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乡 IP属地:河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96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税苑花开】聊聊老北京崇文门税关那些事儿。据沈榜《宛署杂记》记载:“永乐初年,都城设立都税司、九门宣课司,专掌一应货物之税,验值为差。不知何时革去各门之稍僻者,并入都税司,正阳门、崇文门二宣课司,安定门、德胜门二税课司,共五处,俱隶户曹掌行。凡宫府所需,及各衙门大小之费,咸取办之。”这段记载,明确了崇文门税关最初的地...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公试题名碑与元代国子监积分贡士制度。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现存科举类题名碑198通,包括元至正二十年(1360)公试题名碑1通、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公试题名碑1通、明崇祯十三年(1640)赐特用出身题名碑1通和明清时期进士题名碑195通。1.至正二十年公试题名碑。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元代共设立了三所国子监,分别是蒙古国...
科举与北京 北京孔庙的进士题名碑。史载1315年,元仁宗命人将所取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刻于石碑,立于孔庙,成为北京第一批进士碑。碑首所刻为开科时间加“进士题名记”,如“壬辰科进士题名记”。碑身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先申明立碑目的,如“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道光×年×科×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等名第一...
北京孔庙藏元代科举类题名刻石考述。北京孔庙内现存题刻元代科举信息的刻石4通,分别是至正十一年(1351)进士题名碑、至正二十年国子监公试题名碑、至正二十六年国子监公试题名碑和元代科举考官题名刻石,它们记载着元代的科举史实。按前文所述,每各科殿试后题刻两通题名碑,即一通进士题名碑,一通公试题名碑,应有碑18通,再加之前7通进士...
【历史知识】科举考试,一图全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在中国实行了整整1300年。清朝科举考试在雍正以前,为优待满族旗人,将科举分为满、汉两榜。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是各省内的科举考试,由提督学政主持;...
元代的科举制度。以乡试来看,岭北行省蒙古人3名、色目人2名、汉人1名,辽阳蒙古人5名、色目人2名、汉人2名,征东行省蒙古人1名、色目人1名、汉人1名,云南行省蒙古人1名、色目人2名、汉人2名,甘肃行省蒙古人3名、色目人2名、汉人2名。但实践证明,荐举制与科举制度两相比较,还是科举制度相对来说公平公正,即朱元璋所谓的“儒者知古今,识道...
[转载]元朝教育史之元代的科举制度原文地址:元朝教育史之元代的科举制度作者:谭成英元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指的是隋以后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举士而得名。奉令旨,准蒙古进士科及汉人进士科,参酌时宜,以立制度。科举学校之制》。元代总计录取进士(包括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1139人,其中顺帝在位...
元明清科举乡试各省乡试名额。下面是收集的元明清科举乡试各省乡试具体名额。元代科举乡试各省乡试名额表 元代乡试始于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终于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大约举行了16次。明代科举乡试各省乡试名额表。清代科举乡试各省乡试名额表。例如,顺治初年乡试的录取名额分布为:顺天、江南是一百六十多名,浙江、江西、...
元代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落第士子的类型|进士|仁宗|元朝|科举考试|地方官员。科举制度实施前,元代统治阶级对通过科举选拔进士抱有很深的成见,甚至有人将金朝的衰落归咎于科举的泛滥,可见一斑。准备乡试进士的身份,其实就是乡试落榜的进士。乡试作为乡试,无疑是元代各级科举中出士最多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在竞争激烈的乡试中脱颖而...
从乡试制度来看元代的举人选拔。乡试的举办机构,一般有“主试官”、“监试官”、“赞画官”、“考试官”、“同考试官”、“簾外官”等组成。“有行台去处,行省官与行台官一同商议选差;如不拘廉访司去处行省官遇监察御史选官。山东、河东宣慰司、真定、东平路,同本道廉访司选差。上都、大都,从省部选差——《通志条格》”弥封官、誊录官“...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