尿药等。

二、慢性尿酸盐肾病

临床报道慢性尿酸盐肾病的发生率约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20%,但事实是,几乎100%痛风患者存在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病发展很缓慢,常经历10-20年才发生肾衰。有些痛风患者的肾脏病变初期并无明显感觉,尿常规检查无异样,仅有部分会夹有尿路感染。只有到中期才会出现高血压、腰酸、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及轻微肾功能衰退,很多患者初期并不在意而耽误病情。 由于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髓质的间质部位,刺激局部引起异物慢性炎症反应,尿酸晶体沉积于小管内导致肾小管炎症、阻塞、功能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衰竭。

痛风患者中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酒精摄入、肾毒性药物治疗、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比较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均可加重肾脏损害、使病情复杂化。

三、尿酸性泌尿系结石

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泌尿结石,比正常人群高200倍。临床上的痛风患者中,结石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男性,尿酸结石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出现,甚至可发生于急性关节炎首次发作之前数年,可反复发作。若是细沙样结石可随尿排出而无症状,较大结石者可发生肾绞痛、血尿等临床症状。

高尿酸尿症、持续酸性尿和脱水尿浓缩是形成尿酸结石的三大危险因素。如果痛风患者每日尿酸量>1000mg/d,伴发结石的发生率高达49%,而尿PH<6.0时,发生结石的可能性增加6倍。因而要求痛风患者应尽量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将人体尿液保持在碱性值内,多喝水,补充人体水分和产生更多尿液,促进尿酸排泄。

骨一科 张卫超(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