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上架:《伤寒论浅注》·陈修园

 陈鑫医师 2016-07-09

写在前面

感谢@若水推荐,经过产品狗@翟翟努力校正排版,《伤寒论浅注》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两本经典古医书终于在大象中医APP上架啦~




今日推荐:《伤寒论浅注》·陈修园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历代注家甚多,其中清代医家陈修园所注之伤寒论浅注,因其深入浅出,论注精辟而为后世推崇。他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等篇,形成十篇伤寒论洁本》。

在众多伤寒论注本中,陈氏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以分章节。其特点是于原文中衬以小注,注文以二张学说为主,兼采诸家精义以求阐明经旨。全书反映了陈氏“反对错简,维护旧论”的学术思想,尤其体现了作者师古而不泥古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本文仅从作者生平版本流传主要内容和学术成就及影响4个方面作一简述。


1作者生平


陈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福建省长乐县江田乡溪眉村人。生于乾隆十八年( 1753) , 卒于道光三年( 1823) 祖父陈居廊,博学通医。父陈廷启,号二如,早逝 自幼家贫,刻苦习儒,兼习古代医典,尤推崇仲景之书。

早年肄业于福州鳌峰书院,乾隆五十一年( 1786) 补诸生。此后曾随泉州名医蔡茗庄( 宗玉) 学医,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中举人,宴寓京师,时刑部郎中伊朝栋中风,不省人事,手足偏废,汤米不入口十余日,群医皆云不治,修园治之,大剂而起,声名大震,求治者日盈其门。又次年,授任河北威县知县,赴任后于公务之暇,仍为人治病,在恒山保阳高阳救灾,灾后温疟流行,误死于庸医者甚多,念祖乃精选时方一百零八首,编为时方歌括,广布于世其为官廉明,县志有详细记载,嘉庆二十四年( 1819) 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众多,其对众弟子强调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以及惟其熟而已,熟则生巧,自有左右逢源之妙(《医学从众录》) 的教学思想。

陈修园一生著作极多,多为开蒙普及读物,有《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神农本草经读》、《伤寒真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灵素节要浅注》、《女科要旨》、《时方妙用》、《新方八阵砭》、《难经浅说》、《伤寒医方集注》、《十药神书注解》等。后世以十六种合刊编为南雅堂医书全集( 一作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题为公余十六种) 刊行,另有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六十种七十种七十二种等刊本,系附入其它医家之作由书肆合刊之丛书。


2版本流传


陈修园勤于著述,且大多语言浅近,便于初学,故流传甚广。《伤寒论浅注》一书,尤以通俗浅显的语言注释《伤寒论》,故名《伤寒论浅注》。陈氏将《伤寒论》博大精深之理,由博返约,深入浅出,逐条问难,加以注释,故对后世治伤寒学者有极大的影响。诚如当代名医任应秋教授所曰: “当前,我国治伤寒学的,大体言之,南方盛行陈念祖《伤寒论浅注》。”足见伤寒论浅注及陈氏在我国当前研究《伤寒论》中所占之地位。关于该书版本,有认为其首刊于1803年,此说有待考证,因其在《伤寒论浅注》目录中提到: “已巳岁保阳供职之余,又著伤寒论浅注一十二卷。”而“已巳岁”据考为公历1809年,故1803年首刊之说存疑待考。

目前《伤寒论浅注》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最早刻本为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 1820) 刻本,之后道光同治和光绪年间,先后依此本仿刻,经多次翻刻而刊行于世者有近二三十种刻本。其中道光同治年间有大文堂经纶堂恭寿堂务本山房文奎堂等刻本。而光绪年间刻本更多,有近二十余种,其中有光绪二年( 1876年) 懿惠堂仿刻本,光绪丁亥年( 1887) 五福堂刻本等。民国期间,上海锦章书局、上海广益书局等多家还刊行有近十种铅印本或石印本。1949年后,该书更是被多次校勘出版。上海书店于1988年出版《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199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陈修园医学全书》,2003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丛书再次全面整理校勘,出版《新校注陈修园医书》,均收录有《伤寒论浅注》。


3主要内容


陈氏是一位特别尊经崇古的医家,在其自注中,推崇赞颂仲景方治之语比比皆是,对张仲景及其著作尊崇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而同时对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的方治,则往往持鄙视态度,有时贬之过甚,失于偏颇。在他看来,明清各家虽各有所长,但以古代经典衡量,皆有缺憾,大多徘徊逡巡于仲景之门,很少登堂入室者 在他的心目中,此期只有柯琴、徐彬、尤怡、喻昌、张志聪等才能领悟经典之旨,直窥仲景堂奥。

《伤寒论浅注》全书共六卷。作者面对当时对《伤寒论》研究的所谓“三纲鼎立”之争,坚决维护旧论,诸家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之说,并按其体例以分章节,在原文中衬以小注,约之于一言一字,总期学者从仲景原文细心体认。

本书开篇先从读法入手,首先申明六经标本中气之气化学说,因“六经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 之后六卷始论六经证治,其中第一、二、三卷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四卷论阳明病脉证并治,第五卷论少阳、太阴、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六卷论厥阴、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与痉湿暍诸篇。平脉、辨脉等篇,作者认为其与六经篇不同,故以叔和之说定之而未述。自《太阳篇》至《劳复篇》之洁本《伤寒论》,也从此盛行。

陈氏著述讲究实用,返博为约,崇古而不泥古,敢于批判前人的缺点和错误,又善于吸取各家学说之长,并加入自己的临证体会,故其著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4学术成就及影响


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是继张志聪张锡驹之后最有影响的一家维护旧论派,即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是有功千古的,反对方有执等的错简说。其《伤寒论浅注》,文字通畅流利,语句浅明,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兼收并蓄,注解伤寒。陈氏非常尊崇《素问》、《灵枢》、《难经》及仲景之说,将仲景喻为“儒门之孔子”,注时兼取各家之长,并附以己意,力求畅明经旨。

二是以衬注形式,诠释条文之旨。全书在原文中衬以小注,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使条文之意一目了然。

三是推崇六经气化说。书中开篇即申明六经本标中气之气化学说,认为人身六气与天地六气相应,三阴三阳病,多为六经气化为病。若六经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

四是提出分经审证学说。运用分经审证以揭示三阴三阳的发病与传变规律。如其将太阳病分为经证、腑证和变证三大纲,经证以头痛项强发热恶寒为特征性症状,其中又有虚实之分;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异;变证多由汗下失宜而致,有从阳从阴之化。如此分证,使六经辨证纲举目张,有效的指导了临床辨证论治。

《伤寒论浅注》在遵从仲景原著的基础上,博采诸家之精华,同时陈述作者的见解,以原文衬注形式对《伤寒论》条文加以阐释,语言质朴洗炼,深入浅出,切于实用,既出于经典本意,又浅显易懂,此普及性注释读本,为后学开启了登堂入室之门,故其著作近二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习医者所推崇。此外其提出的分经审证观点,切合临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伤寒学术的发展。


本书对于今天学习和研究伤寒论者,领会伤寒论要旨仍有裨益,不失为较好的参考读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