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文献学测验一

 文化龙乡 2016-07-09

一、填空

1、最早使用“文献”一词的是( )。

3、甲骨学四堂:( )(号雪堂)、( )(号观堂)、( )(字鼎堂)、( )(字彦堂)被称为“甲骨学四堂”。

4、依照时代的不同,而出现了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和清刻本。

5、根据刻印地区的不同,即有浙本、闽本、蜀本、平阳本(山西临汾) 。

6、根据出版单位的不同,即有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之别。

7、根据印刷颜色分,可分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

8、刻板书使用的字体有以下几种字体:欧体:欧阳询。颜体:唐书法家颜真卿。柳体:柳公权:唐代书法家。赵孟頫: 元代书法家。

二、名词解释

1、钟鼎文: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金文所铸刻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

2、文献的载体:

任何由书面语言所形成的文献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材料才能被记载下来,记载文献的物质材料就叫做文献的载体。

3、手稿本:作者亲笔所写,多增删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体现作品原貌,可据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

4、稿本:非作者亲笔所写,但经过作者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鉴。这种稿本又称清稿本,也能体现作品原貌。

5、钞本:未经作者过目,更无作者笔迹。有的可能是从稿本过录,价值仅次于稿本。有的仅为转抄,其价值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难见的珍本便赖钞本得以保存。钞本也称抄本。

6、浙本:宋代浙江地区所刻之书,其中心在杭州,无论中央或地方,统称“浙本”。浙本刻印精工,为宋本之冠。其书写多用欧体,字体结构长方形,书写字画认真不苟,无懈怠处,挺拔秀丽。书品宽大,多用麻纸。

7、闽本:自宋代起福建建宁、建阳两地就广刻书籍,称为“闽本”又称“建本”,其字体多似柳体。起落顿笔,字画严谨不苟。多黄麻纸,质地较薄,颜色发暗,

白纸较少。建阳地区的麻沙镇附近盛产榕树,木质松软,当地人多取用来雕版印书,因此后世多称刻于建阳地书籍为麻沙本。麻沙本在宋版书中,是讹误较多的一种,古时不为世所重。后来人们对较差的本都以“麻沙本”代称之。

8、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其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纸张洁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

9、善本指好的版本,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称为善本。

10、 目录的含义

目是指书的篇名或书名;录即叙录(也称书录和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

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古籍版式的结构

古籍是由一页页双面折叠的印页组成的,每一张印页有一定的格式,就叫做版式,印页上面每一项目都有特定的名称术语。

边框 亦称版框,即书版的四周界格。上面的栏线称上栏,下面的栏线称下栏,两边的栏称左右栏。有的左右双边,有的四周双边。

界行 字行之间的分界线。界行和栏线有朱墨二色,红色栏线叫做朱丝栏,黑色栏线叫做乌丝栏。

版心 亦称中缝或书口,是指书页中间折叠的地方。版心是对折时的标准,版心有各种记载,如书名、卷数、页数及刻工姓名等。

鱼尾 版心中刻有记号,其形似鱼尾,故称鱼尾。版心中有一个鱼尾的称单鱼尾,版心上下各有一个鱼尾的称为双鱼尾。鱼尾的作用是对折时的标记。

象鼻 鱼尾到版框有一条黑线,因这条黑线较长,形同大象的鼻子,故称象鼻。印有黑线的称黑口,无黑线的称白口,黑线宽的称大黑口,黑线细的称小黑口(或细黑口)。版心刻有书名等文字记载的称为花口。

天头 也叫书眉,上栏以外的空白地方称天头。

地脚 下栏以外的空白地方称地脚。

书耳 在边栏的左上方,突出一长方形方格,形似耳,故称书耳,亦称耳子。书耳一般是记载书的篇名,也有些书是记卷数、页数的,不管是记篇名,还是记卷数或页数,主要是便于翻检。

2、鉴别古籍版本的总的原则

鉴别古籍版本,我们首先要对现今留存的古书有一个总的了解。尽管我国生产书籍历史源远流长,书籍品种繁多,数量也不少,但由于社会战乱以及历代统治者的残酷的文化政策,毁灭损失了大量书刊典籍,只有为数不多的古籍版本历经浩劫流传了下来,这其中有价值的大都为国家收藏,尚在民间的情况大致如下: 第一,唐、五代以及以前的版本基本不存在。这是因为虽然雕版印书出现在唐代,但唐代雕印的书籍很少,于文献记载和传世的极罕见,仅能传下来的只是一些手写经卷,也早为国内外大图书馆收藏,民间不可能碰见。

第二,宋元版本,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也十分难见,偶有出现的往往是展品,以明清冒充宋元。倘若真遇到极似宋元版本之书,也非专家不能鉴定。

第三,明清版本,这是现今藏于民间的古籍版本的主体,尤以此本为多,道理很简单,年代较近,价值较低。但由于总体数量并不多,随着时间的推核,这部分书籍的价值将越来越高

第四,古籍版本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是雕版印本,活字印本和写本、抄本都是微乎其微的,偶有真品,定要小心查看。

