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一生只要挥剑一次》的说明

 xindiandengshw 2016-07-08

    (首先说明一下,这两天因为有事,并且电脑又出了问题,所以未能及时答复评论,在此深表歉意。看起来我的这篇文章(《一生只要挥剑一次》)确实是言不及义,以致招来批评。对于所有的批评,在此愿意虚心接受。实际上这篇文章,来源于最近的一次谈话,由于是其中截取的,因此言不及义在所难免。)

    关于这篇文章,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1、我以为对非理性市场必须进行理性分析。萧条的市场往往来自于悲观的投资者,由于不计成本的抛售导致价格的下跌。因此即便是风险偏好还算中等的投资者也很快地退出,而那些胆大一点的也紧随其后,于是一个下跌的市场就形成了。作为价值投资者不可不察。当然,价值投资者应该竭力避免加入到抛售的狂潮队伍里,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价值投资者在购买时就设定了出售的标准,他们在购买时的态度就是选择那些最不可能满足出售标准的股票。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市场的潮起潮落。一个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价值投资对他就越有吸引力,对于那些极端的风险回避者,纯粹价值投资者就是最合适的了,而本杰明·格雷厄姆就是这样的风险回避者。实际上,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他们规避风险意识特别强烈,他们都有一种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

    2、价值投资者如果没有关注市场,是难以想象的事。著名的价值投资者杰瑞米·格兰桑对市场就经常持看跌的态度,他经常说他的心情就好比是在“观看一场镜头非常慢的火车相撞惨剧”。看跌与预测是两码事,不能因为看跌就视为“算命”,我以为这不是客观的态度。沃伦·巴菲特曾一再告诫我们,在大规模投资之前,必须先试探一下,心里有底后再逐渐加大投资,这是因为没有谁一下子就能看清股市的真正的走向,5分钟前还在大幅上扬的股票,5分钟后立即狂跌的事时常发生,所以慎重总有好处。当巴菲特说这句话时,表明他也是密切关注市场的,并非完全脱离市场而谈价值投资。如果巴菲特觉得一旦价值严重偏离价格时,一次交易就足够了,为什么还那么“慎重”呢?事实上,因为低估了的价值完全可以继续再低估,巴菲特购买华盛顿邮报时,已经低估到27美元了,而当他买入后,竟然继续低估到19美元,如果是短视的投资者早已亏损累累了。低估时应该买入,这是正确,但是低估后将继续低估,所以价值投资者又往往买得太早了。买得太早,对于巴菲特并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他有源源不断的现金,而对于一般人,如果一次性重仓出击,就意味着弹尽粮绝。因此,现金管理非常重要,这并不是贪婪或不贪婪的问题。

    3、澄清一个问题,将价格的历史波动与内在价值联系起来,就偏离价值投资了吗?查看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布鲁斯·格林瓦德的观点,他曾在他的一系列随笔中更新和完善巴菲特的超级投资者理论。他举出大量的价值投资者来强调这种方法的细微变种。有的投资者完善了评估的方法,将价值定义为一个拥有充分信息的实业家愿意为购买一个公司的等价资产而支付的金额;有的投资者强调某些催化剂事件,如接管、重组等,有助于那些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发现其真正价值;还有一种,就是将价格的历史波动与内在价值联系起来,他们将这种创新与更加传统的评估指标综合起来以提高投资的规范性。在他们各自多样的投资模式中,那些严格追随格雷厄姆的往往被称为纯粹价值投资者,而其他的变种则通常被称为修正价值投资者。但不管如何,只要承认股票价格与商业价值间的差异以及遵守安全利润率原则的,都应该称为价值投资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