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花芽变选种初探

 宁宇1962 2016-07-08
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

绝色遍宜浅淡妆,春华不着美衣裳。露桃只露三分白,微启朱唇蝶也狂-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芽变,是植物体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往往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成新植株,即表现出新个体与原类型在性状上有所不同。所以,芽变为我们选育新品种投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芽变的范围很广,在许多观赏花卉中经常有出现花色、花形、叶艺等方面的改变,人们利用这些变异,经过分离、定向培育,创造出许多新品种。我国在宋朝就有用芽变选种方法改进品种的记载。如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述了牡丹的多种芽变:“潜溪排,千叶排花,出于潜溪寺。本是紫花,忽于丛中特出徘者,不过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谓之转枝花,故其接头尤难得。我国菊花优良品种中有不少是通过芽变选育出来的。其他如月季、大丽花、郁金香、风信子等都产生了许多芽变新品种。 我们栽培的国兰品种,大都是从野生兰花中选择而来,这些野生兰花品种除一部分是自然有性杂交所获外,另一部分则是芽变产生。

艺兰界向来对兰花芽变现象不予重视和进一步研究,只是在十年前,江苏无锡艺兰前辈沈渊如及其子、现美籍华人沈荫椿先生在其著述中提到过兰花芽变选种,并介绍了许多经芽变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笔者在长期养兰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兰花芽变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有一些体会和发现,在此介绍给大家,供养兰爱好者参考。

(图/网络 欢迎投稿或转载)

养兰者都可能见到过这种现象;正常叶片的兰株,有时萌发出的新株会出现叶艺,如金边、银边、行龙等,但第三代又消失,当然有时能稳定地遗传下去;在花中也有类似现象,正常花的兰株,次年新芽产生后所开的花会出现多瓣、少瓣、奇瓣等异常现象,可能第三代又恢复正常。这些变异现象大多属于芽变(有些是饰变,即是由于环境条件或栽培条件等的影响而发生的暂时性变异,遗传因子未发生变化)。

芽变的细胞学基础是芽的分生组织部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在育种学上称“嵌合体”,即是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相嵌而存。并且这两种细胞在不断进行“竞争”。若突变细胞占了上风,则突变性状表现出来,出现新株与母株性状的不同;若正常细胞占了上风,突变性状就被抑制,出现与母株性状一样的新株,或者已出现变异性状的新株恢复正常。这两种结果在自然情况下出现的比例大概是1:1。

为了让更多的突变性状表现并稳定下来,我们应采取一些人力措施帮助突变细胞“战胜”竞争细胞。通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分离——定向培育。 在兰花的栽培过程中,若发现变异新株,应立即与母株分离开来,单独栽植,这样可减弱母株正常细胞对新株变异细胞的竞争,防止新株变异性状回复。 定向培育的目的是防止突变细胞内的已突变基因或已变异染色体回复。因为正常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其根本原因是外界因素变化引起的,如高温、低温、光照、干旱、辐射等。进行定向培育即是给已变异新株创造一个适合其变异性状稳定的外界环境条件。这个条件的总原则就是“不能给予强烈刺激”。当然不同的变异性状也有其特殊要求。比如叶艺性状的稳定,除水分供应适度、温度变化稳定等常规条件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免强光照射,控制N肥施用。因为强光直射和N素充足都有利于大量叶绿素的形成,从而减少了有色体、白色体的相对量,结果造成叶艺退化甚至消失。 芽变选育兰花新品种技术要求简单,特别是如今兰花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要想从野生兰花中直接获得新品种相当不易,再加上人工有性杂交和播种技术难度大,这样,芽变选种就成了获得兰花新品种的重要途径。

www.lanhua8.com 你养兰路上的好老师

你问我答:点击本文最上方蓝字关注兰花吧后在聊天对话框输入您的问题点击发送可马上获取问题的答案!每天还能免费获取兰花知识!回复数字'8'可订购兰花盆,植料和上百种兰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