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苦瓜炒蛋、苦瓜酿肉、凉拌苦瓜等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餐桌上。苦瓜清热解读的功效似乎早已家喻户晓。所以,父母总是拿“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刺激和塘塞小时候拒绝食苦瓜和不谙世事的笔者。那么苦瓜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有的人为之着迷,而有的人却退避三舍?苦瓜那么好,毒性也不小?哪些人不宜食用苦瓜?有没有一种做法是让苦瓜不苦?文末更有高逼格苦瓜品尝指导。 苦瓜为什么那么苦?对于这个问题,不少父母总有一招让小朋友立马石化:“农民伯伯种地苦不苦?”虽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过他们也是屡试不爽。作为有着科学素养和文学情怀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负责地告诉大家:“苦瓜之所以是苦的主要来自一些苷类和萜类化合物,还有奎宁(Quinine)。当然,农民伯伯种地也很辛苦。”苦瓜营养成分从苦瓜的营养标签来看,它绝对是优质的低卡食材。 *数据来自USD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美国农业部) *其中约75%的碳水化合物为纤维 不过这样的优质食材太多了,为什么他们偏偏要选择苦瓜? 苦瓜功效苦瓜就是一个励志的个体。它没有颜值,没有味道,连名字都带着一种哀怨,若要上位,只能靠其独特的功效。 除了父母常挂嘴边的“清热解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辅助降低血糖,其已知的主要成分有苦瓜素(charatin/Momordicin)、巢菜碱苷(vicine)还有被誉为植物胰岛素的多肽p(polypeptide-p)等,除此之外还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 虽然完整的机理还没有彻底被弄清楚,但无论细胞、动物体还是人体实验,都显示了苦瓜降血糖的功效。除了降血糖,苦瓜还被发现有抵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抗癌的潜力。苦瓜副作用由苦瓜提取物制作而成的胶囊、片剂等保健品在全球畅销,但是在英国销售的苦瓜保健品的包装上有警告提示: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一起食用,可能存在风险。以下人群需要谨慎长期食用苦瓜和避免食用苦瓜籽:
注:脱离剂量谈疗效/毒性都是无用功;苦瓜的副作用只针对部分人群。 苦瓜怎么可以不苦?不吃的情况下,你一定不会尝到苦瓜苦。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苦瓜的苦,却坚持要食用苦瓜,或许是看中苦瓜的功效,或许是为了吃到一起然后愉快地做朋友,或许是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四招——苦瓜就不苦:
注:随着苦味的减去,苦瓜的降血糖作用也可能会减弱。慢慢品味不是应该,苦得更持久嘛?!事情是这样的,笔者小时候不吃苦瓜,然而无意间读到一篇描写苦瓜的文章使我彻底爱上了苦瓜。大致就是吃苦瓜,就和品红酒一样,是有层次的:入口清爽,细嚼微苦,回味甘甜。然后,有文学情怀的我竟然也吃出了这种爽口、新鲜和回甜。或许有的时候,心理作用才是最强的蜜糖。 来源:FunFoo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