3、请你谈一下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圣贤或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的种种规定。避讳有两种类型:一是国讳(一名公讳),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回避的;一是家讳(一名私讳),是指本家族的人必须回避的。 实行这种制度,就使得流传下来的古籍版本有许多带有时代特征的因避讳而形成的文字,这就是讳宇。

避讳的方法

讳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于古籍里的有改字、空字和缺笔。

改字,如:明孝宗朱祐堂的年号本为“弘治”,若是在古书里见到这个年号改为“宏治”了,那至少是清高宗弘历以后的书籍,因避“弘”字,改“弘治”

为“宏治”。再加:汉明帝刘庄,为讳庄字,东汉人将所有的“庄”字改为“严”字,鲁庄公变成了鲁严公,楚庄王变楚严王。

空字,有些避讳,刻书人采取用墨围空字来对待,这在古籍中也时有见到。 缺笔,避讳用缺笔始于唐代,在唐代碑刻里常有见到,后来历代都有,但以宋代为最。缺笔避讳,较多是缺末笔,缺笔字印在书上,比较容易看出来。

使用讳字鉴定版本,首先要熟悉历代的讳法、讳例,其次是要能熟练地查找历代帝王的名讳,以及后妃讳、家讳等,只有这样才能识别和掌握因避讳而改姓、改名、改官的特点,判断时代,鉴定版本。

讳字的出现造成了阅读古籍的麻烦,这是有害的一面;但讳字的存在,又对我们鉴定版本,判别古籍的真伪有用,因为每一朝要避讳的文字不同,可以作为一个时期的特点,通过对讳字的研究,可以了解古籍版本的年代和版到演变的情况。使用讳字鉴定版本,首先要熟悉历代的讳法、讳例,其次是要能熟练地查找历代帝王的名讳,以及后妃讳、家讳等,只有这样才能识别和掌握因避讳而改姓、改名、改官的特点,判断时代,鉴定版本。

4、文献散失的十五厄运。

在我国历史上,文献的聚总是与散佚相始终。由于种种原因,在文献积聚过程中,遭致了多次严重损毁,散失亡残难以计算。

1、秦始皇焚书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博士淳于越主张效法古制,分封诸侯,遭到了丞相李斯的坚决反对,李斯建议:“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2、西汉末年战乱 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更始元年(23),绿林、赤眉军攻入长安,宫室图书焚毁无遗。

3、东汉末年 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曹操与袁绍等起兵讨伐,他挟献帝西迁长安,同时纵火洛阳周围数百里,匹雍、东观、兰台、石室等处藏书荡然无存。

4、永平元年(291)延至光熙元年(306)年的“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北方少数民族相继攻陷洛阳,晋室被迫南渡,洛阳文物无一幸免。

5、南北朝梁武帝末年降将侯景发动叛乱后,攻陷健康,大量图书被毁。梁元帝

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后,将劫后所剩的公私典籍重本七千余卷运至荆州。建德六年(577),江陵被宇文邕所破,萧绎乃将所有书籍焚之于外城,以免被劫掠。

6、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俱好典籍,西京嘉则殿。东都修文殿,有书37000卷。及宇文化及、王世充相继兵变,典籍损失大半、藏书盛于开垦,不久毁于杨广之手;

7、唐朝 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三镇节度史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攻入长安,大部分典籍毁于此次兵变。

8、唐后期,昭宗天祐年,朱温逼其迁都洛阳,旧存典籍损失无数。肃代二宗荐加纠集,唐末战乱,复致荡然;

9、宋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京,太清楼、秘阁所置之三馆书籍及天下州府图,为之一空。

10、南宋绍定元年(1128年),蒙古骑兵踏进长安,“封书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告敕。” 数万卷典籍被毁于“绍定之祸。”

11 、明清 明清以后,古典文献的散失也很惊人.国家藏书不论,私人藏书更末幸免。

清代前期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康熙、雍正两朝大兴文字狱,乾隆朝则对凡有民族思想的书籍一律销毁查禁,知识分子和文献典籍遭到空前的浩劫。雍正时文字狱更盛,且独有建树。 乾隆即位时,文网仍然严密。

清朝前期屡举文字狱,总计有150多次,而且处刑极为严酷,搞得人人自危,无所措手足。在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统治下,许多知识份子不敢涉及政治,只能埋头考订古书,当时有个老臣叫梁诗正,总结出这样一条处世经验:“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延及到后来,人们仍心有余悸,龚自珍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证明。清朝的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它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影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暗的极其黑暗的政治局面。同时,这也是清朝暴力禁毁图书的前奏。

乾隆在一手抓文字狱的同时,另一只手就是借编纂《四库全书》之机,进行全国大清查,凡是他认为有碍清朝统治的书籍,一律销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