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10 篇文章 |
|
《金女真进士题名记碑》发现记本文字数8396字,阅读大约需要27分钟。《金女真进士题名记碑》刊刻于金源末期,《金史》没有关于此碑的只言片语。女真人考中进士,同样有女真文字题名。《补寰宇访碑录》第五卷云:“宴台国书碑,女真字,在明宣德《修庙记》阴,无译文,不可识,额题……(按:女真字,电脑不能敲出)十二字。河南祥符。”碑额不...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2-26 05:35 |
桑原骘藏寻访《金女真进士题名记碑》清末时期,除了国内学者逐渐珍视《金女真进士题名记碑》外,国外学者也意识到了该碑的价值,来自日本的桑原骘藏还亲自前往河南开封进行了访碑。桑原骘藏没有第一时间在关帝庙里见到《金女真进士题名记碑》,他在游记里担忧的写道:“我经过开封,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探访《国书碑》。《国书碑》又名《宴台... 阅6 转1 评1 公众公开 25-02-26 05:33 |
崇祯十五年陕西乡试录取结果仍然符合这一政策,两名宗生中式,仅增加一个名额,所以拟算解额78名即是其在崇祯十五年加额后的解额。崇祯十五年加额之后,河南在题本中的壬午原额以及清初所定京省乡试中额与各经中额中的名额皆为94名,考虑到河南作为藩封大省,按照明朝默认一名宗额的政策,从题本人数94名中减去宗生名额,余下之数当是崇祯十五... 阅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2-08 16:15 |
【探微】明代新泰进士、解元徐光前碑传《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登科录》:徐光前。贯山东济南府泰安州新泰县军籍。弟光孚。(《徐光前墓志铭》1974年出土于新泰西周乡西西周村西北,现藏新泰市博物馆。賜進士出身禮部主事東蒙同年眷弟秦士文書丹。公既成進士,鳧飛交河。壬子考績,贈父文林郎、知縣,母劉氏贈孺人,繼母宋氏封太孺人,如例。女三,...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2-07 08:30 |
【經眼古籍】《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江南鄉試錄》提要。首列該科職官題名,依次爲監臨官(一人)、外提調官(一人)、内提調官(一人)、監試官(一人)、考試官(兩人)。該科第一名(解元)爲時年三十四歲之休寧人汪昌鼐,第二名(亞元)爲時年二十九歲之鎮洋(屬今太倉)人王祖畬,第三至第六名依次是嘉定人黃宗超(時年四十一歲)、泰興人翟伯...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2-03 16:38 |
台省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御史台。观察使府全是文职,有副使、支使、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孔目官、进奏官等。散官表示官员的实际等级,有的散官无职事,高级散官可以任低级职事,称“行某官”,低级散官也可以任高级职事,称“守某官”。要注意的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起居郎、秘书郎、著作郎等是职事官,而... 阅6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1-25 10:42 |
东汉官制。光武帝即位,勤于政事,不以实权交给三公,仅以侍从左右的尚书协助处理政事,于是尚书的权责日益上升,由原来的事务官演化为政务官,尚书台也就成为东汉中央非常重要的办事和决策机构。尚书台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为长贰,由左、右丞辅佐,下设六曹尚书。尚书令、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合称八座。皇帝虽也挑选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无异于... 阅2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1-25 10:42 |
最高长官枢密使,也不常设,实际上的长官是知枢密院事,下设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院判、参议等官。设官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宣政院设院使、副使、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参议等官,主管全国释教僧徒及吐蕃事务。行省,即行中书省,也简称省。行省是中书省分出来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阅8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1-25 10:42 |
西周官制。据《令彝》记载:周公的儿子伯禽曾作过周王的三公,也被任命为“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即负责管理三事大夫、四方诸侯,统辖朝中百官。内史,又称大史、作册内史、大内史等,负责代天子起草任命诸侯大夫的简策。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方分封给诸侯,诸侯的封地称“国”。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又划出一部分土地封赐给卿大夫,卿大夫的...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1-25 10:41 |